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目標
1.導(1):“山上穿著,山下圍著”是哪個地區(qū)的服飾?“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哪個地區(qū)的服飾?在這里服飾與什么有關(guān)?
導(2):同學們,社會在發(fā)展,人們的服裝在不斷地變化。同學們請看這個短片。(看短片,從遠古時代到民國的服飾)
短片看完了,從中我們知道了什么?(不同年代,人們的服裝各不相同。)
2.學習目標
(1)了解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服飾特點及一家人三代不同的服飾,體驗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習,勇于向陋習宣戰(zhàn)。
學習重難點:
能從服飾的變化感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飾的豐富多彩,并摒棄生活中的服飾陋習。
二、達目標(學、展、納)
1.活動一:服飾的變化
閱讀第31頁的內(nèi)容,說一說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2.活動二:我家的“服裝展示會”
(1)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的服裝特點想一想:家庭里服裝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2)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穿著也都是不同的,你能說出他們都是從事什么工作的嗎?(醫(yī)生、警察、清潔工、空姐)那么你們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他們的服裝)也就是說(職業(yè))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穿著。
活動三:向陋習“宣戰(zhàn)”
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穿衣從只求保暖到追求時尚、追求美,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在這些美麗的身邊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音符,請同學們看圖片(師出示第33頁圖片)。
2.討論:你認為他們的行為對嗎?為什么?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陋習?他們的危害是什么?
3.我們怎樣糾正自己和別人的這些陋習呢?(大家共同制訂倡議書在小組交流,同時針對自己家庭的問題,把制定的倡議書宣讀給爸爸媽媽,共同督促改正。希望大家都做一名文明的公民。)
展一: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xiàn)在,服裝的發(fā)展和變化說明了什么?
展二:家庭里服裝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展三:我的倡議書。
三、測目標
1.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人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徹底改變了“ ”的穿衣情況。說明了: 。
2.生活中在服裝上你看到的陋習有 、 等。
板書設計:
多姿多彩的中華服飾
服裝的變化 發(fā)展、改善、多彩
向陋習宣戰(zhàn) 與文明同行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