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無痛人流術的臨床護理。方法 選取2012年4月1日~12月30日本院接收的實施無痛人流術患者522例的圍手術期護理。結果 麻醉效果滿意,顯效率100%,術中無下腹痛,無痛苦表情,無全身不良反應,術后輕微腹痛,術后30min后均緩解或無腹痛,無1例人流綜合癥發(fā)生,術中及術后子宮收縮良好。結論 無痛人流術是一種操作簡單、用時短、恢復快、應用安全、有效地人工流產(chǎn)術,良好的術后護理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關鍵詞: 人工流產(chǎn)術;護理
人工流產(chǎn)術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傳統(tǒng)的人工流產(chǎn)的方法由于術中的疼痛往往給患者留下永久的恐懼,且人工流產(chǎn)綜合癥發(fā)生率較高。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是指在靜脈麻醉下進行的人工流產(chǎn),在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基礎上,加上靜脈全身麻醉,術中患者沒有疼痛感。無痛人流術是一種操作簡單、用時短、恢復快、應用安全、有效地人工流產(chǎn)術,良好的術后護理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1日~12月30日本院接收的實施無痛人流術患者522例,均為健康婦女,年齡17~45歲,其中已婚373例,占71.45 %,未婚149例,占28.54%,首次妊娠117例,占22.41 %,2次及以上妊娠405例,占77.59%。
1.2方法 人工流產(chǎn)術前做血、尿、B超、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指導患者術前禁食禁水6~8h,專職麻醉師靜脈給藥并觀察情況,麻醉前測血壓、心律、脈搏,建立靜脈通道,直接經(jīng)靜脈推注丙泊酚,同時觀察患者反應,待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睫毛發(fā)射消失、呼叫無應答、四肢松弛,即可開始按常規(guī)進行人流手術。
2結果
麻醉效果滿意,顯效率100%,術中無下腹痛,無痛苦表情,無全身不良反應,術后輕微腹痛,術后30min后均緩解或無腹痛,無1例人流綜合癥發(fā)生,術中及術后子宮收縮良好,陰道出血不多約15ml,與非無痛人流術無顯著差異。
3 體會
3.1 術前護理 無痛人流的患者,尤其是首次人流者,年紀多較輕,往往會有恐懼擔憂的心理,害怕術中疼痛、術后不孕等不良情況出現(xiàn),護理人員應在為受術者預約或登記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宣教,向受術者介紹無痛人流手術的大致操作步驟及常規(guī)知識并耐心細致的與其交談,讓受術者愉快接受無痛人流手術,避免和預防人工流產(chǎn)綜合反應的發(fā)生。做好詳細的術前評估,特別要注意呼吸道有無炎癥,以避免呼吸道梗阻等意外情況的發(fā)生,了解有無麻醉劑人流禁忌癥,有無藥物過敏史,指導患者術前禁食禁水6~8h,術前備好常規(guī)物品及急救物品,常規(guī)開通靜脈通道并保持通暢。
3.2 術中護理 幫助患者取舒適體會,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術中保持環(huán)境安靜,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術中應注意輸液針頭是否脫出血管外,防止藥液外漏。
3.3 術后護理 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謹防麻醉蘇醒不完全、麻醉藥殘余以致發(fā)生呼吸暫停,患者未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陪至患者清醒,隨時觀察呼吸情況,待其意識完全恢復、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方可離開醫(yī)院。嚴密觀察腹痛及陰道出血情況,指導患者術后2h內(nèi)禁食,7~10d后來院復查,如陰道出血較多或腹痛劇烈及時就診?;颊咝g后15d內(nèi)需適當增加營養(yǎng),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品,如雞肉、牛奶、雞蛋、瘦豬肉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進食生冷、麻辣、刺激性食物,以使子宮內(nèi)膜早日修復,注意保持清潔衛(wèi)生,術后1個月內(nèi)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坐浴,以防感染。
參考文獻:
[1] Campbell DA,Lake MF,F(xiàn)alk M,et al.A randomized contol trial of conrtinuous support in labor by a lay doula doula[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6,35(4):456-461.
[2] Schabel JE,Jasiewicz RC.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a pregnant patient with 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for labor and vaginal delivery[J]. J Clin Anesth,2001,13(7):517-520.
[3] Carvalho B.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fter neuraxial opioids in the obstetric setting[J]. Anesth Analg,2008, 107: 956-961.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