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做好一年級的習作訓練,為進一步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如何使得作文訓練系列化?這些問題是小學低年級教師需要探索和鉆研的,針對這些問題,通過這些年的教學嘗試,采用以下訓練步驟和方法,使學生能用書面語言表達所見所聞。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習作;說寫話;訓練
現(xiàn)在小學生入學時六、七歲,他們已經(jīng)有了五、六年運用口頭語言交流思想的實際經(jīng)驗,同時他們不僅能聽懂普通的、簡單的話,而且也能運用簡單語言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從兒童的實際情況和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出發(fā),如何做好一年級的習作訓練,為進一步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如何使得作文訓練系列化?對于這些問題,我進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以下體會:注重對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的訓練,把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口頭語言科學化、書面化,逐步達到說、寫同步,提前進入作文階段,我采用以下訓練步驟和方法,使學生能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一、說、寫一句話的訓練
說、寫一句話的訓練是指完整句子的訓練。因為語言的表達及理解是建立在對句子掌握的基礎之上的,而且每一篇作文都是連句成段,積段成篇的。所以完整地說、寫一句話的訓練也是習作的基本訓練。當然在句子訓練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在學習漢語拼音時,引導學生感知完整的句子,進行口頭語言的訓練,即讓學生說完整話,糾正口頭語言中不規(guī)范的用詞、不通順的句子,并用音節(jié)代替漢字寫出一些學生能理解的句子,讓學生讀,同時滲透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識。如:句子是由詞組成的,能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主語和謂語兩部分,他們的句式有:“誰干什么”“誰是什么”等等……這些通過游戲來完成。通過這樣的訓練,待學完拼音字母,學生基本上就能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回答老師的提問了。
在學習獨體字階段,主要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漢字及音節(jié)字寫句子,先說后寫。一般只寫陳述句,教給學生使用句號。如學了“車”字,學生就說:“汽車走了?!薄皨寢岒T車上班?!薄肮财嚿系娜朔浅6?。”等等。然后指導學生把所說的句子寫下來,對不會寫的字則用拼音代替。在訓練學生說寫陳述句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說寫疑問句、感嘆句等,并教給他們正確使用冒號和引號。
在學習“遣詞造句”的內(nèi)容時,開始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寫句練習。每先寫三五句,用句子表達所見、所聞,并要求學生盡量使用學過的字、詞。這樣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書面語言和思維能力,又使學過的字得到了運用,把學和用結(jié)合起來。在這種說寫一句話的訓練中,說寫漸趨同步。學生入學三個月后,就書面積累了上百個句子,這對他們的口頭語言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說、寫幾句話的訓練
作文實質(zhì)上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指導一年級學生的習作訓練應從內(nèi)容入手,從感知他們周圍的事物入手,讓他們暢所欲言。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來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等,使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得到鞏固、充實和運用,促使他們關(guān)心生活中的事物。當學生積累了上百個句子后,教師就運用日記的形式,指導學生用幾句話來表達所見、所聞、所想。隨著訓練的深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也就產(chǎn)生一個大的飛躍。
三、說、寫一段話的訓練
說、寫一段話的訓練主要是發(fā)展學生連貫語言的能力。在言之有理的基礎上,訓練言之有序。在開始訓練學生寫幾句話時,大多數(shù)學生能圍繞一個內(nèi)容來寫,但是句與句之間缺少聯(lián)系,往往是上句與下句之間缺少必要的連接內(nèi)容。原因是他們觀察事物時籠統(tǒng)、不精確,缺條理,甚至忽略主要的東西,再加上遺忘的因素,印象往往模糊,因而產(chǎn)生脫漏、含糊,以致錯誤。所以對學生進行段的訓練,主要應抓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閱讀教材;二是指導學生參加觀察實踐活動,從中學習觀察方法,促使學生有條理地、細致地觀察,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通過實踐,可以看到凡是引導學生細致觀察過的內(nèi)容,學生基本上都能比較有條理地表達出來,教師從觀察課文插圖開始訓練,進而觀察植物、動物、人物,從中學習觀察方法,掌握一般的表達方法,再引導學生圍繞一個內(nèi)容或一個中心寫一段話。
總之,通過按照“寫一句話”“寫幾句話”“寫一段話”的訓練步驟,對一年級學生進行習作指導,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相互促進,較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書面語言,為進一步閱讀和寫作打下了基礎。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