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信是一種最古老的信息傳遞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原始的寫作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拾這種古老而又有效的作文方法,讓寫信充滿學生的生活,讓文本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是打造有效作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寫作訓練;心理健康
在當前的初中教育階段,師生的溝通大部分都在課堂上產(chǎn)生,并且受中學生青春期生理上的影響,學生與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也變得隱晦起來,仿佛與每個人之間都隔了一層淡淡的薄霧,雖距離很近,但卻看不真切。中學生與外界的聯(lián)系極其重要,僅就初中語文教學來看,缺乏必要的師生溝通渠道,學生的學習會嚴重受阻,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利用語文得天獨厚的課程優(yōu)勢,讓學生利用寫信這種古老的方式來說出自己的隱晦;同時聯(lián)合語文的作文教學,讓寫信成為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對此,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組織學生利用寫信來與外界溝通、提升作文能力進行了探索。
一、寫信對中學生的影響剖析
對于中學生來說,寫信就像生活和學習的調(diào)節(jié)劑,對他們起到了雙重的影響。
首先,從生活方面來看,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萌發(fā)階段,面對新的課程、新的事物,會對中學生原有的價值觀和內(nèi)部知識結(jié)構(gòu)形成很大的影響,并由此而產(chǎn)生了大量的認知沖突。這直接導致了他們與外界聯(lián)系時充滿了疑惑,對外界的干擾持有懷疑乃至不確定的態(tài)度。在與家長溝通時,隨著中學生的獨立性越來越強,渴望獨立的意識日益強烈,而很多家長往往很難適應學生的這種轉(zhuǎn)變,這勢必會導致學生與家長之間產(chǎn)生很多矛盾。在與同學溝通方面,朦朧的情感在他們的心頭醞釀,對異性已經(jīng)開始有了強烈的接觸欲望,由此,這也造成了很多中學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受阻。而在與教師溝通方面,課堂是師生聯(lián)系的主要場所,缺乏交流渠道,會使師生關(guān)系生澀、冰冷。針對這種狀況,寫信雖然古老而原始,卻是唯一能夠加強學生與外界聯(lián)系的手段,并且也容易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拉近學生與外界的距離。
其次,從學習方面來看,語文學習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即是作文。然而,純粹的寫作訓練僅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它教會學生作文的格式、內(nèi)容和寫作技巧,卻無法讓作文傾注學生的情感,情感則恰恰又是寫作的靈魂。而采用“寫信”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會逐漸讓學生的作文形成自己的風格,會讓學生在作文中傾注情感,從而讓作文變得有靈魂、有內(nèi)涵。因此,寫信不僅會對學生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更會影響學生的作文能力。
二、基于師生溝通和作文訓練的“寫信”組織方法
溝通與作文訓練其實是同時產(chǎn)生的,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溝通”為主題,也可以“作文訓練”為主題,讓學生寫信給家長、給同學、給教師,建立全新的溝通渠道,讓寫信充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1.轉(zhuǎn)換傳統(tǒng)的作文形式
傳統(tǒng)的作文形式無非是教師出題,學生寫作。在這種作文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文字生硬,是為完成任務而作文,而非為個人興趣、表達情感而作文。結(jié)合語文教材中的不同課題,教師可轉(zhuǎn)換這種傳統(tǒng)的作文形式,采用寫信的方式,讓學生來表達個人觀點。
如《多一些寬容》一課,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是否真正地學會了寬容?是否對寬容有了理性的認識?是否從此就懂得了如何對他人寬容?對于教師來說,這些都是要打上問號的。那么,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窺視學生內(nèi)心世界里對“寬容”的見解,教師在課堂最后可為學生布置“寫信”任務。要求:不限格式,不限字數(shù),寫信的對象是老師,主題與寬容有關(guān),不限題目;如此,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感到好奇,也易于讓學生通過寫信而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在信中傾注自己的情感。長期采用這種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同時顯然也能開辟出一條師生用心靈溝通的渠道,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樂于通過寫信的方式向老師傾訴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2.讓寫信成為一種習慣
寫信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是一種私人化的行為。然而,只要寫信人的心理坦蕩,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不涉及違法,那么即便是將個人情感傾注其中,即便信件是私人化的事物,其實也可以將其公之于眾??v觀我國的近現(xiàn)代文學史,周汝昌與林語堂、魯迅與藤野先生,他們的信都曾公開發(fā)表在報刊上,而這對初中語文教師用“寫信”來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種啟示。
要讓學生的寫信成為一種習慣。對于住校的學生,教師可鼓勵他們每周給家長寫一封信,將自己的學習情況作一個簡單的匯報;即便是每天往返家校的學生,也可以鼓勵他們給父母寫信,以此作為一種用心靈溝通的方式。
對于同學間的溝通,也可以通過寫信來實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定期組織“信件公開”評獎活動,讓學生或給某一個同學,或給全體學生寫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可以是表達自己的學習感想,也可以是傳遞自己的情感。
對于師生間的溝通,教師也可鼓勵學生隨時給自己寫信,讓學生為教師的教學提意見,或與老師討論一種學習方法,或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學習意愿,等等。
如此,通過這種信件傳遞的方法,可有效消除師生、生生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隔閡,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合理的宣泄,并通過長期的文本雕琢,從而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熊福建.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信式練筆的有效指導[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4(3):41-42.
[2]王麗.貼著文本飛翔:以教材為依托的作文教學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7):124-12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