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堅定走上革命路;湘南起義,與敵周旋試鋒芒;浴血奮戰(zhàn),黃洋界上顯神威;勇猛善戰(zhàn),迂回活捉張輝瓚;歷經(jīng)艱險,九死一生找部隊……聽開國上將朱良才之女朱筱秋講述曾經(jīng)的崢嶸歲月。
他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曾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具有共產(chǎn)主義高尚品質(zhì)和革命情操,對黨的事業(yè)忠心耿耿,擁有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他戎馬倥傯,革命數(shù)十載,歷盡艱辛,百折不撓,鞠躬盡瘁,無限忠誠于黨和人民;他顧大局,識大體,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毛澤東主席曾贊揚他:不愧為軍中良才。他,就是開國上將朱良才。
深秋的北京,陽光明媚的午后,在開國上將朱良才的故居,他的女兒朱筱秋,帶著對父親的崇敬和追憶,給我們講述了朱良才上將感人的革命故事。
義無反顧 " 堅定走上革命路
朱良才,原名朱姓明(字少時,號振聲),出生于湖南省郴州汝城縣一戶書香門第,先祖為明朝太子太保朱英,但到朱良才這一代,家道沒落,僅剩下幾畝薄田。其父早逝,剩下母親帶著朱良才兄弟幾個生活。打小朱良才就幫母親紡線,打豬草,下地干農(nóng)活,深深體會到了人民群眾的疾苦。
朱良才從小酷愛讀書,長大后,就讀于衡陽誠德中學。在這所新式學堂,朱良才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樹立了愛民、救國、解放勞苦大眾的革命思想,并成為他為之奮斗終身的理想。
1925年,湖南省開始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消息傳到汝城,朱良才義無反顧地投身農(nóng)民運動,積極參加農(nóng)民協(xié)會的活動,并當選縣農(nóng)委會安全委員會的委員。
1927年“四·一二”事變發(fā)生,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血雨腥風一時籠罩中華大地,中國大革命面臨生死存亡的大轉(zhuǎn)折。當時國民黨軍范石生部的一個團開進汝城,朱良才得知此事,立即設法向縣委報告,不幸被敵人逮捕。他被關押,吊在牢房中整整一天。
當晚,敵人審問時,問朱良才叫什么名字。恰好,當?shù)厝酥炝忌魇怯涗泦T。朱良才靈機一動:“我叫朱良才?!睌橙藷o從得知朱良才的真實身份,也沒有朱良才參加農(nóng)民運動的確鑿證據(jù)。結(jié)果,朱良才在被關押36天之后獲釋。
經(jīng)受了嚴酷考驗后,朱良才的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出獄后,在白色恐怖盛行,革命處于低潮時,朱良才向汝城縣縣委書記何日升申請,要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在何日升及縣組織部長胡偉章的介紹下,正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莊嚴的入黨宣誓儀式結(jié)束后,朱良才鄭重地說:“上次被捕,我曾改名叫朱良才,并因之躲過敵人的屠刀。現(xiàn)在,我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即使為黨、為人民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p>
從此以后,朱良才立志為革命奮斗終生,并正式更名朱良才。
湘南起義 " 與敵周旋試鋒芒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領導的年關暴動在宜章暴發(fā),從此拉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
由于湖南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思想基礎,當革命的火種在此點燃后,轟轟烈烈,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燎原,涉及十余縣,覆蓋人口百余萬。各縣紛紛起義,推翻地主封建統(tǒng)治,其中,有7個縣建立蘇維埃革命政權。
宜章暴動勝利后,汝城縣委書記何日升派朱良才和堂弟朱赤去聯(lián)絡朱德、陳毅,共同商議組織汝城起義。
汝城有發(fā)動農(nóng)民運動的基礎,湘南起義的領導者朱德、陳毅有意讓汝城參加到湘南革命當中來。經(jīng)過十余天的長途跋涉,朱良才和朱赤終于到了耒陽,在敖山廟找到了朱德、陳毅。朱良才、朱赤的到來,讓正在設法和汝城聯(lián)系的朱德、陳毅大喜過望。
