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232例肝癌患者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出現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方法 對232例肝癌患者行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出現并發(fā)癥進行嚴密觀察及臨床護理干預。結果 經嚴密觀察及精心護理后均好轉出院,效果滿意。結論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出現并發(fā)癥進行全面的觀察及有效的護理干預,是介入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目前治療肝癌的一種有效手段,藥物可以直接到達病灶,可以明顯縮小腫瘤體積,改善臨床癥狀,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該手術易合并有惡心、嘔吐、發(fā)熱、疼痛等并發(fā)癥,因此做好患者術后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F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對232例次肝癌患者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臨床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腫瘤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的患者232例,其中男性患者153例,女性患者79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3.5歲。以上病例經CT、MRI、B超、甲胎蛋白測定及病理診斷,并排除嚴重的肝硬化、肝功能受損的患者。
1.2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并發(fā)癥 術后并發(fā)惡心、嘔吐181例,發(fā)生率為78.0%;并發(fā)發(fā)熱109例,發(fā)生率為46.9%;并發(fā)疼痛137例,發(fā)生率為59.1%。
2護理
2.1常規(guī)護理方法 患者術后腹股溝穿刺部位加壓包扎及平臥24h,右下肢制動10h、沙袋壓迫穿刺部位6~8h,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腫,注意觀察肢體血供、皮膚溫度感覺,監(jiān)測足背動脈搏動,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做好護理記錄。
2.2心理護理 大多數肝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與恐懼,尤其在圍手術期焦慮與恐懼加重。因此,護理人員應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給患者及家屬講述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相關知識,以及介入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講述手術成功的案例,介紹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優(yōu)點,讓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配合治療[1]。用護理人員的熱心和高超的護理技術得到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
2.3術后胃腸道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患者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這與介入治療中使用化療藥物及造影劑有關,共有181例患者術后并發(fā)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為78.0%;臨床上可給與止吐藥物如胃復安肌肉注射及給予質子泵抑制劑護胃治療,經有效治療后癥狀可緩解。護理上初期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禁辛辣、刺激類食物,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2.4術后疼痛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共有137例出現疼痛,發(fā)生率為59.1%。護士利用疼痛評分工具,對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密切觀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等,按三階梯止痛原則及時使用鎮(zhèn)痛劑,用藥后對疼痛緩解程度再次進行評分,并做好護理記錄。同時指導患者采取放松法、轉移注意力法緩解術后疼痛。
2.5術后發(fā)熱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腫瘤細胞壞死并吸收引起體溫升高,屬于術后吸收熱,多發(fā)生在術后當天或次日,體溫多在37.5℃~39.5℃。如體溫未超過38.5℃,給予物理降溫;當體溫超過38.5℃,物理降溫效果不佳時,給予退熱藥,鼓勵患者多飲水。若無禁忌,可加大補液量。
3結果
232例手術患者中術后并發(fā)惡心、嘔吐181例,經護理干預后胃腸道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并發(fā)發(fā)熱109例,經物理降溫及有效抗感染治療后,38例患者術后3d體溫降正常,71例患者經護理干預后1w內體溫降至正常;并發(fā)疼痛137例,經個體化護理干預后,均在1w內疼痛減輕。
4結論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目前治療肝癌的一種有效手段,因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安全、能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生存質量的優(yōu)點[2],為廣大肝癌患者所接受。但部分患者術后可合并有惡心、嘔吐,發(fā)熱、疼痛等并發(fā)癥,因此做好術后的相關護理尤其重要。該治療方法的成功,除了嫻熟的手術操作外,有效的護理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我院2011年以來共有232例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的患者,術后并發(fā)惡心、嘔吐181例,發(fā)生率為78.0%;并發(fā)發(fā)熱109例,發(fā)生率為46.9%;并發(fā)疼痛137例,發(fā)生率為59.1%。大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術后并發(fā)癥,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出現并發(fā)癥患者經有效的護理干預后,術后恢復良好,護理效果顯著。因此,護理人員應具有熟練的護理技巧,還要掌握手術治療的各種并發(fā)癥和各種護理干預的對策。術前配合醫(yī)生做好患者的各項準備工作,尤其是術前心理準備,術后做好全面的觀察及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手術治療的預期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質量[4],體現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為患者減輕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盧永華.護理干預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8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1):297-298.
[2]張瑛.護理干預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8):214-215.
[3]郭志慧.110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3):112-113.
[4]吳燕榮,伍倩祺.肝癌患者介入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措施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2,25(4):151-152.
[5]Christophi C,Nikfarjam M,Malcontenti Wilson C,et al.Long 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interstitial laser thermotherapy[J].World J Surg,2004;28 (10):987-994.
[6]Mross K,Drevs J,Müller M,et al.Phase Ⅰ clin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PTK/ZK,a multiple VEGF receptor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es from solid tumours[J].Eur J Cancer,2005,41(9):129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