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陳風(fēng)》10首,其主旨可歸納為三種,即描寫祭祀的、表達戀愛的和意在諷刺的。其中描寫祭祀的是《宛丘》,表達戀愛的有《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防有鵲巢》《月出》《澤陂》,意在諷刺的是《墓門》和《株林》。
關(guān)鍵詞:陳風(fēng);主旨;祭祀;戀愛;諷刺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3-0161-03
《國風(fēng)》160篇,包括《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風(fēng)》19篇、《鄘風(fēng)》10篇、《衛(wèi)風(fēng)》10篇、《王風(fēng)》10篇、《鄭風(fēng)》21篇、《齊風(fēng)》11篇、《魏風(fēng)》7篇、《唐風(fēng)》12篇、《秦風(fēng)》10篇、《陳風(fēng)》10篇、《檜風(fēng)》4篇、《曹風(fēng)》4篇、《豳風(fēng)》7篇。在這十五《國風(fēng)》里,我僅僅就《陳風(fēng)》所描寫的內(nèi)容,探討一下其主旨。
《陳風(fēng)》,即陳國地區(qū)的詩歌,共10篇。相傳陳國是周武王封給舜的后代嬀滿的國家,陳國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開封以東到安徽亳縣一帶。10篇分別為《宛丘》《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墓門》《防有鵲巢》《月出》《株林》《澤陂》。
通過研讀和推敲,我認為《陳風(fēng)》10首的主旨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為描寫祭祀的、表達戀愛的和意在諷刺的。下面我就每種主旨進行一一分析論述。
《陳風(fēng)》10首,描寫祭祀的是《宛丘》。關(guān)于《宛丘》的主旨有多種說法,一種是說意在怨刺陳幽公的,《毛詩序》有“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另外,鄭箋、孔疏、嚴粲《詩緝》也都認為是“子者,斥幽公也”;一種是情詩戀歌說,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以后多數(shù)學(xué)者的看法。持這種說法的有的認為是詩人表達對一位巫女的愛慕之情,也有的認為是表達對尋常女子的愛慕之情的。認為是表達對一位巫女的愛慕之情的學(xué)者主要抓住了“蕩”和“無望”兩個詞,將“蕩”解釋成“搖擺”,形容巫女熱情奔放的舞姿,“無望”指的是男子愛慕巫女卻得不到因而失望悲愴。認為表達對尋常女子的愛慕之情的學(xué)者主要抓住了“宛丘”這個詞,認為“宛丘”應(yīng)是一種地形,四周高中央低,是陳國男女定期聚會之所,其中的女子也應(yīng)是泛指,即在男女之會上,女子舞蹈,男子歌唱,以此來尋找意中人。
我認為,《宛丘》應(yīng)該是描寫祭祀、展示巫風(fēng)的?!稘h書·地理志》記敘了這一地區(qū)的風(fēng)俗是“婦人尊貴,好祭禮,用史巫”。此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齊詩》引《匡衡傳》注引張晏曰:“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大姬,無子好祭祀鬼神,鼓舞而祀,故其詩曰:‘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晏生漢魏之間,《齊詩》具存,晏注用《齊詩》?!痹僮屛覀兓貧w到這首詩本身:“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薄白又疁狻敝械摹白印睉?yīng)是女巫的意思,《說文》中:“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舞與巫是分不開的,巫女跳舞是為了祭祀活動?!巴鹎稹睉?yīng)是陳國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睢陽縣,而不應(yīng)是男女聚會之所。“無望”的“望”應(yīng)解釋成“望祀”。“鷺羽”和“翿”都應(yīng)是女巫跳舞的舞蹈道具?!绑尽笔恰巴吲琛?,也是用于祭祀活動的道具。由此可見,詩歌所包含內(nèi)容都是巫女跳舞以娛神,從事祭祀活動的,因此此詩是展示巫風(fēng),描寫祭祀的。
《陳風(fēng)》10首,表達戀愛的有《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防有鵲巢》《月出》《澤陂》,具體又可以分為男女會遇而相悅和男女未見而相思兩種。