朱良才把縣委書記寫的秘信交給了朱德,向朱德、陳毅匯報了汝城縣參加起義的想法和思路,朱德、陳毅很高興,安排他們先住下來,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開展汝城起義,并安排朱良才和朱赤作為汝城的代表參加湘南特委在湖南省永興組織召開的湘南第一次黨代會。朱良才代表汝城在會上發(fā)言。
會后,朱良才和朱赤被派到資興縣去組織農(nóng)民起義。資興農(nóng)民起義非常成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成立了黨委,召開了資興縣的第一次黨代會,組建了農(nóng)民軍。朱良才當選為縣委委員,出任組織部部長,帶領農(nóng)民軍在資興、酃縣一帶和地主武裝周旋。
浴血奮戰(zhàn) "黃洋界上顯神威
當年4月,朱良才與資興農(nóng)民軍隨朱德、陳毅南昌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秋收起義的部隊在井岡山會師。
朱毛會師后,成立了紅四軍。此時,朱良才調(diào)至紅四軍軍部,任朱德的秘書,掌管朱德大印。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朱良才和朱德、毛澤東朝夕相處,親眼目睹了領袖的工作方法、感受了領袖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這段工作經(jīng)歷,對朱良才工作作風、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后來,朱良才主動要求下連隊,去戰(zhàn)斗一線,隨后被派往紅三十一團一營一連,任黨代表。在此,朱良才經(jīng)歷了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井岡山上有五大哨所,黃洋界是其中之一。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jīng)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因此山上守備力量較弱。敵人組織了兩個團的兵力,圍攻黃洋界,想趁此機會消滅紅軍,消滅根據(jù)地。
黃洋界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如今的湘西,竹子滿山,一片蔥綠,而在當年,山上沒有樹。敵我兵力懸殊,紅軍只能憑險而守。
8月29日,朱良才和連長王良受領了守衛(wèi)井岡山的主要防御方向——黃洋界的任務。當時,一連包括炊事員在內(nèi),總共只有72人,每人最多只有三五發(fā)子彈,身上穿的是單衣單褲。朱良才和連長王良沉著應戰(zhàn),排兵布陣。子彈有限,就搬石頭、挖陷阱、插竹簽,在正面堆石頭、木頭;沒槍沒炮,就把松樹掏空,做成松樹炮。內(nèi)裝自制火藥,用火點燃,“轟隆隆”,向著敵人轟擊。等到敵人爬上半山腰,再將滾石、擂木滾下,敵人傷殘很多。沒死的敵人,繼續(xù)往上爬時,埋好的竹簽,又開始發(fā)揮威力,殺傷敵人。
山路崎嶇,限制了敵人的攻擊能力,戰(zhàn)斗處于膠著狀態(tài),從早上打到晚上,紅軍先后打退敵人的4次進攻,敵軍橫尸遍野。紅軍士氣更加高漲,敵人則軍心動搖,只能望黃洋界而興嘆。
下午,朱良才和王良命令將二十八團留在修理廠剛修理好的一門迫擊炮搬上戰(zhàn)場,但滿打滿算,只有3發(fā)炮彈。第一發(fā),沒響;第二發(fā),依然是啞炮;第三發(fā),炮彈轟鳴,借助山勢,呼嘯而出,正好命中敵人設在山下的指揮部。
霎時,戰(zhàn)火彌漫了山谷,迫擊炮聲、松樹炮聲交織在一起,巨大的爆炸聲在山谷回響,敵人被嚇破了膽,以為紅軍主力返回,趁著天黑落荒而逃。
夜幕下的山谷,漸漸歸于寧靜。
毛澤東回到黃洋界,聞知戰(zhàn)況,高興地說:“你們保住了井岡山,就是保住了咱們的家,保住了紅軍的根據(jù)地啊?!?/p>
興奮之余,毛澤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焙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勇猛善戰(zhàn) "率部活捉張輝瓚
1929年,朱良才率部隨毛、朱進軍贛南、閩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次年,朱良才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第九師政委。1930年底,蔣介石對中央根據(jù)地發(fā)動了第一次圍剿。12月29日,國民黨前敵總指揮張輝瓚率十八師師部和兩個旅深入到龍岡地區(qū)。張輝瓚率領的湘軍,以勇猛能戰(zhàn)著稱,要想消滅他,也非易事。紅軍當時做了充分的準備。決定在江西的龍崗山區(qū)集中紅三軍七師、八師、九師3個師的優(yōu)勢兵力,殲滅張。
