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結合教學實際,探討了文體學教學中運用COCA語料庫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效果。認為語料庫應更多更深入地運用于文體學教學中,使文體學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更加接近實際。
關鍵詞:文體學;語料庫;COCA語料庫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3-0258-02
文體學是一門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文體的科學,文體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觀察和描述若干主要文體的語言特征,也就是他們的詞匯、句法和篇章特點[1]。而語言特征的描述又和語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任何語言使用都受到語域因素的影響,不同語域的語言使用也呈現(xiàn)著不同的規(guī)律和特點,著名語言學家韓禮德(Halliday)把語域分為:語場(field)、語旨(tenor)和語式(mode)。語場是指語篇所涉及的社會活動或實際發(fā)生的事;語旨是指交際活動所涉及的人和他們之間的關系;語式是指語篇的語言載體形式也即語言交際的渠道或媒介, 包括修辭方式等。文體學研究通常是將不同的文體置于語域框架內,分別從語場,語旨和語式的角度探討其文體特征。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為文體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將文體學和語料庫語言學結合起來,運用語料庫軟件,對不同的文體特征進行定量描寫和定性分析。由于文體學教學同樣將焦點集中在語域層面,因此,語料庫的運用可以拓寬文體學教學的視野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任何語言教學都涉及教學方法,適合的教學方法將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提倡的教學方法都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文體學的學習同樣如此,那么,怎樣才能讓文體學這樣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變的生動有趣,并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呢?運用語料庫軟件引導學生學習文體學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本文將探討本人運用COCA語料庫進行文體學教學的過程和方法以及相關心得。
一、詞匯分析
在文體學教學中,本人運用了COCA語料庫,首先選擇了口語、報紙、學術、雜志中的宗教類文體,并將這些文體中頻次超過100次的前100個高頻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和人稱代詞篩選出來,讓學生先觀察前20個高頻詞在不同文體中的特點,如不能發(fā)現(xiàn)顯著特點,則觀察前100個高頻詞,并從語場、語旨和語式角度總結這些詞的特點。通過觀察不同文體的前100個高頻詞,學生有以下發(fā)現(xiàn):
口語文體中的前100個高頻名詞包括government, case, war, state, police, court, issue, senator, right, security, law, congress, republican, democrats, power, administration等單詞。高頻形容詞包括unidentified, public, federal, democratic, Iraqi, nuclear, legal等。學生質疑說難道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關注政治嗎?似乎不太符合口語的語場、語旨和語式。后經查證,發(fā)現(xiàn)COCA語料庫中的口語部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語料,它來自于美國ABC、CNN等新聞,是以口頭傳播的方式傳達的新聞,因此被歸入到口語語料中。鑒于此,出現(xiàn)大量涉及政治的詞匯就不足為怪了。學生觀察報紙文體中的前20個高頻名詞發(fā)現(xiàn)有team和game這兩個單詞,總結出美國的報紙中可能涉及較多的體育內容。而針對學術類文體的研究,我指導學生通過名詞,找出美國學術研究的通常規(guī)則,比如前100個高頻詞中的data說明美國的科研注重用數(shù)據(jù)論證,顯示研究的客觀性,system表明對系統(tǒng)的研究較多,process說明過程研究不容忽視,analysis注重分析,control和experience表明科研中的控制組和實驗組的對比研究,performance說明表現(xiàn),different results說明研究結果。對學術類文體動詞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前100個高頻動詞中,be是第三個高頻動詞,been是第十個高頻動詞,除此之外,高頻動詞中還包括could,should,might等情態(tài)動詞形式,以及大量的動詞+ed形式。通過進一步點擊動詞+ed形式的具體語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動詞+ed形式都是過去分詞,出現(xiàn)在完成時和被動語態(tài)中,而且被動語態(tài)居多。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出學術類文體的語場是科學研究,語旨是科學研究活動中所涉及的人,他們的關系是研究者和學習者之間的關系,或者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有一定的距離感。而語式要用符合科學研究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即尊重事實和尊重客觀的表達方式。因此,被動語態(tài)的大量使用和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就有據(jù)可循了。因為被動語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強調客觀性的表達方式,而使用情態(tài)動詞說明研究者的態(tài)度,因為在科學研究中,真理有一個不斷論證的過程,在這一論證過程中,語言表達也需要擯棄絕對的語氣,因此,would, could, might, seems等表達方式就很符合學術類文體的語式。通過對雜志中宗教類文體100個高頻名詞的研究,學生做出如下總結:
(1)宗教人員的職務包括:bishops, ministry, priest, pastor
(2)宗教種類包括:Catholics, Christians
(3)傳播宗教的區(qū)域包括:parish, community
(4)傳播宗教的媒介包括:Bible, gospel, service
(5)宗教思想的內容包括:faith, love, death, family, education, culture, tradition, justice, peace, government, religion
盡管學生的總結可能未必完全正確,但卻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研究中的思考過程和歸納總結能力。為了區(qū)別口語文體和書面語文體的顯著差異,本人又從COCA語料庫中專門選出了口語中Movies的前100個高頻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讓學生找出同其他文體的差異,學生同樣做出了自己的總結,結果為:
(1)名詞都是最常用的單詞和難度系數(shù)最小的詞,前20個高頻名詞包括night, EXT, room, door, man, day, time, car, hand, eyes, face, head, way, house, back, phone, people, Mr, hands, beat.
