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羧甲基殼聚糖口腔膜劑的制備和含量測定。方法 采用殼聚糖和羧甲基殼聚糖為成膜材料,對主藥成分進行定性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奧硝唑進行定量分析。結(jié)果 制備的膜劑成膜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很好地測定奧硝唑含量。結(jié)論 該膜制備工藝簡單,含量測定快速、簡便,質(zhì)量易控制。
關(guān)鍵詞:羧甲基殼聚糖口腔膜劑;制備;質(zhì)量控制
羧甲基殼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是在殼聚糖分子鏈上引入羧甲基而成的水溶性衍生物,不僅具有較強的抗菌、止血等生物活性,還具有良好的成膜性[1]。由于口腔疾病的局限性,再加上局部用藥可使藥物直達\"病灶\",給藥劑量小、全身副作用小以及局部藥物濃度高等優(yōu)點,所以近年來將藥物制成局部應(yīng)用的制劑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目前口腔膜劑的成膜材料主要分為三類[2]:①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明膠、白芨膠、淀粉等。但此類成膜性能差,經(jīng)常與其他成膜材料合用,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應(yīng)用此類成膜材料需添加防腐劑。②半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甲纖維素等。其特點是毒性小、粘度大、溶于水。③合成的高分子多聚物,如聚乙烯醇和卡波姆。以上成膜材料均具有固有的結(jié)構(gòu)缺點。
筆者以羧甲基殼聚糖為成膜材料,以奧硝唑為主藥制備膜劑,并對其質(zhì)量控制進行了研究。本文的膜劑選用羧甲基殼聚糖和殼聚糖為成膜材料,兩者均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廣泛存在于蟹、蝦殼中,在自然界中有巨大的儲備量,且羧甲基殼聚糖對與口腔疾病密切相關(guān)的多數(shù)厭氧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3]。此外,通過改變羧甲基殼聚糖與殼聚糖的比例,可以制成不同降解時間的膜劑[4],以滿足臨床需求?,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儀器 UV-240紫外分光光度儀,日本島津;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光學(xué)儀器廠。
1.1.2試藥 奧硝唑?qū)φ掌罚ㄙ徸灾袊称匪幤窓z定研究院);甘油及冰醋酸(均購自萊陽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精細化工廠),羧甲基殼聚糖及殼聚糖(購自青島海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吸收波長的選擇 精密稱取奧硝唑?qū)φ掌?0mg,加蒸餾水適量使溶解并稀釋至1000ml,搖勻,配成濃度為20ug·ml-1的奧硝唑溶液(A液)。同時按處方比例配制不含奧硝唑的口腔膜劑水溶液。以蒸餾水為空白在200~400nm波長范圍掃描。結(jié)果,奧硝唑?qū)φ掌匪芤涸?19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峰。而空白膜劑水溶液在此波長無吸收,說明輔料對主藥含量測定無干擾。
1.2.2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量取A液15.0、20.0、25.0、30.0、35.0、40.0、45.0、50.0ml,用蒸餾水稀釋成50ml,配成系列標準溶液,于319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A)。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回歸方程,見表1。
1.2.3膜劑的處方及制備
1.2.3.1處方 奧硝唑0.50g,殼聚糖1.6g,羧甲基殼聚糖1.6g,甘油2.5g,糖精鈉0.4g,蒸餾水加至100g。
1.2.3.2制備方法 取殼聚糖1.6g,溶于20ml2%醋酸中;取羧甲基殼聚糖1.6g,溶于40ml蒸餾水中。將以上兩種溶液混合,加入甘油2ml,攪拌,混勻備用。取奧硝唑0.50g,溶于20ml蒸餾水中,后加入0.4g糖精鈉,攪拌溶解;再與上述備用的殼聚糖、羧甲基殼聚糖溶液混合,加適量蒸餾水至規(guī)定量,攪拌混勻后靜置。50℃水浴20~30min,氣泡完全消失后,在消毒處理并涂有少量液體石蠟的不銹鋼板(6cm×20cm)上鋪成。50℃干燥,脫模,分割成所需尺寸(每片約含奧硝唑1mg)在紫外燈下照射15min,密封包裝。
1.2.4膜劑的定量方法
1.2.4.1樣品的預(yù)處理 隨機抽取膜片,剪碎后,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餾水適量,水浴溶解后再稀釋至刻度,搖勻后過濾,得樣品溶液。
1.2.4.2奧硝唑的含量測定 樣品溶液于319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值,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各樣品中奧硝唑的百分含量。
2結(jié)果
2.1外觀按照處方制備的3批樣品,外觀平整,厚度均勻,柔韌性及硬度適中,且膜透明、光滑,無氣泡。膜劑的厚度為0.3mm。