描寫男女會遇而相悅的有《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關(guān)于《東門之枌》的主旨有兩種說法:一是《毛詩序》:“東門之枌,疾亂也。幽公淫荒,風(fēng)化之所行,男女棄其舊業(yè),亟會于道路,歌舞于市井爾?!倍侵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按四信蹠栉?,而賦其事以相樂也?!贝送?,余冠英先生《詩經(jīng)選》:“這是男女慕悅的詩”,寫“男女在良晨會舞于市井,反映陳國特殊的風(fēng)俗”。我贊同后一種說法?!捌沛丁笔桥犹璧淖藨B(tài),“轂”是善、好之意,“鬷”通“總”,總會合之意,“荍”是錦葵,“椒”即花椒,贈椒表交好之意。因此這首詩寫的是男女在“穀旦”這樣的良辰吉日和“南方之原”這樣的佳地相遇,女子熱情地婆娑跳舞,男子送給她大束的花椒,二人熱情奔放地互相表達愛意。
關(guān)于《衡門》的主旨也有多種說法,《毛詩序》有“《衡門》,誘僖公也。愿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薄对娙伊x集疏》引《韓詩外傳》二:“子夏讀書已畢……雖居蓬戶之中,彈琴以引先王之風(fēng),有人亦樂之,亦可發(fā)憤忘食矣?!对姟吩唬骸忾T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蜃釉烊蛔?nèi)菰唬骸∥嶙涌梢匝浴对姟芬岩??!敝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按穗[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雖不可飽,然亦可以玩樂而忘饑也?!币﹄H恒《詩經(jīng)通論》:“此賢者隱居甘貧而無求于外之詩。一章甘貧也,二三章無求也。唯能甘貧,故無求。唯能無求,故甘貧?!焙笕N說法都將其解釋為讀書人或隱者的安貧樂道之詞。聞一多先生則認為“衡門之下”乃男女幽會之所,與《靜女》中的“俟我于城隅”如出一輒。我更贊同聞一多先生的意見,即《衡門》的主旨是表達男女相悅的?!皸t”是安居之意,“魚”在上古是“匹偶”、“情侶”的隱語,“食魚”所暗示的恰是男女的合歡。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對男女城門下密約幽會,二人相互傾慕,因此發(fā)出感慨:吃魚何必一定要黃河中的魴鯉,娶妻又何必非齊姜、宋子不可?可見兩情相悅是男女擇偶的最主要標(biāo)準(zhǔn)。
關(guān)于《東門之池》的主旨也有多種說法,《毛詩序》有“《東門之池》,刺時也。疾其君子淫荒,而思賢女以配君子也。”蘇轍《詩集傳》謂“陳君荒淫無度,而國人化之,皆不可告語。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內(nèi)”。朱熹《詩集傳》有“此亦男女會遇之詞”,我更贊同理學(xué)家朱熹的說法?!拔罡琛薄ⅰ拔钫Z”、“晤言”可分別解釋為對唱、對講、對說。全詩描寫的是在護城河里一群青年男女浸麻、洗麻、漂麻的情景,然后男子豪興大發(fā),對著自己鐘愛的女子談笑唱歌,一片歡騰暢快的景象。
描寫男女未見而相思的有《東門之楊》《防有鵲巢》《月出》《澤陂》。關(guān)于《東門之楊》的主旨也有多種說法,《毛詩序》有“《東門之楊》,刺時也?;枰鍪r,男女多違,親迎女猶有不至者也”?!犊资琛罚骸啊缎颉费浴H迎而女猶有不至者’,則是終竟不至,非夜深乃至也?!庇种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按艘嗄信跁胸摷s不至者,故因其所見以起興也?!蔽屹澩祆涞目捶?,即《東門之楊》的主旨是表達男女未見而相思的?!盃櫊櫋?、“肺肺”都是風(fēng)吹樹葉所發(fā)出之聲,“晢晢”是明亮之意。這首詩描寫的是主人公在白楊葉兒牂牂作響的黃昏,等待心上人,然而一直等到煌煌的明星東上都沒有等到,從等到的期許興奮之情驟然變成了焦灼和悵惘的相思之情了。
關(guān)于《防有鵲巢》有兩種說法,一是《毛詩序》:“《防有鵲巢》,憂讒賊也。宣公多信讒,君子憂懼焉?!倍侵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按四信兴?,而憂或間之之辭。故曰防則有鵲巢矣,邛則有旨笤矣,今此何人而侜張予之所美,使我憂之而至于忉忉乎?”我更傾向于朱熹的說法?!皝笔瞧垓_之意,“忉忉”是苦惱之情緒的流露,“予美”應(yīng)解釋為我的愛人,“悌悌”是憂懼之情緒的流露。所以此詩寫的是主人公的所愛之人并不清楚自己被主人公愛上了,而第三者卻悄然而至,于是主人公只能暗中“忉忉、惕惕”的擔(dān)憂和感嘆。
關(guān)于《月出》的主旨有兩種說法,一是《毛詩序》:“《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說(悅)美色焉?!倍侵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按艘嗄信鄲偠嗄钪o。言月出則皎然矣,安得見之而舒窈糾之情乎?是以為之勞心而悄然也?!蔽腋澩祆涞恼f法。“皎”、“僚”、“懰”都是形容月色美好的,“悄”、“慅”、“慘”都是形容女子憂愁的。這首詩描寫的是在冉冉升起的皎月之下,男子想起了女子如月的姣好容顏,想象著她在月下踟躕的婀娜倩影。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也有“從男意虛想,活現(xiàn)出一月下美人”。男子如夢如幻的迷茫和相思,使這首詩顯得極為婉約、纏綿。