(2)動詞基本為be和have to的不同形式和一些萬能搭配詞,而且縮略形式較多,前20個高頻動詞包括is, ’s, do, are, have, ’re, was, be, ’m, looks, know, get see, ’d, can , ’ll, got did, has, go
(3)形容詞也是常用詞,如good, old, big, little, black, dead, small, long open , white, young等。而前20個高頻副詞以表示方位的居多,如up, out, down, back, around, on , in, over, there等。
二、句子分析
為了對各類文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本人要求學生點擊各類文體中高頻動詞的第50個詞,查看其語境,對整個段落做一研究,重點研究句子長度及難度。學生通過對不同文體段落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術類文體句子最長,平均句長20.56個單詞,最長的一句由47個單詞構成;雜志中宗教類文體平均句長為15.82個單詞,報紙10.53個單詞,電影6.7個單詞。顯而易見,學術類文體句子最長,比公認的各類文體的平均句長17.8個單詞還要長。同時,學術類文體的句子復雜度也是最高的,完全明白其含義不但需要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典型文體基本特征的了解,本人特意從學術類文體和口語文體中各截取了一段,讓學生加以對比,當然,對比結果顯而易見,學術類文體不但句子長,而且是復雜句,從句套從句;但口語類文體基本由簡單句構成,易于理解。
TCP made use of the idea of pipe size and the knowledge there was reasonable but not excessive buffering along the data path to send a window of packets at a time originally sending the entire window into the network and waiting for its acknowledgment before sending more data. The early Internet was plagued by insufficient buffering.
I could hear his voice in the background and she said, \"Susanne, call the police.\" Your heart must have been racing. I was frightened for her, very frightened. I knew, I felt that Richard was capable of absolutely anything, you know? But what Richard Shenkman was really capable of would shock everyone. I'm leaving this property in a body bag.
三、語篇分析
語篇分析主要從語篇結構角度,分析句子的排列、句際關系、句子間的語句銜接和語義連貫等。語篇的聯(lián)結手段包括語法聯(lián)結、詞匯銜接和邏輯銜接。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語篇的概念,本人在教學中讓學生先從語法角度分析了學術類文體和口語文體中截取的那兩段文字,對于學術類文體的長句,讓學生分析了其語法結構和特征,如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找出長句中的核心部分,并講解語句的銜接手段在文體中的作用。對于口語類文體截取的小段文字,則要求學生了解句與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如“I,she, Susanne, your heart, Richard”等人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并讓學生回答了解這些關系的線索和關鍵詞是哪些。通過這一分析,讓學生了解語句銜接和語義連貫在語篇中的作用。當然,對于語篇,僅通過兩段文字的分析還是不夠的,因此,本人又讓學生在COCA語料庫中搜索了電影和學術類文體中的連詞,讓他們搜索不同文體中的同一連詞,并點開其相關語境,分析同一連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特點。學生通過分析,認為同一連詞在學術類文體中起著銜接長句的作用,且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復雜;但在電影文體中口語性比較強,連詞銜接短句,句子間的邏輯關系簡單,語義內容易于理解。
四、教學體會
通過基于語料庫的簡單分析,學生對文體學的研究視角和方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按照教材內容逐步講授文體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但能夠積極回答問題,而且學習興趣很高。尤其是講到正式文體和非正式文體的區(qū)別,文學、法律、廣告文體的語言特征時,學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由于學生在前期自己分析了不同文體的詞匯、句法及語篇特征并自己做出了一定的規(guī)律性總結,獲取了一定的成就感,這一成就感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促進了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時,前期的分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文體學的背景圖式,這一背景圖式增強了學生對不同文體的敏感度,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其他的文體特征。學生對真實的文體進行分析后,再讓學生研讀理論部分,他們也感覺不抽象,認為文體學是最容易理解的一門理論課。得出這一結論的原因其實是語料庫為學生學習文體學搭建了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平臺,在語料庫這一平臺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總結出了文體學部分內容所涉及的規(guī)律性。在這一基礎上學習理論,理論就不再是枯燥的,與現(xiàn)實無關的內容了。因此,在今后的文體學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挖掘語料庫的多種功能,使文體分析更加多樣化、立體化,并讓學生更深層次地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分析中,進一步提高文體學的教學效果。
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探討了文體學教學中運用COCA語料庫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效果。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認為語料庫應更多更深入地運用于文體學教學中,使文體學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更加接近實際。
——————————
參考文獻:
〔1〕李琴.從文體學的角度研究馬丁·路德·金的演講[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4).
〔2〕舒亭亭.運用文體學理論優(yōu)化英語教學[J].教育學術月刊,2012(2).
〔3〕楊元媛.語料庫文體學與文學文本的量化分析[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11(2).
〔4〕鄭奕.從“語言”到“語域”:西方廣告話語的文體學研究[J].東南傳播,2012(3).
(責任編輯 張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