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形式上不求一定成篇,寫片斷、寫幾個句子都行;內容上生活化。要力求突破傳統(tǒng),尋求開放、自由的習作及指導形式,把作文就是玩的特性竭力彰顯出來,讓作前、作中、作后都趣味無窮。
關鍵詞:氣氛;興趣;進步
老師在上作文課時要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理念,把讀、聽、說、寫有機結合起來的作文訓練,保證學中有練、練中有學,讓學生感興趣樂于去寫,而且用手去寫心,用手去寫表口。
一、情景導入——創(chuàng)造寫的氣氛
課的第一個最強音要在學生心靈上產(chǎn)生強烈的震撼,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像磁石那樣牢牢地吸引。老師要善于運用各種媒體手段,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引起他們的注意,激發(fā)他們內部學習動機,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不說空話。鼓勵學生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作文上開展了豐富的趣味習作。其中學生在趣味習作中對想象作文最感興趣,寫作的興趣也最高。
1.音樂想象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應讓學生從音樂的不同側面展開想象,想到音外之畫、畫外之音、變靜為動、變動為靜。把仿佛看到了什么,把看到了的情景寫下來。如:學生根據(jù)音樂《美好的向往》中想象到小動物們有的彈吉他、吹笛子、彈電子琴;有的唱歌、跳舞。一個有趣的場面躍入我們的眼前。這樣的音樂想象作文課,學生們既提高了鑒賞的能力,又豐富了想象能力。因為音樂給學生提供了美的素材。
2.實物想象
指導學生把喜歡吃的水果,展開想象寫出來。如:有的學生說西瓜里睡著許多可愛的小寶寶,這些小寶寶都蓋著紅被子真舒服;有的學生說草莓身上長著小種子,這些種子是小寶寶,果肉是媽媽,小寶依偎在媽媽的懷里;有的學生說櫻桃圓溜溜,頭上梳著一條小辮子,它們頭靠頭,互相微笑著,像兩個小朋友在說悄悄話。這樣的作文課,學生積極發(fā)言,暢所欲言。再讓學生寫出來,這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3.情節(jié)延伸想象
教材中有言盡去意未止,結尾留有想象的余地,讓人回味無窮,這時可引導學生按照情節(jié)的思路進行想象。如:觀看電影《雷鋒》,同學們對雷鋒的犧牲無比痛心。假如雷鋒現(xiàn)在活著會怎樣?我們應該怎樣學習雷鋒精神?學生通過交流、表演活生生地把雷鋒精神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課堂練筆學生就會投入地寫,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作,而不是單純的作文。學生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寫出立意新穎的作文。
二、主動參與——提高寫作興趣
在教學中,活動有效性是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是否具有進行新的學習必需的能力和必備的知識、經(jīng)驗。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是否具備主動學習的愿望。在指導學生寫《我們的學?!窌r,在作文課開始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種情境:兩位外地的小朋友到學校來參觀,看到學校的校舍這么優(yōu)美,不由得發(fā)出贊嘆,而且多么希望有個小導游來介紹自己的學校。這樣的設計,通過介紹自己的學校,首先引起學生美的感受。再引發(fā)學生對自己有一所這樣的學校而自豪。這樣的作文課設計吸引了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當中,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同時我也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成小導游團,并在各導游團間展開比賽。通過小導游們交流自己知道學校的原來面貌以至學?,F(xiàn)在的規(guī)劃,導游員們互相交流來進行介紹補充,老師在寫作內容上進行恰當指導。學生們確定了自己寫作的內容,學生對寫《我們的學?!芬晃淖髌焚|量肯定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
三、科學的評價——不斷激勵學生進步
評價是使學生更加注重參與和收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將不斷激勵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思維,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各導游團共同合作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導游詞的展示。教師通過小導游的介紹,帶領大家再來欣賞學校的景色,感受學校的美。同時對各導游詞展開多種形式的評價,有小導游的自評,有“游客們”的互評,有老師的講評;從評價的角度上,從導游詞的內容、表達的方式、文章的語言等方面來進行;從評價的方法上,可以是建議性的,也可以是賞析性的。最后,我和學生們通過星級導游員的評選,調動各小導游團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和
欲望。
四、激發(fā)欲望——勇于創(chuàng)新
在寫作教學中,老師不僅讓學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占用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點評概括,深入探究,這是適當拓寬知識面,深化課文內容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中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也積累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好詞佳句的能力,使平日的積累與習作相結合,我在作文課中,根據(jù)作文內容的需要,讓學生適時推薦一些好的詞語,并鼓勵學生在習作中充分運用已學的優(yōu)美詞句,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動。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作文的特征,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成就感。
在作文教學研究中,最為嚴肅的課題無疑是“作文與做人”。作文與學生讀書,作文與學生交往,作文與學生生活,作文與學生思考,是永遠交織在一起的。因此,讓作文走進生活,讓學生貼近生活,讓學生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拔娜缙淙恕保ㄟ^教師成功的作文教學,興趣作文使學生的作文更動人,生活更多彩,頭腦更聰明。
參考文獻:
杜成憲,鄧明言.教育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