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審美教學為依據,主要探究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審美。在新課程的指導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一定要以審美化的途徑進行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初中化學教師一定要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作為一個特殊的教育范疇,美育的作用是獨特而巨大的,從廣義上看,美育對于培育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和啟迪他們具有正確的審美能力、高尚情操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需具備的直覺思維、邏輯思維和想象思維,有著不可忽視的特別意義。教育的使命在于培養(yǎng)和造就學生自由的運用規(guī)律,成為造福社會的人,因而以教育人們認識和掌握事物規(guī)律為宗旨的智育,就成了教育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化學充滿了規(guī)律性,而規(guī)律性又是美的事物所必備的特點,也就是說,化學本身就是美的素材和載體,而美育之于化學有著天然的契合點。當然,要使美育與化學充分滲透、有機結合,直至互相促進,還應該針對美育的特點,抓住美育的規(guī)律。
一、化學之美的概述
優(yōu)秀的化學文化來源于源遠流長的化學發(fā)展史,從猿人鉆木取火到冶煉青銅和鐵,再到發(fā)明火藥,這是從宏觀到微觀的發(fā)展,形成了當前完善的化學理論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今天深厚的化學文化。學生在了解化學的發(fā)展之后一定會受到感染。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促使學生意識到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并且積極承擔這一責任。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學習化學。
二、化學之美
第一是化學現象的美。化學實驗屬于化學美的一個重要內容,化學實驗是實施化學美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以美好的化學現象吸引學生,這是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化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瘜W實驗現象是千變萬化的,給學生帶來了不同的美感,促使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愉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興趣。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將化學審美教育和化學實驗教學結合到一起,也就是利用化學實驗的美輔助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美、觀察美和創(chuàng)造美。在實施實驗教學時,學生就會初步了解科學家如何進行研究,并且親自感受發(fā)現之美。比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淡藍色火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火星四射、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藍紫色火焰。此外,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有效的探究,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在今后具備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而更加積極地學習。學生對美的感悟提高了,也就會創(chuàng)造出美。
第二是應用化學知識于生活的美。人們的生活和化學息息相關,只有化學高度發(fā)展,才能豐富我們的生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和化學有關。可是也會遇到一些化學問題。例如食物以及營養(yǎng)、調味品、天然纖維、肥皂、洗滌靈、塑料、化妝品、玻璃、裝飾材料、酒等。例如,可以用醋將燒水壺中的污垢去除、應用蘇打蒸饅頭,這些都豐富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并且在歷史的進程中發(fā)揮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新教材從化學的角度表現出了社會的發(fā)展,增加了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心,然后引導學生認識新的材料、能源以及環(huán)境和化學的關系,促使學生可以以客觀科學的思維判斷和決策社會問題。因此,化學教學需要從生活出發(fā),發(fā)現生活中的化學,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思維進行分析和探究,促使學生感受到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美,深入了解化學和現實是緊密聯系的,學習化學知識具有應用價值。
第三是各種物質形態(tài)、結果以及變化的美?;瘜W物質具有不同的形狀、顏色和狀態(tài)。他們的形態(tài)美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例如,晶瑩華貴的金剛石、光彩奪目的各種寶石、透明無暇的水晶等,這些是化學物質,這些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也就是他們的實用之美。比如,碳將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還原為紅色的銅粉末,這體現出了物質的變化之美。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和化工產品息息相關,化學的發(fā)展促使社會、生活以及人類自身都更加美好。
第四,化學的結構美是化學物質內在的美。比如金剛石是正四面體結構的空間網狀原子晶體。C60是60個碳原子組成的足球形狀的分子晶體。晶體內部的原子、離子以及分子有規(guī)律的排列,它們的結構排列決定了其外在的形態(tài)和多種物質。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看到清晰的化學結構,領略化學結構的美。
第五,生活中存在各種化學變化,體現出了變化之美?;瘜W物質的形成實驗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促使他們更加喜愛化學、喜愛科學、熱愛生活?;瘜W變化是化學美的一個重要體現和終極體現。我們所說的“鉆木取火”“燒石成灰”“百煉成鋼”等指的都是化學變化的美?;瘜W變化之美形成了各種形態(tài),也蘊含著各種化學規(guī)律。
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fā)現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激發(fā)他們的審美追求,塑造他們完善的人格?;瘜W教師在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之后,促使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審美思維和聯想,學生通過觀察美的事物、美的行為、美的語言增加了自己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了社會責任和情感,促使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參考文獻:
[1]周述華.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華章, 2009(12).
[2]邵玲琍.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美學教育[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7(2).
[3]金建林.深化化學課改 實施探究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5).
[4]高銀花.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探究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0(11).
[5]張麗華.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7).
[6]胡俊.培養(yǎng)學生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