關(guān)于《澤陂》的主旨有多種說法,《毛詩序》:“《澤陂》刺時也,言靈公君臣淫于其國,男女相說(悅),憂思感傷也?!薄对娙伊x集疏》:《魯詩》作“傷”為“陽”。釋“陽”為“予”,指女方,是以女思男,與《毛詩序》不同。朱熹《詩集傳》也有“此時大旨與《月出》相類”。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認為此詩是傷逝之作。劉沅《詩經(jīng)恒解》認為此詩是憂忠臣孤立之作。我同意朱熹的說法,即認為此詩是男女相悅而相會之辭?!板幻隆笔撬讶运?,“涕泗”是眼淚鼻涕,“悁悁”是形容憂愁的。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水澤邊女子因看見池塘邊的香蒲、蘭草、蓮花,便想到自己戀慕的健美男子,不禁情迷神傷,晚上也失了眠,無限的愁悶只能化在“涕泗滂沱、中心悁悁”的相思之中了。
《陳風(fēng)》10首,意在諷刺的是《墓門》和《株林》。關(guān)于《墓門》的主旨也有兩種說法,一是《毛詩序》:“《墓門》,刺陳佗也。陳佗無良師傅,以至于不義,惡加于萬民焉?!薄豆{》:“不義者,謂弒君而自立?!倍恰对娙伊x集疏》引魯說,《列女傳·陳辯女傳》:“辯女者,陳國采桑之女也。晉大夫解居甫使于宋,道過陳,遇采桑之女,止而戲之曰:‘女為我歌,我將舍女’采桑女為之歌曰:‘墓門有,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知而不已,誰昔然矣?!蠓蛴衷唬骸疄槲腋杵涠?。’女曰:‘墓門有楳(當(dāng)做棘),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訊之。訊予不顧,顛倒思予?!蠓蛟唬骸錁M則有,其鸮安在?’女曰:‘陳,小國也,攝乎大國之間,因之以饑饉,加之以師旅,其人且亡,而況鸮乎!’大夫乃服而釋之。”我認為《毛詩序》“刺陳佗”沒錯,可是卻不是其師傅的過錯。《左傳·桓公五年》載:“陳侯鮑卒。再赴也。于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碧K轍在其《詩集傳》中也有“桓公之世,陳人知佗之不臣矣,而桓公不去,以及于亂。是以國人追咎桓公,以為智不及其后,故以《墓門》刺焉。夫,指陳佗也。佗之不良,國人莫不知之;知之而不去,昔者誰為此乎?”胡承珙《毛詩后箋》也指出:“若在桓公卒后,則佗已身為大逆,而尚鰓鰓然追咎于其傅之不良,縱罪魁而誅黨惡,無此斷獄之法。”文本也是明確說到“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由此可見,是陳佗不臣,人盡皆知,而與別人無關(guān),此詩是在諷刺陳佗的多行不義和品行邪惡。
《株林》的主旨是諷刺陳靈公及其臣子孔寧、儀行父淫于夏姬的?!睹娦颉罚骸啊吨炅帧?,刺靈公也。淫乎夏姬,驅(qū)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薄豆{》:“夏姬,陳大夫妻,夏征舒之母,鄭女也。征舒字子男。”朱熹《詩集傳》也有“《春秋傳》:‘夏姬,鄭穆公之女也,嫁于大夫夏御叔。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通焉。洩冶諫,不聽而殺之,后卒為其子征舒所弒,而征舒復(fù)為楚莊王所誅。’”“胡為乎株林?從夏南?!毕哪霞聪恼魇?,是夏姬之子。詩里表面上說“我”即陳靈公是去看夏南的,實際是去看夏南之母夏姬的?!俺场笔浅栽顼堉?,古人常以饑、飽喻男女情欲之事。此外,上層統(tǒng)治者腐敗淫亂的生活在“駕我乘馬,說于株野。乘我乘駒,朝食于株!”這兩句中也盡現(xiàn),同時作者的諷刺筆墨,義憤填膺的揭露也躍然紙上,其鋒芒簡直能透入彼衣冠禽獸的靈魂。
綜上所述,《陳風(fēng)》10首,其主旨可歸納為三種,即描寫祭祀的、表達戀愛的和意在諷刺的。表達戀愛的又可分為男女會遇而相悅和男女未見而相思兩種。其中描寫祭祀的是《宛丘》,表達男女會遇而相悅的有《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表現(xiàn)男女未見而相思的有《東門之楊》《防有鵲巢》《月出》《澤陂》,意在諷刺的是《墓門》和《株林》。
——————————
參考文獻:
〔1〕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朱熹.詩集傳[M].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鳳凰出版社,2007.
〔4〕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M].中華書局,2002.
〔5〕聞一多.詩選與校箋·風(fēng)詩類鈔[A].聞一多全集[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2.
(責(zé)任編輯 張海鵬)
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