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話”教學的課堂,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對話”教學形成了一種網(wǎng)狀關系,師本、生本、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達成了教師、文本、學生的完美統(tǒng)一。了解老師與學生之間對話的特質(zhì),建構(gòu)有效的師生對話課堂,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對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對話,才可以使學生靈性充分得到彰顯,學生語文的素養(yǎng)充分得到提升呢?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jié)了幾點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運草,串一個同心圓
小學語文課堂的對話不僅僅是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活動,更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一個相互活動,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是相互平等和獨立的一個主體。
“思維活躍的兩個條件是自由、安全?!边@是我們從心理研究中得出的結(jié)論,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可以試著把自己當作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同學,學習的伙伴,營造出一個師生平等和民主的課堂對話環(huán)境。學生在無拘無束,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會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同學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老師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課堂真正實現(xiàn)平等、人性的對話平臺。
《學記》中有句古訓是“親其師而信其道”,老師與學生之間對話的平等,是老師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一把鑰匙,和諧、寬松、融洽的小學語文課堂對教學效果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有需要背誦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常會有緊張反感的情緒摻雜,導致完不成背誦課時的任務,我們怎么辦?針對這類情況,老師自己可以嘗試背誦,從里面尋找訣竅,在全班學生的面前背誦,告訴學生,老師年齡比你們大很多,真的算“老”先生了,我都可以完成的背誦任務,你們一個個聰明伶俐肯定能行,甚至比老師完成的更好。針對特殊情況的學生,立足學生實際情況,找出適合學生的方法,因材施教,樂在其中。
二、生活即教育,課堂聯(lián)系生活,加寬對話的廣度
在教學中,教師抓住難點,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盡量激起學生點滴的生活記憶,幫助學生用生活的經(jīng)驗闡釋課文,做到有意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生活中無意識的積累,轉(zhuǎn)變?yōu)橄到y(tǒng)、有意識的經(jīng)驗,拓寬加深學生對話的廣度。
例如,在學習《我的長生果》這篇課文時,讓學生自學十分鐘,找出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還有就是帶著問題讀課文,作者童年是怎么讀書的,聯(lián)想自己看小花報時候的著迷,追連環(huán)畫時候的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引導學生回想自己讀書的感受和方法,把描寫的精彩片段摘錄下來,留作自己寫作文的時候模仿借鑒,運用其中。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17歲就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說:“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里,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能取得成功?!?/p>
在小學語文課堂對話教學中,根據(jù)不同基礎層次的學生,老師要做到不急不躁,不偏袒,不偏私的心態(tài),以一種一視同仁的胸襟和滿含耐心、細心和愛心的“對話”方式使學生們的心扉有無觸動并且打開,把小學語文課堂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層次上再提升一個臺階,使語文對話課堂變成老師與學生對話的精神樂園。讓小學語文課堂不僅停留在識字、寫字上面,而變成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精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條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領導學生用對話的方式了解文本、體會情感、交流想法,讓學生的思維跳動起來,小學語文對話課堂“活”起來。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