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從而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分析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方法與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方法;閱讀計劃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其中強調的是讀書程度的重要性,然而,讀書數(shù)量也是很重要的,拓展閱讀教學,適度增加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數(shù)量,通過課外閱讀來促進課內學習,同時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也是踐行素質教育教學的一種方法和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注重掌握拓展閱讀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實踐分析
1.立足課內,拓展課外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實踐的開展必須以課內教學為基礎,這樣一方面使得拓展閱讀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能夠很好地適應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帶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更樂于通過拓展性閱讀訓練提高課內語文成績,從而更主動地參與到拓展閱讀中。
例如:對于“司馬光”這一課文的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篇課文,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立足“司馬光”這一歷史人物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訓練,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司馬光傳記的課外書籍,組織學生閱讀這些書籍,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司馬光這一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歷史貢獻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所選教學材料必須符合學生學齡段的認知特點與思維能力,要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重點知識內容,掌握這一人物的功勛與思想進步性特點等等,從而為課內學習提供輔助性作用。
2.注重拓展閱讀方法的訓練
拓展性閱讀教學是在已有的課內教學任務基礎上設置的額外教學任務,要想確保這一教學任務發(fā)揮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正面支撐作用,就要注重拓展閱讀方法的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的課外閱讀方法,產生良好的效果。
(1)科學編制拓展閱讀計劃
科學的計劃是拓展閱讀實踐成功的保證,教師應參照學生的具體情況、接受能力、興趣特征、課內教學內容等因素來科學編制閱讀計劃,形成周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等等,其中明確具體“精讀書目、涉獵書目”等等,確保學生能夠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展開閱讀,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2)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
在拓展性書目閱讀工作完成后,學生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日記、讀書筆記等形式來將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記錄下來,深化對所讀書目的理解,并在課上將自己的讀書感受念給其他學生,形成拓展閱讀的信息共享,也確保課外閱讀同聽、說、讀等有效融合起來,實現(xiàn)知識的科學教育與引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教師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教師作為拓展閱讀教學的引導者,要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就要積極發(fā)揮帶頭作用,通過興趣引導、分析講解、分享感受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閱讀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打造積極、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
二、家長合作,積極促進
小學語文課外拓展閱讀訓練,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引導,同時,也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因為拓展閱讀教學屬于課外閱讀,家長作為學生的課后學習輔導者必須發(fā)揮一定的引導與支持性作用,教師要試著與學生家長建立合作關系,以星期為單位,安排任務,要求家長掌握所安排的拓展閱讀內容,并能夠同學生一道共同進行閱讀學習,發(fā)揮對學生的指導與引導作用,能夠正確掌握更多的課外詞匯量。
同時,教師也應該試著創(chuàng)辦讀書交流會,在每周周末舉行,匯聚全體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討論,相互間交流讀書感想和感受,同學之間相互發(fā)言,獲得一種全新的感受,培養(yǎng)全體學生更加積極的課外閱讀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拓展閱讀循環(huán),從而產生積極的讀書效果,讓拓展閱讀帶來積極的成效和成果。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是對語文課內教學的有益補充,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教育,通過拓展閱讀教學內容來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發(fā)揮拓展閱讀對語文科目教學的正向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甘詠華.提高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實效性的探索[J].浙江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1):18-20.
[2]唐正浩.激活中學生語文拓展閱讀興趣之策略研究:基于“六模塊”教學理念進行實證分析[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6):124-12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