材質是物質的一種質感。他有一些自然屬性如紋理、色彩、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等等。他的物質屬性決定了他的形態(tài),人們根本無法憑借自己的主觀意愿去改變他,越是天然的東西越無法模仿和超越,他平淡質樸卻富于細節(jié)。在商業(yè)展示設計中合理的應用材質的自身情感,從而滿足人們的心理情感。只有重視材質的情感表達,發(fā)覺它的故有表現力,正確認識它的物理屬性,才能豐富商業(yè)展示空間的情感內涵,為人們的生活增加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
一、材質語言在展示中的發(fā)展趨勢
從展示設計中我們可以明顯的體會到到不同的材料給人的不同心理感受。現代展示設計在歷經了現代主義科技的風格后,開始逐漸向情趣風格轉變。材質的審美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材質在經歷20世紀的科技盲目崇拜后,它的自然美重新被人們所重視。傳統(tǒng)材料被現代展示設計所重視,設計不再單純的選用鋁合金和玻璃,而采用田園的、古典式的木材和磚石制作,再配上平和美麗的油漆,添加一些較有趣味的小飾品,工藝古老而簡單。設計者通過這種對色彩的用心選擇、材質的精心搭配表現了一種對人性的關懷。不再單純是冰冷的不銹鋼管和玻璃,給人親和力,從而改善了千篇一律的定制件結構,增加展示的趣味,也有利于人們對展示空間產生放松的心情,從而對商業(yè)展示設計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材質語言在展示中的表現
每一次材料的學習和利用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每一個時代文明的象征?!安挠忻馈笔恰犊脊び洝防镎J為他是藝術品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材質語言通過視覺和觸覺行的特別感受而加強美感。
1、材質語言的視覺表現
展示設計造型美含有多元化形態(tài)。但無論是結構美、形態(tài)美、還是功能買都與材料都有不可拆散的關系。桑塔耶那強調材質的審美價值,把材質的審美效果看做形式美的審美效果的基礎,他說過:“如果雅典娜的帕特農神廟不是由大理石堆砌成,王冠不是用黃金制作,星星沒有發(fā)光,他們都將是平淡無奇的東西”。
材質語言在色彩上的表現。材質的色彩分為人工色彩和自然色彩,而材質的固有色也就是自然色是展示設計中主要要素之一。設計中必須發(fā)揮色彩的美感屬性,避免不要影響和消弱材質的色彩美發(fā)揮功能。同時也可以用一些對比,點綴等手法突出材質固有色的美感,豐富他的表
現力。
材質語言在光澤上的表現。依據材質的受光特性可以把它分為反光材質和透光材質。光線的強弱、顏色、角度都是影響材質美的因素。光是造成各種材質美的前提,材質離開了光就無法表現他的自身美。它使材質呈現不同的顏色,也讓材質顯現出了不同的光澤度,是觀賞者通過視覺感受獲得心理感受,引起情感,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了審美體驗。
2、材質語言的觸覺表現
“觸覺”是一種非常本質的感知方式,他能直接感知物體,使物體更加有真實性。觸覺能感受到物體是否安全牢固,感受物體表面的肌理粗糙還是細膩,感受到物體在不同條件下的溫度差異。在商業(yè)展示設計中,我們在某些地點直接接觸物體所產生的觸感將深刻的影響我們對這種材質的審美。
材質語言在肌理上的表現。肌理是材料的自身組織結構或人工加工材料人為組織設計形成的在觸覺上或視覺上可以感受到的一種表面材質的效果。它是商業(yè)展示設計造型美的重要元素,而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不同的肌理有不一樣的個性和審美品格如溫暖和寒冷,輕盈和沉重,柔軟和堅硬,光滑和粗糙等這些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
三、材質語言在展示中的應用
1、 材質的光感的應用
從材質表面光滑的亮光到柔和的啞光,未經過加工天然材質和許多經過加工的材料具有各種各樣的的光澤,如鏡面玻璃、瓷磚、磨光花崗巖、玻璃、搪瓷釉面磚、大理石、拋光金屬等。甚至一些織物,編織的藤類物質都是有表面的光澤度。這類裝飾材質的優(yōu)點是,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具有時代感覺,容易制造超現實的夢幻的效果。(圖3-1)(圖3-2)
透明度也是這類材質一大特點,半透明、透明材質主要包括玻璃、朔料、有機玻璃等。利用材質的透明屬性可以增加空間的深度和廣度,透明材質在空間的感覺是輕盈的、開放的,如(圖3-3)是位于奧地利的一所小學和幼兒園一體的學校,就是用一些彩色透明玻璃和一個網組成的,既起到了圍護作用又增加了通透的感覺,不透明的材質則是封閉的,具有隱秘性和厚重感,如(圖3-4)是瑞士的一家圖書館,他每一個圓書架都是一個整體,不透明的材質讓每一部分都覺得很安靜。
玻璃鏡面是具有反射光的特點的材質。這種材質既是分隔室內和室外空間的圍護材質,又可用于室內裝飾。做建筑外墻體時,可以映射出鄰近建筑的形體和天空的云彩。用在室內時,可使室內的空間感擴大,并能豐富室內氣氛。
2、 材質的質感的應用
每種材質表面都有不同的觸感特性,它能直接引起人們的聯想。如光滑、柔軟、粗糙、堅硬等。表面粗糙的材質有原木、石材、毛織物等。表面光滑的材質有玻璃、瓷磚等。但是同樣是粗糙的材質也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粗糙的石頭和地毯,質感就有很大的差異,一輕一重,一軟一硬,都是值得體會的。
通常來說,粗糙的材質容易給人回歸大自然的感覺,使人感覺到溫暖,親切。而光滑的材質則更加容易給人華麗,絢爛的效果,如緞子,絲綢等。如果在同一空間里只用一種表面材質,這個空間就會顯得單調、乏味、缺乏舒適感。
從現代的裝飾潮流來看,表面粗糙質感的材質在裝飾中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重視,它們的組合給人粗獷、剛毅之感。在室外采用粗質感的石材,配合原木和綠色植物,便能創(chuàng)造出自然、樸實的氣氛。在室內里用一些沒有進行深加工的材料和一些布料類材質的物體在一起軟硬結合,相得益彰,看上去也不會那么的乏味。
結論:
材質語言在展示中的應用,是對材質的選擇和表現形式的應用。實質上是對材質的在創(chuàng)造。這是現代展示設計中不可忽視的審美機能。在對展示設計研究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材質的表現要傳達設計師的審美追求和藝術體現。材質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材質,而是烙上了特定的情感因素,它們與創(chuàng)意的出發(fā)點緊密地結合于一起,凝聚其中的質感特征成為準確表達情感的符號之一。材質一旦被選擇后,其組織手段便是考慮采取什么樣的表現技法將材質語言營造出特定的空間視覺氛圍。因此對材質的深度加工、組合變化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升華過程,是藝術符號更具生命活力的催化過程,同樣也是對現代商業(yè)的創(chuàng)意予以最大限度的拓進。只有在展示設計中正確地認識材質屬性,挖掘材質固有的表現力,重視材質情感的表達,才能豐富室內空間的文化情感內涵,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