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低段的語文教學中寫話占有重要地位,要有效進行寫話教學,簡單地說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愿望,引導學生學會寫話。通過借助課內外資源豐富學生的積累素材和詞匯,采用多種形式,爭取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的寫有所值,讓寫話教學真正達到高效、實用的效果。
關鍵詞:低段;寫作教學;積累;興趣
低年級寫話教學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基礎階段,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來反映客觀現(xiàn)實,表達真情實感以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是學生主體能動地認識世界、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的練習活動。
一、激發(fā)興趣,在輕松氛圍中學寫話
低年級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新鮮感,他們喜歡聽,喜歡看,也喜歡玩和問。因此,作為低年級教師就要善于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想說的興趣,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說話、練習寫話。
在課堂中,利用插圖激發(fā)寫話興趣是小朋友偏愛的藝術形式,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五彩繽紛的圖畫具有較高的興趣。教材中大都配有鮮艷美麗的插圖,教師可以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成就感非常容易實現(xiàn),哪怕是老師的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讓他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如果說老師把他們的作品在全班同學面前念出來,或者在班上的某一個角落展示出來,那么他們就會感到心花怒放。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比如:有的寫“我喜歡老師?!苯處熅鸵o予肯定:你真棒能懂得用“喜歡”這個詞。也有的寫“小莉和小洪一起去上學。”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說:不錯呀,你還懂得用“和、一起”這兩個詞。這樣既讓每個孩子有了被別人認可的機會,又提高了各自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欣賞水平,同時也能帶動全班學生寫話的積極性。
二、依托教材,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應該被教材束縛、禁錮,而應該善于駕馭教材,運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本資源。教材是學生學習寫話的例子,讓學生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學一學、用一用,不僅內化了文本,而且體驗到了學以致用的樂趣。
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相似或相近的想象和表達,仿寫是最有代表性的方法。葉圣陶曾經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既然是例子,它就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教師就可以用精講的范文指導他們“舉一反三”。
如《園地六》中有一首《誰和誰好》的詩歌,體現(xiàn)的是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我又讓學生寫寫生活中還有誰和誰好?學生找到了“鉛筆和橡皮好”“星星和月亮好”“書包和我好”“魚兒和江河好”“雨水和秧苗好”“我和家人好”“我和老師好”……寫話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由仿寫到創(chuàng)作的過程。關鍵是尋找仿寫的點,積極地去理解文章,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三、填補空白,提高低段學生寫話能力
教材中有些地方的敘述比較簡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師要抓住這些簡略或空白處進行補充練習。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喚起孩子們頭腦中儲備的有關表象,引導他們展開想象,加速他們從再造想象向創(chuàng)造想象轉化。讓學生植根于課文,想象于書外,進行課堂練筆,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解決學生練筆時“無米之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用好這些“疏漏”處,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用創(chuàng)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如《從現(xiàn)在開始》一課,森林中選“萬獸之王”,袋鼠上任了,它叫大家都跳著走路,動物們紛紛議論,叫苦連天。這議論、這苦文中沒有直接表達,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啟發(fā)學生想象,練習說話、寫話,從而體會了不按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苦處。
在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當他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從而對寫話產生更為高漲的熱情。
低段是寫話的入門階段,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讓學生對身邊的事和物多看看、多聽聽、多想想,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積極帶領學生實踐,不斷活躍學生思維,逐步積累寫話材料和語言知識,寓寫于樂,使寫話在興趣的驅動下完成,學生也就樂于寫話,勤于寫話了。這樣,寫話教學也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朱國忠.綜合性學習與作文同構共生[M].山西:小學語文通訊,200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