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會計職業(yè)教育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敦攧請蟊矸治觥肥菚嬇c審計專業(yè)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結合《財務報表分析》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會計職業(yè)崗位能力為核心對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會計崗位;教學;改革;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5-0263-02
如今,高等職業(yè)教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yè)教育旨在培養(yǎng)為社會生產、服務、管理的具有綜合素質和高技能的職業(yè)崗位人才。隨著職業(yè)教育的不斷深化,職業(yè)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質量也越來越受關注,然而培養(yǎng)模式的滯后,課程設置不合理不能適應社會工作崗位,本文以《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為例,以職業(yè)崗位為核心對教學問題進行探討。
一、《財務報表分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理論性過強
《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傳統(tǒng)的講授型教學方式,其他方式很少,同時也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實驗教學幾乎為零。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運用到工作崗位上,使得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出現(xiàn)了眼高手低的普遍現(xiàn)象,這與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
2.教學手段過于死板,不靈活
《財務報表分析》教學過程中,進行報表編制與分析采用的一些理論方法比較難以理解,理論化太強,學生不易掌握和吸收,容易出現(xiàn)混淆和錯誤。這與今后的工作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容易出現(xiàn)差錯。
3.考核方式單一,難以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
《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旨在讓學生學習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的理論方法,掌握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從而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然而,傳統(tǒng)的課程考試方式一般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考試為輔,而且期末考試中常以閉卷方式存在,考核對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的理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而對滿足會計崗位需要的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的實踐能力無法衡量。對數(shù)據(jù)的編制和分析難以在短短的考試中完成,學生的考前突擊,強記硬背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投機取巧,難以真實反映學生財務分析水平的高低。
4.課堂氣氛過于拘謹,沒有崗位環(huán)境意識
會計知識學習中,《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作為會計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其相關知識最易在今后會計崗位中得到應用。但傳統(tǒng)課堂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課堂氣氛相對拘謹,對于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分工不能體現(xiàn),沒有崗位環(huán)境和責任意識。
二、高職《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1.豐富教學方式,注重實踐操作
學習《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本身的目的就是能夠編制財務報表并進行分析從而滿足信息使用者的相關需求做出相應的決策。因此,在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時,教學計劃授課方式的合理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模式從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變?yōu)橐灾v授和實訓相結合的授課方式的課堂模式,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提前”走進工作崗位,從而減少今后學生會計工作崗位中無從下手的現(xiàn)象。
2.改善教學方法,易于學生掌握
在財務報表的學習過程中涉及到一些編制和分析方法,學生不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應改善教學模式,選擇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學習方法。比如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填列方法中出現(xiàn)“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等項目金額的填列,傳統(tǒng)的填列原則:“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余額為貸方余額時,應調整為“預收賬款”科目的貸方余額,填入“預收賬款”項目;又如“預付賬款”所屬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為貸方時,應調整為“應付賬款”科目的貸方余額,填入“應付賬款”項目。學生在記憶和理解的時候出現(xiàn)混淆,很容易出錯,此時應該改善教學方法,使知識的傳授更形象更便于記憶和掌握。舉例說明:
某企業(yè)2010年12月31日結賬后的有關科目所屬明細科目借貸方余額表如下,要求計算各會計科目余額。
首先,判斷會計科目的性質,比如“應收賬款”是屬于資產類科目,資產類科目余額在借方,屬于正常,在貸方屬于不正常,劃出不正常余額。其他會計科目同上。如下:
第二,填列原則改為見“收”找“收”,見“付”找“付”,同時所計算的會計科目余額=本科正常余額+所找科目的不正常余額。例如:計算應收賬款的余額,先找到應收賬款科目正常部分的余額,根據(jù)見“收”找“收”,再找預收賬款不正常部分,套用公式,應收賬款余額=800 000(正常)+300 000(所找會計科目不正常余額)=1 100 000。其他會計科目同上。改善教學方法之后,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了。
3.采用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注重學生平時操作實踐水平
傳統(tǒng)的以期末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無法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此時應結合學生平常的實訓成績和動手操作能力去綜合評價學生的成績,拋棄陳舊的臨考前死記硬背的理念,真正做到期末考核的結果能符合社會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
4.課堂學習
傳統(tǒng)大學課堂都是以聽為主,以記為輔,我們在學習《財務報表分析》這門會計專業(yè)的課程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項目,全員參與其中共同負責項目的完成,加強學生的崗位責任意識。
三、結束語
本文以《財務報表分析》為例,以職業(yè)崗位為核心,分析高等會計職業(y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教學改革思路,這些教學思路和建議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改革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林.基于職業(yè)崗位培養(yǎng)模式的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財務報表分析》為例[J].商場現(xiàn)代化,2013,(14).
[2] 韓冰,等.基于工作過程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2).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