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上對成人難治性癲癇采用德巴金與拉莫三嗪聯(lián)合治療的成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以38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成人難治性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且根據(jù)患者治療手段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18例)和治療組(20例),其中前者采用的是單一德巴金治療,而后者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應用了拉莫三嗪,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結果 以上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55.56%(10/18)、85%(17/20),治療組的成效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有部分患者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但是在對癥治療處理后,癥狀逐漸消失。結論 臨床上針對成人難治性癲癇的治療采用德巴金聯(lián)合拉莫三嗪的方法取得的治療成效顯著,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點,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成人;難治性癲癇;臨床治療;觀察
前言癲癇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屬于神經(jīng)內科系統(tǒng)的范疇,在致病因上具有多樣性,并且還具有腦功能暫時性失常、發(fā)作突然的特點,屬于一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目前臨床上真對該疾病的治療手段具有多樣性,或單一的藥物治療,或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等,相對之下,采用德巴金聯(lián)合拉莫三嗪的手段治療成效相對較好,治療有效率可達到80%以上[1]。現(xiàn)在我們將以3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該治療手段的成效,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38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成人難治性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齡在19~56歲,并且均與國際抗癲癇的分類標準具有一致性,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的可能,持續(xù)性治療時間均>1年,發(fā)病率在>4次/月,病程發(fā)展在1~21年,平均病程為(12.1±2.1)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18例患者采用的是單一德巴金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初期用藥量為10 mg/Kg/d,給藥方法為口服,1次/d,將患者的血藥濃度水平控制在50~l00 ug/mL。治療組20例患者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了拉莫三嗪,前2 w的使用劑量為25 mg qod,隨后的兩周將用藥劑量改為25 mg qd,之后每間隔1~2 w就將藥量增加25~50 mg/d,當用藥加量達到>50 mg/d的情況下,則分2次口服,最后將用藥劑量維持在100~200 mg/d。
1.3療效判定 對比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3個月的癲癇發(fā)病幾率和次數(shù)。其中治療后無發(fā)作現(xiàn)象的為控制;而發(fā)病幾率降低>75%的則為治療顯效;發(fā)病頻率降低50%~75%的則說明為有效,而患者治療后癲癇依舊發(fā)作且頻率達到治療前的>50%則為無效。而對于用藥不良反應的判定主要是以患者用藥前后的心電圖、肝腎功能、呼吸、心率、血壓、血尿常規(guī)、心律和意識為依據(jù)[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對調查的兩組患者的病歷資料借助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處理分析,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χ2檢驗,當P<0.05的情況下,則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以上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55.56%(10/18)、85%(17/20),治療組的成效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發(fā)生皮疹、頭暈、嗜睡、疲乏、嘔吐和惡心等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分別為11.11%(2/18)、10%(2/20),但是在對患者實施對癥處理之后,持續(xù)性用藥癥狀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最終消失。
3結論
臨床上部分癲癇患者在接受各種手段的治療之后,仍有30%左右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臨床上也將該類患者稱之為難治性癲癇患者,以上我們調查研究的對象就是難治性癲癇患者。目前臨床癥針對該類患者的治療手段具有多樣性,其中新型的常用抗癲癇藥物就包括了拉莫三嗪、非氨酯、托吡酯等,并且在給藥方式上均為口服。其中拉莫三嗪屬于鈉離子通道阻滯劑的一種,作用于癲癇的機制為對電壓依賴性鈉離子和IIa通道進行抑制,進而有效的保護和穩(wěn)定細胞膜,并對神經(jīng)元細胞異常放電進行抑制;再者就是對電壓門控性鈣通道予以抑制,對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予以抑制,穩(wěn)定突觸前膜。在成人癲癇全身性和部分性發(fā)作的情況下,可單獨使用拉莫三嗪,并且采用添加療法。目前研究成人癲癇患者采用拉莫三嗪進行治療的國內外文獻相對較多,并且在治療成效上均具有顯著性。與其它藥物聯(lián)合使用,在藥物動力學上無相互作用,因此也不會對丙戊酸、奧卡西平等血藥濃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以上治療過程中我們應用的德巴金屬于一種廣譜抗癲癇藥,對γ氨基丁酸的分解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時對其合成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透過血腦屏障具有簡便性,除此之外,還能夠將神經(jīng)元興奮性降低,將抗驚厥作用充分發(fā)揮,對于失張力、失神、肌陣攣和強直一陣攣等發(fā)作形式均適用。并且該藥物還具有廣譜高效的特點,假如采用單一藥物療法,則達到的治療成效差強人意,反之,將該藥物與拉莫三嗪聯(lián)合應用,則將有效的提升臨床上難治癲癇患者的治療成效,提成患者的生命質量。在以上的調查研究中,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成效要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該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眾多學者的研究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見,臨床上針對難治性癲癇患者的治療宜采用德巴金與拉莫三嗪聯(lián)合治療的方案,以此來減少癲癇患者的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劉獻增,梁冶矢.難治性癲癇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對策[J].山東醫(yī)藥,2012,52(8):2-5.
[2]姚蘭,孟紅梅.難治性癲癇的臨床研究及治療現(xiàn)狀分析[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2,45(6):434-435.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