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與問題教學法進行整合,討論了如何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采用不同的問題來提升小組學習效率,旨在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構建高效教學模式提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問題教學法;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有效消除了學生“各自為戰(zhàn)”、個體學習的弊病,使學生能夠借助團隊的力量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最終使全班學生均衡發(fā)展。對于教師來說,學習小組的劃分是至關重要的,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認知水平,使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形成一種“幫帶”關系;同時還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課堂問題的產(chǎn)生,要兼顧學困生、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效應。對此,本文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問題教學法進行整合,探討了如何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旨在為廣大教師構建高效教學模式提供建議和參考。
一、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組織要點
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組織要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合作體驗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將數(shù)名學生劃成一個小組來共同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本源、知識的抽象過程、還原知識的過程以及體驗知識的應用。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嚴格來說,關注小組合作的體驗過程,讓各學習小組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反思,感受體驗的作用和價值,在體驗中獲得成功,這才是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
2.認識知識與生活的關聯(lián)
知識源于生活,也必將走向生活。《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的所有課題知識幾乎都與生活有關,都是在生活中采集并抽象成為概念、定義和符號的,因此,合作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體驗知識的本源。如“圖形的平移”一課,在組織體驗教學時,筆者將圖形平移的概念進行分解,首先提取圖形,其次重點渲染平移的概念,并還原課題,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如移動的抽屜、滾動的車輪、折疊門和奧運五環(huán)等等。
3.合作學習數(shù)學的抽象性特征
合作學習的要點還包括組織學生還原知識的抽象過程。體驗知識的抽象過程,有助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提升他們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還原知識的抽象過程需要教師結合課題導入生活知識,以對比的形式引導學生體驗,讓學生感悟知識的來龍去脈。如“平方根”一課,對于它的定義“如果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shù)即是a的平方根”,如果僅用口述的方式表達,學生肯定難以理解。而從生活中的平方根現(xiàn)象入手,組織各學習小組將生活中的平方根現(xiàn)象還原為它的定義,則有助于學生了解數(shù)學定義的抽象過程。例如:小麗買了一箱梨,包裝箱的外形尺寸為60×50×40,因為太大,所以小麗想將梨裝到兩個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紙箱里。那么,這兩個紙箱的尺寸是多少才能裝下所有的梨?通過這樣一個例子,讓學生列出算式,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腦海中會還原一個真實的場景,而體驗也隨之形成,由此,則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將合作學習與問題教學法整合
合作探究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組織模式,這種探究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它消除了個體探究身單力薄的弊病,利用團隊的力量共同解決一道題,使學困生從中有所收獲,讓他們通過借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合作探究也為他們表現(xiàn)自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借助團隊力量,為他們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不能是一個系統(tǒng)的課題,因為那會大量占用課堂時間。在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安排上,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化整為零,利用問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將每一個問題都視作一個小課題引導學生探究,從而讓學生對學習方法掌握得更加熟練,讓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更加活躍。教師要注重通過“鏈狀變式”的方式將相關的知識、方法與技巧順暢而自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有序延伸,然后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和歸納,從而把握住數(shù)學方法與數(shù)學思維的精髓所在。
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時,出示題1:解方程“(x-2)2=5”,并歸納問題:“解該方程你用了什么樣的方法?這種方法的依據(jù)是來自于哪部分知識?”題2:解方程“x2+12x+36=5”,并歸納:“解該方程用了什么方法?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與體會說一說是如何發(fā)現(xiàn)配方法的?將配方法的推導過程簡單描述,并將其中注意事項與關鍵步驟進行重點說明。”題3:選擇適當方法解下列方程“①x2-7x-18=0;②x(5x+4)=5x+4;③(x+8)(x+1)=-12;④5(x2+1)-7x=0”,并歸納:“以上方程都用到哪些方法?談一談因式分解法的應用經(jīng)驗。一元二次方程有怎樣的一般形式?怎樣在公式法運用時發(fā)現(xiàn)方程無實數(shù)解?”
一旦學生養(yǎng)成解題完成后進行歸納的習慣,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會自動以體系模式呈現(xiàn),在方法與應用之間不斷轉換,學生學會了如何歸納與問題相對應的方法、技巧與模型,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和合作探究一脈相承,都有著強大的教育價值和積極的教育意義。因而,在教學實踐中,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習效率,讓學生在一個“大家庭”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快速成長,從而消除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張正華.初中數(shù)學課堂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探究[J].數(shù)學通報,2005(1).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