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所有的學科和專業(yè),對于醫(yī)藥類院校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有必要學習信息技術進展。討論了信息技術進展課程的內容設置、PBL教學法和基于MOOC的混合學習方法,證明了掌握信息技術在國內外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走向能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熱情,使其不斷完善成為學校非信管專業(yè)學生的選修課。
關鍵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信息技術進展;PBL;MOOC;選修課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最時髦的話題當推“大云平移”,即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和移動網絡,同期物聯(lián)網、社交網絡等新興服務也風生水起。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幾乎所有的學科和專業(yè),學生要了解信息技術的知識,了解最新動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專業(yè)的學習。
一、信息技術進展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對于醫(yī)藥類院校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來說,在信息技術課程群中應開設一門“信息技術進展”的專業(yè)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進展”課程后,能夠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最流行的信息技術有哪些,特別在醫(yī)藥領域有哪些信息技術出現(xiàn)。
二、信息技術進展課程的內容設置
本校信息技術進展課程通過介紹復雜網絡、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數據挖掘、物聯(lián)網、信息安全、圖像處理、糾錯碼的編碼和解碼以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共9個主題的核心技術及其在藥學領域的應用,拓寬學生知識面。信息技術進展課程介紹非線性理論在生物信號處理中的應用;介紹云計算的概念、相關產品及其在藥代動力學領域的應用;介紹移動互聯(lián)的定義、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介紹數據挖掘的發(fā)展歷史及現(xiàn)狀、相關概念;介紹物聯(lián)網技術的相關概念及物聯(lián)網的應用;介紹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識及各類安全防范措施;介紹數字圖像的處理方法;介紹編碼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相關技術在藥物研發(fā)中的現(xiàn)狀。
三、教學方法
1.PBL教學法
本文以數據挖掘為例,在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采用PBL教學法,采用“設置問題—小組討論—問題總結”三段式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過程中,將引導學生按如下步驟學習:
設置問題和資料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授課教師在授課前一段時間內,設置好若干個問題點,比如數據挖掘主要任務、常用算法、過程、常用的軟件和藥研信息數據的挖掘,學生在收到這些問題后,對其進行分組參與學習,借助于網絡資源和圖書館資源,查閱相關資料。
小組討論和交流階段。在這一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參與。比如,藥研信息數據的挖掘,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通過問題形成、數據收集、清理轉換、模型構建和報告這幾個階段,可以得出結論,應用數據挖掘的方法對藥研數據進行分析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際意義。
問題總結和教師評價階段。討論結束后,授課教師對本次課堂學習進行總結和歸納。
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
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由很多具有分享和協(xié)作精神的、愿意增強知識傳播的個人或組織所發(fā)布的、散布于互聯(lián)網上的、開放的、大規(guī)模的課程。近年來興起的MOOC是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開展十年的質性蛻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操作實驗,直接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因此,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響應,而且對MOOC模式進行橫向擴展,提出MOOS網絡教學新模式。
本研究將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于信息技術與進展課程,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具體的實踐。以物聯(lián)網教學為例,在教學之前,教師在COURSERA注冊賬號,通過查閱相關課程,閱讀簡介并觀看教學視頻,選定課程開展學習,之后學生加入教師創(chuàng)建的班級討論組,討論物聯(lián)網的應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農業(y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醫(yī)療等等。教師根據分析對內容劃分單元,通過討論組對當前的教學添加任務,學生按要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四、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我校信管專業(yè)的信息技術進展課程目前各部分內容沒有按照信息技術的分類對其進行排列和整理,內容與內容之間沒有進行更好地銜接。因此,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完善。
教師爭取將信息技術進展課程發(fā)展成為信管專業(yè)的品牌課程,成為信管專業(yè)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甚至使其能夠成為學校非信管專業(yè)學生的選修課,讓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也有機會對信息技術的最新進展有所了解和把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陸鋒,張恒才.大數據與廣義GIS[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06):645-654.
[2]李德仁,姚遠,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06):631-640.
[3]慕景強.PBL教學法在我國可行性的研究[J].醫(yī)學教育,2003(06).
[4]楊耀防.典型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過程剖析[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教育分冊,1994(04):150.
[5]徐曉飛.抓住MOOC之機遇促進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4(01).
[6]周麗濤,劉越,彭立宏,等.探索MOOC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S1):118-121.
[7]謝靜,古銳,趙鴻萍.基于MOOS理念的藥學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J].藥學教育,2014,30(5).
[8]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臺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05):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