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中有苦更有甜,本文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管理好一個班級,通過班集體的建設及形象的樹立、關愛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培養(yǎng)班干部、關心班級留守兒童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以便和大家分享心得體會。
關鍵詞:農(nóng)村;教育;留守兒童
我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有近三十個年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既要保持以往的優(yōu)秀管理方式,也要向年輕一代的老師們學習。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這些年,我深切體會到: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lián)系各科任教師的紐帶。在深入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農(nóng)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必須加強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而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好壞班主任工作是關鍵。特別是隨著農(nóng)民進城務工增多,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那么,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該如何開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正規(guī)化、系統(tǒng)化呢?下面,我就怎樣做好一名農(nóng)村小學的班主任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班集體的建設及形象的樹立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學生接受教育,增長知識,得以健康成長的主要場所,而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和集體利益高于個人的意識。讓每一個學生懂得自己身處在集體之中,應該為集體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所以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就教育學生要愛學校,愛班級。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時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每當班級在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在紀律衛(wèi)生上獲得學校的表揚后,我都要鼓勵他們,表揚他們;每當在班級內(nèi)發(fā)現(xiàn)問題,我都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找不足,爭取下次糾正過來。在這樣長期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們的心中便有了比較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班級整體風氣更加積極向上,充滿了活力。
要給學生樹立一個好形象,更要有班主任的親和力,是建立師生感情的關鍵。班主任給學生的印象如何,直接關系到以后班級工作的開展和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首先,要語言美,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的工具。班主任對學生講話,必須要有針對性,做到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其次,人格美,有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人格美主要指內(nèi)在的思想美,道德美、知識美等,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形象,必然讓學生無限敬仰,進而產(chǎn)生感召力。最后是行為美,我們一直提倡教師要教書育人,提倡言傳身教。我們強調(diào)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但是做為學生的第二個生活的主陣地,我們的班主任也應該時時注重自身的行為表現(xiàn),且不要光數(shù)落孩子,而忘記了自己的表率作用。
二、關愛學生, 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平時要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做游戲,了解、尊重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解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在平常的工作中,我與學生象朋友般相處,遇到事情都與他們商量,與他們講道理,請他們幫我做事情我會說謝謝,當我做錯了事情會向他們道歉。在長久的這種交往中,孩子們喜歡我,愿意和我說心里話,有了事情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做事有主見,我覺得這是溝通的基礎,也是我成功教育的最大原因。
三、培養(yǎng)管理的小助手—班干部
管理班級,單靠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行的。因此,班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yǎng)。班干部一旦產(chǎn)生,班主任要嚴格要求他們,在紀律上,要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在其他各個方面也要起著帶頭作用,多數(shù)干部積極性很高,但是,往往缺乏經(jīng)驗,缺少方法,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過失,或要求自己不嚴。我在班干部產(chǎn)生上采用了任命、競選和流動相結合的辦法。通過競選,選出班級學生喜愛的班級干部,更主要地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競爭意識和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意識。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就給他一段時間讓他糾正,同時他的職位要由其他表現(xiàn)不錯的同學來擔任,通過這一措施每名班干部養(yǎng)成了積極進取的意識。但在其犯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一視同仁,不可偏愛其他班干部,以免造成班上不團結的現(xiàn)象,要注意保護其積極性。
四、關注班級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教育是當今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而且將是一個時期內(nèi)長期存在且無法回避的問題,由于這一人群仍在加大,問題更加凸顯,因此,我們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于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鍛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健康、順利地成長。
在我的班級里,如何更多地關注留守兒童,我采取的措施是多做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F(xiàn)在很多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學生的爺爺奶奶因為學生成績較差,不好意思與老師交流,家長對學校的印象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不夠,很多家長對學校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在一些時候容易對學校和老師產(chǎn)生一定的誤解等?;谝陨系脑颍瑸榱俗龊冒嘀髯鞴ぷ?,我經(jīng)常去家訪。通過家訪可以加深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感情,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其實很多學生的家長都是很歡迎老師到自己的家里來的,并會覺得這是老師對自己學生的信任和關心,并且通過雙方的溝通,能夠使學生在校的情況很直接的讓家長知道;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老師也能更清楚,這就有利于學校家庭更好的教育學生健康的成長。
不到二十歲就開始工作,如今當教師已經(jīng)三十余年,我深切體會到農(nóng)村教育工作的繁重與復雜,在有限的教育條件下,你必須要有耐心,有愛心,有恒心,把自己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工作方法,才能不負家長們對我們的期望,不負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在農(nóng)村教育這條道路上,相信我們也是可以干出自己的特色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