根據(jù)部署,七師在左,八師居中,九師在右翼。戰(zhàn)斗十分激烈,雙方打過來打過去,成了拉鋸戰(zhàn)。紅軍準備調(diào)集其他兵力增援。增援部隊趕到,殺聲一片,前方打得更激烈。朱良才和師長徐彥剛指揮整師的兵力迂回敵后,及時發(fā)起了猛攻,一鼓作氣,如排山倒海一般,直奔敵人指揮部,活捉了張輝瓚和指揮部全體人員。
除此之外,繳獲戰(zhàn)利品9000多件,其中包括兩千多桿槍支,一部電臺,俘虜了電臺班人員。更為難得的是,繳獲了敵電臺密電碼本,為紅軍破譯敵人電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部電臺,成為紅軍的第一部電臺。戰(zhàn)后,朱老總很高興,前來慰問,當時朱良才并不知道那是電臺,還用腳碰了碰:“這個東西不錯?!敝炖峡傏s忙說:“碰不得,那是大寶貝,那是電臺?!?/p>
朱總司令大喜,為嘉獎朱良才,把繳獲張輝瓚的一匹白馬,獎勵給他。
在朱良才擔任紅九師政委的兩年中,九師常常出敵不意地在敵背后開刀,幾乎每戰(zhàn)必勝,九師也被譽為善打迂回的常勝師。由于在征戰(zhàn)中屢建奇功,朱良才獲得了1933年中央蘇區(qū)頒發(fā)的二等紅星獎章。
歷經(jīng)艱險 " 九死一生找部隊
長征結(jié)束之后,一方面軍和四方面軍在甘孜草地會師。當時四方面軍的領導人是張國燾。中央為了加強對四方面軍的領導,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從一方面軍選派了二三十人,至四方面軍任軍師級干部。朱良才調(diào)任四方面軍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
張國燾對一方面軍派來的干部,極為排斥。朱良才小心翼翼地開展工作,還是難逃厄運。有一次開干部會,朱良才告訴大家,中央紅軍到達陜北了,大家要有干勁,堅持走到陜北。張國燾認為朱良才這樣說是吹捧一方面軍、貶低四方面軍,就把朱良才抓起來,準備批斗后就地解決(處死)。
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徐向前得知后,專門趕來參加會議。批斗會開了一整天,徐向前始終一言不發(fā)。最后,他果斷拍板說:“這個問題復雜,今天不解決,以后再說”。就這樣保護了朱良才。在那個年代,徐帥以這種方式,保護了一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一方面軍的同志,使黨的干部免受厄運。
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朱良才到了西路軍。后來西路軍失敗后,朱良才經(jīng)過36天的乞討,走回到甘肅鎮(zhèn)原八路軍援西部隊的指揮部。
期間,險象環(huán)生,開始是幾個人一起找部隊。后來,受到敵人的圍追堵截,朱良才就地隱藏,天亮一看,身邊的戰(zhàn)友,沒了去向。朱良才就只好只身一人向著東方、向著延安的方向走。開始時,還有一點錢,可以跟沿途的老鄉(xiāng)換點兒吃的,后來,就一無所有了。
西路軍在甘肅境內(nèi)被打散,當?shù)囟嗷孛瘢R步芳土匪就在此橫行。馬匪擅騎馬,持大馬刀,極殘忍,見紅軍就殺。馬步芳要求百姓發(fā)現(xiàn)紅軍,必須報告,不報告,就地正法。朱良才是南方人,為免于引人注目,只好晚上摸黑走。一天,朱良才碰到一個礦工,跟人商量,用身上的破襖跟他換了一身沾滿煤灰的破棉襖。這樣,才能一天多走一點兒路。
白天躲,晚上行,前進的途中,只要遠遠看到馬匪,就得就地找一坑躲藏。一天白天,朱良才正在趕路,遠遠聽見馬蹄聲疾。此時,身處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只見一個孩子趕著一群羊,朱良才急中生智,向小孩借了羊皮襖反穿著,躲進了羊群。放羊的孩子,還把羊往一起攏了攏。馬匪騎兵卷著塵土如風而至,見到孩子放羊,連停都沒停,又飛馳而去。這樣,朱良才躲過一劫。
一次,朱良才拉著一根木棍,手持一只破了邊沿的碗,繼續(xù)前行。遠遠聽見敵人喊叫:“在那里,在那邊,別讓他跑了!”朱良才趕緊撿了塊土塊就地伏倒。朱良才想,這回只有拼了。趴在地下,朱良才偷偷抬頭一看,只見不遠處一只兔子,嚇得愣在那兒,呼呼地喘著粗氣。朱良才舉起手中的破碗,砸了過去。兔子跑了,敵人也飛馳而過。
朱良才又躲過了一難。
歷經(jīng)千難萬險,朱良才終于走到了黃河大橋邊,正發(fā)愁如何過黃河大橋,見一隊國民黨兵散漫地走來,朱良才靈機一動,就勢跟在隊伍的后頭,安全地過了黃河。
朱良才在大街上看到國民黨抓的俘虜中有很多紅軍戰(zhàn)士。想到能解決吃飯問題,還可從中了解紅軍的情形,朱良才暫時混入。隨后,朱良才佯裝暈倒。國民黨兵見朱良才體力難支,視而不見,朱良才得以逃出。