2.2鑒別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奧硝唑0.1g),加硫酸溶液(3→100)5ml,攪拌使之溶解后,濾過,濾液加三硝基苯酚試液2ml,即產(chǎn)生黃色沉淀。
2.3含量測定取3批樣品,每批制劑取3片(每片含奧硝唑1mg)。剪碎后以蒸餾水為溶媒,充分溶解,微孔濾器過濾至50ml量瓶中,稀釋至刻度于319nm波長處測吸光度A值,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奧硝唑的含量,見表1。
2.4含量均勻度的測定 參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ⅪE\"含量均勻度檢查法\"[5],取同批研制的藥膜10片,分別依法測定每片以標示量為100的相對含量x,求其均值 和標準差S以及標示量與均值之差的絕對值A(chǔ),計算A+1.80S=7.59﹤15.0,結(jié)果表明該膜劑的含量均勻度符合規(guī)定,見表3。
2.5穩(wěn)定性試驗的測定 耐高溫耐低溫實驗將樣品分別放置55℃烘箱中恒溫6h,置一5℃冰箱內(nèi)24 h,取出后放置室溫下;
常溫實驗將密封保存的每批樣本取5份,于第1d,1個月,3個月常溫下儲存,避光防置。
在上述條件下觀察其樣品變化,結(jié)果表明,其外觀、顏色、柔韌性和藥物含量等無明顯改變。
2.6微生物限度的檢查 參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ⅪJ\"微生物限度檢查法\"[5]測定細菌數(shù)、霉菌數(shù)、酵母菌數(shù)及控制菌檢查對本品三批樣品進行檢查,檢查結(jié)果均符合規(guī)定。
3討論
3.1本膜劑在制模時由于成膜材料稠度較高,故去除氣泡成了制備模劑的難題。因此,在制備過程中應(yīng)避免混合快,攪拌劇烈,保溫脫泡時靜置,停止攪拌,氣泡加熱至表面,然后剔除。另外,干燥成膜時應(yīng)控制溫度緩慢上升,避免溫度上升過快產(chǎn)生氣泡,從而影響膜劑質(zhì)量。
3.2冠周炎的菌群是復(fù)雜的,主要由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6]構(gòu)成??咕幬锏氖褂迷诠谥芨腥究刂浦衅鹆酥匾淖饔谩5捎跓o法直接作用于牙周袋里的微生物,故抗菌藥物的全身給藥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因此,局部應(yīng)用抗菌藥物于口腔內(nèi)的牙周袋內(nèi)被認為是一種優(yōu)良的替代傳統(tǒng)冠周炎治療的方法。本膜劑柔韌性及硬度適度,可根據(jù)患者臨床需要取適宜大小的藥膜放置于牙周袋內(nèi),既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又不會給患者帶來不適,便于醫(yī)務(wù)人員操作。
此外,奧硝唑[7,8]為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藥物,在治療口腔厭氧菌感染方面療效顯著,最低抑菌濃度為3.1ug·ml-1,最低殺菌濃度為6.3ug·ml-1;且藥效持續(xù)時間長,不良反應(yīng)少。
本膜劑制備方法簡單,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主藥的含量,方法快速、可靠,且質(zhì)量穩(wěn)定、易控制,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吳迪,劉輝,浦金輝,等.羧甲基殼聚糖的生物特性及其在醫(yī)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食品與藥品,2013,15(3):210-212.
[2]崔福德.藥劑學(xu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7-160.
[3]唐濤,薛毅,信玉華,等.羧甲基殼聚糖對口腔重要厭氧菌的抑菌性能評價[J].中國微生物學(xué)雜志.2003,15(6):337-339.
[4]盧鳳琦,莊昭霞,曹晶,等.可降解性殼聚糖復(fù)合膜的研制與生物學(xué)評價[J].生物醫(yī)學(xué)工程學(xué)雜志.2003,20(2):277-280.
[5]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M].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23,14,88:107.
[6]S.P.Vyas,V.Sihorkar,V.Mishra.Controlled and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towards intraperiodontal pocket diseases[J].J Clin Pharm Ther,2000,25:21-42.
[7]李從榮,金正江,曹晶,等.奧硝唑治療口腔厭氧菌感染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xué)雜志.2004,14(3):325-327.
[8]Wust J.Susceptibility of anaerobic bacteria to metronidazole,ornidazole,and tinidazole and routine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standardized method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77,11(4):631-637.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