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腦出血患者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水平和患者生存質量。方法 對我科2014年1月~6月98例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98例患者中治愈60例,好轉33例,死亡5例。結論 通過連續(xù)的病情觀察、系統(tǒng)的基礎護理及并發(fā)癥的治療,明顯提高了腦出血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致殘率和病死率,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腦出血;護理
腦出血常分為損傷性和非損傷性兩種。非損傷性腦出血又稱原發(fā)性腦出血,是指腦實質內的動脈或靜脈破裂引起的出血。腦出血占腦血管病的20%~30%,年發(fā)病率為60/10萬~80/10萬人口中,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其中大多數(shù)是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發(fā)病多在情緒激動或用力情況下急性發(fā)生。我科自2014年1月~6月共收治98例腦出血患者,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98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齡18~86歲,昏迷者15例,意識清楚者83例,所有病例均經頭顱CT確診。
2病情觀察
2.1意識、瞳孔觀察 意識狀態(tài)是判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主要指標,如患者昏迷程度加深或轉輕過程中出現(xiàn)意識障礙,應警惕再出血可能。觀察瞳孔變化是腦出血病情觀察的又一重要手段。注意觀察瞳孔大小、形狀是否對稱,對光反射是否存在,因此一般1~2 h觀察1次,危重者30 min觀察1次,并做好記錄。
2.2生命體征觀察 生命體征可反映顱內壓的變化,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博、呼吸、血壓,并做好記錄。腦出血患者的高熱多數(shù)為中樞性高熱,藥物降溫效果差,主要采用物理降溫,如冰帽,冰毯,酒精擦浴等。必要時,采用亞低溫治療。急性期由于腦出血后顱內壓升高,為保證腦組織正常的代償反應,血壓不宜降至過低,當收縮壓>200 mmHg或舒張壓>110 mmHg時,可適當給予降壓藥,同時注意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的變化。腦出血早期呼吸深而慢,如病情有變化可表現(xiàn)為快而不規(guī)則,呈潮式呼吸或嘆息樣呼吸等,均說明呼吸中樞受到嚴重損害。如血壓不穩(wěn)定并逐漸下降,脈搏快而弱,為循環(huán)中樞功能衰竭征象,預后差。
2.3腦疝的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躁動不安、血壓升高、脈博減弱、呼吸不規(guī)則、一側瞳孔散大、意識障礙加劇等腦疝的先兆表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
2.4肢體功能觀察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將引起不同程度、不同部位功能障礙,內囊出血可引起偏癱,腦橋出血可引起四肢癱。若患者意識障礙有波動且出現(xiàn)肢體功能障礙,應注意可能發(fā)生腦血管痙攣,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防止繼發(fā)性腦梗死的發(fā)生。
3護理問題與處理
3.1休息與安全
3.1.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2~4 w,盡量避免搬動和不必要的護理操作,睡升降床,抬高床頭15°~30°,以利腦脊液回流,減輕腦水腫。翻身時保護好頭部,以免加重出血。
3.1.2限制陪探視人員,要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各種不了良刺激,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防止因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引起再出血.
3.1.3對意識不清及躁動者,應加床檔,必要時給予約束帶約束,以防撞傷,墜床.