第36天,朱良才終于找到了甘肅鎮(zhèn)原縣援西軍指揮部,朱良才對門口的哨兵說:“我是西路軍的紅軍,請找下你們領導?!笨粗糁桓蚬饭?,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全然是一個叫花子老頭的朱良才,哨兵根本就不相信他是紅軍。此時,樓上一位干部模樣的人推開窗問:“誰在下面吵?”朱良才抬頭一看,脫口叫了出來:“陳仿仁,是我!”樓上的人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顧不得細想,幾步?jīng)_下樓,只看了一眼,就高興地叫到:“朱政委,朱良才政委!”此時,朱良才剛要說話,一口鮮血噴涌而出,人也暈了過去。
多方設法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938年,朱良才被中央派到晉察冀邊區(qū),先是任三分區(qū)政委,后來,任晉察冀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秋主任舒同調(diào)走后,他任代主任,1944年任主任。這期間,他為創(chuàng)建晉察冀模范抗日根據(jù)地,協(xié)助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不僅建議并領導了整個晉察冀軍區(qū)的“政治建軍”“創(chuàng)建模范黨支部”“爭當鐵軍”“創(chuàng)建抗日模范根據(jù)地”等活動,還負責軍民關系、軍政關系等工作。
在他主持工作時,晉察冀邊區(qū)涌現(xiàn)出著名的3支文化輕騎兵——抗敵劇社、《晉察冀畫報》及《抗敵三日刊》(后改為《子弟兵報》),為當時晉察冀邊區(qū)的文化宣傳起了很大的作用。后來,《子弟兵報》改編為《晉察冀日報》,這就是后來的《人民日報》的前身。《晉察冀畫報》發(fā)展為后來的《解放軍畫報》。
在抓這些工作中,朱良才付出了很多心血。對很多工作,他親自抓,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在艱苦戰(zhàn)爭中保證文化輕騎馬兵的正常運轉(zhuǎn)。
此時,在晉察冀出了位名人——大師級的攝影家沙飛。他拍攝了大量反映晉察冀邊區(qū)軍區(qū)戰(zhàn)斗、生產(chǎn)活動的照片。在戰(zhàn)火紛飛中,沙飛視膠卷如生命,為了保護膠卷,他永遠是膠卷不離手,如同戰(zhàn)士鋼槍不離手,保護了大量的珍貴史料。現(xiàn)存晉察冀的史料照片相對完整,整體質(zhì)量較高,應該歸功于沙飛。朱良才非常支持沙飛的工作,對沙飛愛護、保護、教育有加。
正因為如此,晉察冀的文化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
1942年,是華北的連年災荒之年,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之日本鬼子實行“三光”政策,進行長期的毀滅性的“掃蕩”,老百姓和部隊戰(zhàn)士沒有糧食吃,只有擼樹葉,挖野菜,扒樹皮,聊以充饑。在春荒之際,為了保護老百姓,朱良才親自起草和簽署了世界軍隊史上唯一的一個“不與民爭樹葉子”的政治訓令。命令部隊將村莊周邊的樹葉子全部讓給老百姓,部隊到遠離村莊的無人區(qū)采摘樹葉。訓令下達后,反響很大,當?shù)匕傩諑е约翰傻臉淙~,找到司令部,要求部隊收回成命。此道訓令極大地團結(jié)了當?shù)匕傩?,激發(fā)了群眾對部隊的熱愛之情。
朱良才還想方設法,籌措資金,給軍烈屬發(fā)放很少的補貼。雖然很少,但也感動了軍烈屬,鼓舞了士氣。
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部隊的整體素質(zhì),使之產(chǎn)生強大的戰(zhàn)斗力,成為一支有紀律、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1942年,朱良才提出開展創(chuàng)建模范黨支部的運動。此項運動加強了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戰(zhàn)士的思想覺悟,部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戰(zhàn)士們更加團結(jié),更加勇敢,多打勝仗。
為鼓勵全體指戰(zhàn)員奮勇殺敵,朱良才還提出開展立功運動,人人立功,爭當鐵軍。此舉激發(fā)了晉察冀邊區(qū)軍民團結(jié)一致,奮勇殺敵。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戰(zhàn)斗英雄、支前模范,如:戰(zhàn)斗英雄鄧世軍、爆炸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等。
