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中藥敷貼所存在使用不方便、氣味較大等問題,通過與傳統(tǒng)針具撳針結合設計出新型敷貼以便于臨床使用。
關鍵詞:敷貼;撳針
中圖分類號:R245-33 文獻標識碼:B
根據(jù)中醫(yī)經、穴、臟腑相關理論,刺激穴位能激發(fā)機體固有的調節(jié)功能,使失調紊亂的機能狀態(tài)得到調整,達到補虛扶正、瀉實祛邪、平衡陰陽、治愈疾病的目的[1]。穴位貼敷療法屬中醫(yī)外治之法,即將中草藥加工成藥泥、藥丸、藥粉、藥膏等不同制劑,貼敷在選定的穴位上,靠藥物的刺激作用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由于此方法簡單易行,安全而無副作用,且治療各科疾病確有良好的效果,故臨床應用較廣[2]。基于在臨床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提出了對敷貼的改進方法。
1現(xiàn)狀及問題
敷貼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其中以三伏貼最為出名。傳統(tǒng)的敷貼以藥物刺激為主,由于貼后可以自由活動并且效果頗佳因此備受人們青睞,每年三伏之時各大中醫(yī)院針灸科必人滿為患,目前對傳統(tǒng)敷貼的改良多在于祛除火毒、減輕副作用方面。但是在臨床應用敷貼是我們發(fā)現(xiàn),敷貼使用時皮膚與藥物接觸面大,但是對穴位的刺激不夠精準,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其循經治病的特點。
中醫(yī)針灸歷史久遠,治療手段簡便,療效顯著,在治療頭痛的應用已經得到了肯定。臨床中常出現(xiàn)針到痛止、針去復發(fā)的情況,患者往往又希望針到病除[3]。
2 當前已有改進方法
目前針對使用與療效的問題,臨床上多采用針刺與敷貼結合的方法并取得較好的療效,其中針刺配四神丸穴位敷貼治療頑固性五更瀉25例中,1療程治愈19例,占92%;2療程好轉6例。占8%,總有效率lOO%[4];針刺配合穴位敷貼法治療緊張型頭痛,有效率達到83.3%;針刺配合敷貼治療急性面癱有效率達到84%[5]。
3 復合型加撳針敷貼
針刺配合穴位敷貼,不僅發(fā)揮了針刺的止痛作用,且以藥物作用于經絡系統(tǒng)使止痛效果延長,降低了復發(fā)率,壓縮了治療時間,提高了療效,減輕患者痛苦[3]?;卺槾痰拇碳げ粔虺志?,我們選用了可以持續(xù)刺激的撳針。撳針留針可起到持續(xù)性刺激,又方便患者自己操作、起到了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fā)的功能[6]。復合型加撳針敷貼是在傳統(tǒng)敷貼的基礎上加撳針組合而成,旨在加強穴位的刺激,增強療效。本產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敷貼部分,另一個是撳針部分。敷貼部分與傳統(tǒng)的貼劑一致,根據(jù)所治療疾病不同添加不同的中藥。撳針部分則是將底座埋于藥膏之中,僅露出針的部分扎入皮下以加強對穴位的刺激。
4 使用方法
因為撳針的使用會對機體造成一個創(chuàng)面,雖然微乎其微,但是仍然不能排除發(fā)生感染的可能。同時,平常的敷貼中藥部分對機體的作用是通過皮膚進入機體的,而復合型敷貼因為有撳針的存在所以藥物成分有可能通過創(chuàng)口直接進入人體而引起過敏反應。因此,使用復合型加撳針敷貼時中需嚴格注意防止感染與過敏。
使用前先在受針處用酒精消毒,后涂抹無極膏等防過敏藥物,之后將敷貼的塑料膜撕開,暴露出藥物層,將撳針對準特定穴位進行貼敷,通過藥物滲透、揮發(fā),加上針刺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從而達到治療作用。
5 優(yōu)點
經過多次實踐發(fā)現(xiàn),復合型加撳針敷貼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方便簡單,撳針的體積很小針部較短,夾在膏藥上并不占太多位置,攜帶方便,而且因為其可入得氣的特性,可加強藥性滲透,同時刺激相應穴位,再加上膏藥的粘性便不需要再另外固定撳針。②快捷節(jié)約,撳針和膏藥都是我中醫(yī)中的精華但因為膏藥每次一貼一大塊而且因為面積太大而導致氣味較重帶來諸多不便,而撳針又因為體積太小使用時還要加以固定而導致許多人放棄使用,現(xiàn)在我們將其結合,以撳針的功效從而節(jié)省膏藥的使用面積,以膏藥的粘性解決了撳針的不便。③人性化設計,中醫(yī)平時針灸所使用的針大多很長,容易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而得氣時的酸麻脹痛也往往會給人帶來不適,我們的產品針部較短,體積較小,沒有太大的刺痛,但是以藥力輔助也可達到普通針灸的效果。在治療疾病上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謝德娟,張春霞,晉獻春.痛經三伏貼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4,7,29:575.
[2]袁燕萍.穴位貼敷療法的臨床研究近況[J].針灸臨床雜志,2004,12:53-55.
[3]賈文飛.針刺配合穴位敷貼法治療緊張型頭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4:225-226.
[4]高愛琳.針刺配四神丸穴位敷貼治療頑固性五更瀉[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25:635.
[5]陶加平,王玲,楊青容,陳偉英,羅苑媚.針藥優(yōu)化方案治療急性面癱的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7,11:7.
[6]江飛舟,劉圣鳳,等.耳穴撳針埋針治療頑固性呃逆[J].針灸臨床雜志,2002,2:2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