3.1.4保持患者呼吸通暢,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防止造成誤吸或吸入性肺炎。
3.2伙食護理 給予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輕度吞咽困難者,給予粘稠半流食。進食要慢,以免嗆咳。吞咽困難或昏迷的患者,發(fā)病2~3 d內仍不能進食者,護士應根據(jù)醫(yī)囑留置胃管。插管時動作應輕柔,避免因刺激加重病情。鼻飼前,確保胃管在胃內,鼻飼時溫度適宜,鼻飼物可以是混合奶、雞湯、魚湯、各種蔬菜汁及果汁,保證營養(yǎng)均衡。同時,注意觀察嘔吐物及排泄物顏色,如有消化道出血,應暫禁食。
3.3用藥護理 主要給予脫水、降顱壓、營養(yǎng)神經等治療,常用的脫水藥為20%的甘露醇125~250 mL快速靜滴,注意防止外滲,以免引起組織壞死,同時護士應注意監(jiān)測患者尿量和水電解質變化,避免低血鉀,低血鈉。使用甘油果糖時滴速宜慢,以防溶血。使用抗血纖溶芳酸時滴速宜慢,以防血壓低。
3.4并發(fā)癥護理
3.4.1消化道出血的預防及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應以預防為主,及早給予胃粘膜保護劑,它是腦出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時間多在發(fā)病后1~2 w居多。病情越重,發(fā)病率越高。密切觀察患者嘔吐物、大便顏色及全身情況?;颊叱霈F(xiàn)呃逆、上腹飽脹不適、胃痛、嘔血、便血,考慮為上消化道出血,留取標本,行大便潛血實驗檢查。如出現(xiàn)柏油樣大便、咖啡色胃內溶物,同時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血壓下降,警惕出血性休克的發(fā)生,及時向醫(yī)生匯報,立即遵醫(yī)囑給予止血、抗休克處理。
3.4.2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 腦出血患者,特別是昏迷患者極易誘發(fā)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患者鼻的分泌物。加強口腔護理,預防感染。加強翻身拍背,痰液粘稠可給與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以利于咳出。痰多者給予吸痰。吸痰時,動作輕柔,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
3.4.3褥瘡的預防及護理 患者臥床期間,行動不便,皮膚抵抗力差。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極易誘發(fā)褥瘡。一般翻身1次/1~2 h,翻身時動作應輕柔、避免脫、拉、拽現(xiàn)象。必要時,在骨隆突處墊海綿圈、氣墊。要定時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被污染的床單。記錄受壓部位的顏色和體溫,對已發(fā)生的褥瘡,可根據(jù)情況不同,分期積極護理。
3.4.4尿路感染的預防及護理 對于排尿困難者,嚴格執(zhí)行無菌導尿,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尿量、稀釋尿液,定時進行膀胱沖洗,定時更換引流袋及導尿管。每日做尿道口消毒工作,同時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扭曲、折疊、倒流。密切觀察患者尿色、氣味,如有混濁、臭味則有可能為泌尿系感染,建議做尿培養(yǎng),及時給予抗感染治療。
3.5心理護理 腦出血患者病情重,預后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易產生恐懼悲觀心里,護士要多關心體貼患者,多與其交流,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向其疾講解病相關知識及成功病例,消除不良情緒,調整心理狀態(tài),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讓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3.6康復護理 康復鍛煉應在病情穩(wěn)定后,越早越好?;贾3止δ芪?,各個關節(jié)部位防止過伸過展。對患肢行按摩及被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和預防肌肉攣縮。被動運動從大關節(jié)到小關節(jié),從臥位到坐位再到站位,幅度從小到大,速度從慢到快,次數(shù)由少到多。鼓勵患者用患肢協(xié)助健肢行功能鍛煉,被動運動與主動運動相結合,從而通過鍛煉逐漸恢復肌力。切勿過度牽拉,以免肌肉損傷。對于失語或語言障礙者應進行語言功能訓練,通過動作、手勢、表情強迫患者練習,進行簡單的對話。從器官簡單發(fā)音開始,直到說簡單的字、詞、句,也可每天聽語音錄音進行訓練。對有書寫能力的患者,可進行文字交流,逐漸恢復語言功能??傊缙诳祻湾憻捀深A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致殘率,改善預后。
3.7健康指導 向患者講解腦出血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使其充分認識疾病的可防、可治性,消除不良情緒和疾病誘發(fā)因素。①保持心情舒暢、心態(tài)平和,避免大喜大悲的不良刺激。②生活要規(guī)律,按時作息,生活、工作要勞逸相結合。③堅持按醫(yī)囑用藥,定期監(jiān)測血壓,定時門診復查。④戒煙限酒,科學飲食,預防便秘。⑤康復訓練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病情變化請隨時就診。
4體會
本文通過98例腦出血患者的精心護理,從中體會到:在臨床護理中,護士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基礎護理,加強康復鍛煉,對潛在并發(fā)癥和危險因素做到心中有數(shù),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對提高治療效果和減少病殘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19.
[2]徐娜.腦出血急性期護理[J].天津護理,2013,8(21):32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