晉察冀邊區(qū)英雄輩出,為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跡,邊區(qū)先后召開了第一屆、第二屆群英會,表彰英模。子弟兵母親戎冠秀,把孩子送上前線,還努力做好支前工作,掩護八路軍傷員,在晉察冀革命根據(jù)地,提起她,無人不知。
在群英大會上,朱良才代表聶榮臻司令員兼政委、肖克代司令員、程子華、劉瀾濤副政治委員親自將寫有“子弟兵的母親”,并貼著戎冠秀的半身像的大紅光榮旗贈給戎冠秀。朱良才還代表軍區(qū)和邊區(qū)政府向戎冠秀贈送了一只大騾子,朱良才親自把韁繩遞到她手中,讓戎冠秀騎上騾子,與她握手祝賀,戎冠秀露出自豪的笑容。最后,政治部全體同志列隊兩側(cè),敬禮,歡送戎冠秀。
朱良才團結(jié)人民,不與民爭食,視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采取多項措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這正是共產(chǎn)黨的部隊獲得民心、贏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朱良才為創(chuàng)建晉察冀革命根據(jù)地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朱良才去世后,聶榮臻在給她夫人的信中稱朱良才是自己的好戰(zhàn)友、好幫手。
gt;gt;gt; "對話朱筱秋
踏著父輩足跡前行
《祖國》:作為女兒,您認為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朱筱秋:父親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他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頑強的革命毅志。從早年參加革命,到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再到后來的和平時期,從青年到老年,都堅守著他的堅定信念,他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和頑強的毅志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肯定。
父親是一位襟懷坦蕩、淡泊名利的人。他的上級、部下,都認為他對黨、對革命忠貞不渝。對下級非常愛護,如同一位兄長,愛護、理解、幫助、教育部下,使之不斷成長。當國家需要時,他主動讓位,是第一個主動申請離開領導崗位的開國將帥。
父親也是一位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戰(zhàn)爭年代,沖鋒在前,身先士卒;和平年代,成了高級將領,他依然保持了艱苦奮斗的良好作風。
《祖國》:在您的印象中,朱老最經(jīng)典的語錄是什么?請和我們一起分享。
朱筱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备赣H一生關注人民的疾苦。對上,他說:“儉可以養(yǎng)廉,廉可以養(yǎng)德?!睂ο拢f:“不能脫離群眾,凡事要多為人民群眾著想。沒有群眾的支持,共產(chǎn)黨人將一事無成?!?/p>
《祖國》:朱老的精神,對你們兄妹的成長,有什么樣的影響?
朱筱秋:父母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也沿著他們指引的道路前行,久而久之,我們也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很強的原則性。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退休后,在遇到原則性的問題時,我都會以大局為重,堅持原則。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會想想父母,他們對此將會怎樣處理。我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如果自己有錯,就承認,要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祖國》:對照朱老的高風亮節(jié),您對當今年輕的一代,有什么寄語?
朱筱秋:一是要有理想,要有信念,要找到人生奮斗的方向;二要努力學習,在有限的時間里多讀好書;三要敢于實踐,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腳踏實地,面對現(xiàn)實,把自己錘煉成對國家、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