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生率較成人明顯低,但病情卻比成人嚴重。因小兒闌尾腔相對較大而壁薄,肌層組織和大網(wǎng)膜未發(fā)育成熟,一旦感染,發(fā)展孫素,極易壞疽穿孔,且不易控制,發(fā)生彌漫性腹膜炎的幾率較高。兒童的腹膜吸收力較強,一旦形成腹膜炎,中毒現(xiàn)象相對較重,而機體抵抗力較弱,容易因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而導致生理紊亂,故病死率較高。所以對于小兒闌尾炎應盡早作出診斷,并及時治療??紤]到小兒病情發(fā)展快,對服藥、針刺多不能合作,一般不主張采用保守療法,早期切除闌尾尤為重要。近日,我院將1例小兒急性闌尾炎誤診為腸系膜淋巴結炎,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兒:女性,3歲,因\"腹痛、陣發(fā)性哭鬧4 h,伴發(fā)熱、嘔吐\"而收住入院。
現(xiàn)病史:患兒于4 h前始,無明顯誘因訴腹部疼痛,以臍周及右下腹為甚,伴陣發(fā)性哭鬧、惡心、嘔吐。嘔吐一次為胃內(nèi)容物,無腹脹、腹瀉?;純航褚雅疟?次,為便軟,無膿血,無尿頻、血尿等,伴發(fā)熱,精神食欲納差。既往病史:患兒于10 d前曾有扁桃體炎,支氣管肺炎病史。經(jīng)給予青霉素、阿奇霉素加入補液中靜脈滴注,口服蒲地藍等對癥治療5 d,患兒咳嗽發(fā)熱等癥狀消失,否認有不結、生冷食物史。
體格檢查:T 38.3℃,P 108次/min,精神欠佳。患兒哭鬧不安,檢查不合格。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不腫大,頸軟,咽部稍充血,雙側扁桃體Ⅰ°腫大,氣管居中,兩肺呼吸音清,無干濕性羅音,Hr 108次/min,律齊,各瓣膜區(qū)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腹平坦,無胃腸型,肝脾肋下未及,臍周及右下腹壓痛。因檢查不合作,反跳痛、肌緊張及腰大肌試驗均不能肯定,腸鳴音存在,無氣過水聲。肛門、外生殖器(-),余(-)。輔助檢查:B超示: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肝、膽、雙腎、輸尿管均未見異常,腹透示:腸腔輕度積氣,無氣液平。血常規(guī)示:Hb 145 g/L、HBC 5.5×1012/L、WBC 13.8×109/L、N 78%。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綜合病史:既往患兒\"有呼吸道感染史\",今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且患兒哭鬧不安為陣發(fā)性,固定痛點因檢查不合作,不能正確肯定,結合B超檢查及血常規(guī)檢查,入院初步診斷為:腸系膜淋巴結炎。入院處理:患者入院后積極給予抗感染、護胃、解痙等對癥處理,并給予嚴密觀察。具體用藥為: 生理鹽水100 mL+菌必治1.0,生理鹽水100 mL+利福霉素18萬u,5%葡萄糖250 mL+西咪替丁0.15+654-24 mg+10%氯化鉀3 mL均給予靜脈滴注?;純航?jīng)上述處理后,腹痛有所減輕。10 h后患兒出現(xiàn)嘔吐2次,均為胃內(nèi)容物,并出現(xiàn)哭鬧、煩躁不安,體溫高達39℃。再次做血常規(guī)檢查提示:WBC 15.8×109/L、N85%、L80%。經(jīng)腹腔穿刺可抽出約0.2 mL的膿性分泌物。急診行剖腹探查術,打開腹腔見有膿性分泌物溢出,味臭。探查闌尾長約3 cm,腫脹明顯,表面為膿性分泌物附著,闌尾中端見有約0.5 cm×0.3cm大小的穿孔,組織色暗。腸系膜淋巴結約1.2 cm×0.8 cm大小,質(zhì)中。術中診斷為:壞疽性闌尾炎、彌漫性腹膜炎、腸系膜淋巴結炎。行闌尾切除加腹腔引流術。術后病理報告示\"壞疽性闌尾炎\"。術后處理:①禁食,肛門排氣后給予流質(zhì)飲食。②嚴格控制感染,給予積極支持療法。③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④術后48 h見引流管無明顯滲出,拔出引流管。⑤盡可能早期下床活動,以增強胃腸蠕動,減少粘連的發(fā)生,1 w痊愈出院。
2討論
導致小兒急性闌尾炎誤診的原因有:(1)由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生率較低,加之小兒不會表達,易導致醫(yī)務人員疏忽而漏診。(2)腹痛是小兒常有的癥狀,一般多因便秘,飲食失調(diào),胃腸炎,腸寄生蟲等病因所致,所以在急性闌尾炎發(fā)生時,家長和醫(yī)務人員常誤認為是上述原因所致的腹痛,而給予抗炎、止痛、驅(qū)蟲劑等治療,而導致病情延誤診治。(3)由于小兒的解剖和生理特殊性,癥狀和體征多不典型,常見有下列特點:?訩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腸炎成為急性闌尾炎的誘發(fā)原因的可能較成人多見,闌尾炎的臨床病象,因這些癥狀的存在而不典型,而導致誤診為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可能性大。?訪腹痛初步的部位與轉移的病史,在嬰幼兒是不可能得知的,詢問病史也頗難完全正確。?訫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較成人顯著,出現(xiàn)亦較早,甚至嘔吐可能最易誤診為胃腸炎而延誤診治。?訬發(fā)熱的反應出現(xiàn)較早,程度也較高,脈率也較快,與成人的體溫,脈率隨闌尾炎癥發(fā)展而逐漸增高的一般規(guī)律常不相同。⑤由于小兒常不能合作,腹部檢查(腹壁肌肉的緊張)是否確有觸痛不易肯定,是否有局限性最痛點更不易明確,均可導致誤診或漏診。
下列措施可以有助于診斷,避免延誤治療:①小兒有腹痛、甚至有嘔吐、腹瀉、不明原因的發(fā)熱等,都應考慮到急性闌尾炎的可能,如腹痛持續(xù)8 h以上或逐漸加重,而不能發(fā)現(xiàn)其他原因時,腹部急性外科情況的可能性大(包括急性闌尾炎)應提高警惕,詳細進行檢查。②檢查小兒患者應首先爭取小兒的合作,避免開始檢查時即引起疼痛,直腸指檢等檢查應最后檢查,否則病兒將拒絕檢查,或檢查不能滿意,因而檢查結果是否可靠無十分把握。③腹部觸痛和肌緊張仍是重要的指征,如臨床上有急性闌尾炎的可能,而屢次檢查均發(fā)現(xiàn)右下腹有明顯觸痛,應視為有急性闌尾炎。④如診斷不能確定,應將病兒作嚴密觀察,著重了解腹痛是否持續(xù)性,腹部是否確有觸痛和肌肉緊張,密切觀察體溫及白細胞的變化,可以幫助避免診斷上的誤診或漏診。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