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的個性特征、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全人教育才是教育本質精神所在。人性化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
關鍵詞:人性觀念;人性目標;人性“課堂”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便具有他獨一無二的智慧與能力。因此,實施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的個性特征、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全人教育才是教育本質精神所在??串斀袷澜纾耙匀藶楸尽钡乃枷胝凉B透在科技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城市建設、行為服務等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人性化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正力圖改變過去那種輕視甚至無視學生的心理個性和學習特點,實施統一要求的傳統應試教育的現象,但改革成效如何呢?顯然,人性化教育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如何實踐人性化教育?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育工作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樹立人性化教育觀
所謂人性化教育是指教育教學工作要基于對人性的充分認識,在教育實踐中以人為本,尊重人、信任人、激發(fā)人,在本質上是以促進人自身自由、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魏書生認為:“一位教師,每天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張張學生的臉,而應當是學生的心靈。應該看到學生心靈的組合方式,看到他心靈的變化過程及變化原因。”只有找到深入學生心靈的窗口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才能與學生心靈相通,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建立在知人的基礎上。我們教育的對象——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心理素質、個性特征、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是一個個具有獨立人格和獨特個性的完整的人。而傳統教育總企圖把學生納入“同一尺寸”,讓所有的學生都達到我們預定好的統一目標要求,甚至是在素質教育改革已多年的今天,應試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這樣,青少年學生能健康成長嗎,能成為人格健全的社會型人才嗎?所以,教師必須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入手,實實在在地讓人性化教育根植于教師心中,這就要求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理念先進、具有個性的人。
二、設計人性化的教育目標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而我們面對的學生又千差萬別、各具個性,因此,我們當然不能對之實施統一教育步調,追求教育目標的整齊劃一,像以往那樣,以傳統的好學生標準、人才標準來衡量和要求每一位學生。那樣是教育“異化”,只會導致人才“異化”,這已經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悲劇,家庭的、社會的。那么,怎樣才是人性化教育目標呢?對此,任教多年的我有很多的經驗:記得有一位女生,她開朗,能歌善舞,數學也很棒,但英語很差,因而喪失學習信心,因為覺得上不了理想高中了,更沒希望上大學,書白讀了!再后來開始自暴自棄,只知道玩。我開導她說:做一名幼兒教師,你最適合也最優(yōu)秀!并在課堂表演時首先考慮她,發(fā)揮其專長。今天,她已經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音樂教師了。像這樣的例子不少,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人性化教育應該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適合于“此人而非彼人”的教育目標或進步指標,讓教師與學生一起設計切合其發(fā)展的努力目標和成長承諾。這樣,學生才會認可它,進而以自律的姿態(tài)去踐行。
三、構建人性化“課堂”
教育如涓涓溪流匯成江河,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溫情、充滿靈性的過程。只有真正的人性化教育才能使學生成為自尊自愛、有目標和責任感的人。因此,構建人性化的“課堂”,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兩大課堂中的每一個交流契機,是實現人性化教育目標的關鍵。而教師贏得學生信任,實現心與心的交流,是人性化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具體的人,是一個個即將走向成熟的青少年。作為教師,怎樣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的心靈呢?
1.要了解他們
只有了解,才有資格談理解。作為教師,要通過各種適當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與教育養(yǎng)成的方式、智力水平、思維方式、心理狀況、性格特征等等,這樣才能理解他們在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上所反映出的鮮明的個性特點。因為了解所以理解,理解才能走近他(她)們,贏得信任。
2.要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人格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理,這是實現教育成功的關鍵!人類的成長規(guī)律告訴我們,青少年正處于情感、心智即將成熟的關鍵期,自覺、自信又復雜多變,心靈是及其極敏感的,因此他們需要呵護,也更需要尊重!我們做教師的卻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往往出于對學生的“好心”,沒把學生的人格和尊嚴放在眼里,以致帶來太多太多的“沒想到”的傷害和遺憾。
3.關愛學生,公平施教
愛,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教師的愛,表現在對學生心靈的關注,對學生尊重和理解、寬容與鼓勵、持之以恒的關懷……愛的內涵是豐富的,有無窮的力量。哪怕學生再冷漠、“鐵石心腸”,師之愛也能感染他的心靈,感化他,喚醒他心中的真善美。
總之,教育的人性化就是通過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一次生動活潑的活動、一次隨機事件的機智處理,甚至是一個肯定的眼神……這樣一個個片段來實現的。它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課堂”,以一顆無私的愛心去關注他們,充分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發(fā)現其所需、其所長,從而找到一條最能鮮明地發(fā)揮他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才能的道路。
參考文獻:
陳煒.淺析數學課堂教學的“人性化”.新課程學習:中,201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