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不少教師把頻繁的提問、繁瑣的講解代替了學生自己的閱讀,使學生缺少的是自己主動思考、質(zhì)疑、欣賞的活動,同時還讓孩子養(yǎng)成了不動筆不動腦的壞習慣。而批注式閱讀雖說比較傳統(tǒng),但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卻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四個方面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批注的能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介紹。
【關鍵詞】閱讀教學 批注學生
現(xiàn)在的孩子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被動地和老師進行一問一答式的交流。不少教師更是把頻繁的提問、繁瑣的講解代替了學生自己的閱讀,使學生缺少自己主動思考、質(zhì)疑、欣賞的活動。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批注式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好方法。它是課堂生成的寶貴教學資源,能為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一座真切對話的橋梁,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激發(fā)語文課堂的活力。下面我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批注的能力談談自己的拙見。
1精心準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批注的前提
1.1以身作則,認真做好知識儲備
教師要運用批注法進行教學,教師必須積極進行知識儲備,努力培養(yǎng)扎實的文字功底。教師儲存的\"活水\"充盈了,為學生作的批注示范才能自由揮灑,左右逢源;為學生進行批注評點才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猶如一根絲線串成學生的智慧的珍珠。
1.2教會方式,養(yǎng)成自主批注習慣
批注式閱讀首先就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做記號的習慣。批注式閱讀的前提是讓學生知道可以用勾、線、圈、點等符號,將文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趣點……找出來,標上特定的記號,也可以在重點詞句旁寫上評語等。批注的方式有符號批注、文字批注、綱要式等。
2教給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批注的關鍵
剛開始學習批注時,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因此,我們要教給一定的批注方法,引導他們抓住文本的重難點、情感焦點、想象支點、寫作特點等批注切入點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2.1關注教材導學
新教材靈活地在課文前、中、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或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nèi)容;或引導學生揣摩遣詞造句的精妙和文章寫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學習資源,教學生寫批注。如我在執(zhí)教《萬年牢》一課,就是根據(jù)課后題目\"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采用寫批注的方式讓學生來感悟這三處萬年牢。
2.2剖析思維困惑
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疑。\"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多做這樣的\"疑問批注\",呈現(xiàn)他們心中的\"疑惑\",已經(jīng)成了我們讀書的一種習慣。①課題處有疑問。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來提出疑問。②課文中有疑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疑惑進行提煉、分析、概括,總結(jié)出一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有價值的問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3聚焦重點詞句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感悟一些重要詞語的意思,一些難以理解的重點句子含義,應要求他們作必要批注。例如在教學《中彩那天》一課時,我抓住\"只是,他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這一句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父親為什么會神情嚴肅呢?\"學生帶著問題細讀文本,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進行批注。通過批注,學生對父親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有了深刻的體會。
2.4領悟?qū)懽魈攸c
在指導學生寫批注時我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表達方式。如《七月的天山》一課,我讓學生根據(jù)寫作方法進行批注。學生有從課文結(jié)構上進行批注的,也有從課文語言方面來批注的,效果很好。
3多法并舉——提高學生自主批注的能力
要養(yǎng)成學生自主批注的好習慣,必須通過一次一次批注積累,循序漸進,逐步形成。教師的點撥、小組的討論與自主批注相結(jié)合,養(yǎng)成良好的批注習慣。
3.1預習時自主批注
二年級時,我就開始指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前預習,養(yǎng)成自覺預習、善于預習的習慣,為課堂高效學習奠定基礎。我要求學生主動抽出時間預習,內(nèi)容為讀課文,查字典,識生字,做簡單的習題,大致了解課文。慢慢到現(xiàn)在,學生基本形成了獨立閱讀、自主批注的能力。
3.2課中專題批注
讀懂重點內(nèi)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師設計的專題或?qū)W生感興趣的熱點、疑點、難點,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3.3課后延時批注
在聆聽同學的批注、老師的點撥引導后,引導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批注,從而修改自己的批注,將批注寫得更有深度,更具個性化。當學生學習課文之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冷處理\",隨著閱讀水平的提高,再重新回味課文,其思想、認識、情感會比原先的想法有所提高和深化。
4交流評價——升華學生自主批注能力
4.1創(chuàng)設平臺,充分交流
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努力給學生搭建合作交流、展示自我的全新舞臺,讓學生有機會發(fā)表自己批注閱讀的收獲。交流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可以是學生和學生的個別交流,可以是小組交流,也可以是班級交流。教師要千方百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
4.2積極評價,適時點撥
教師作為欣賞者與鼓勵者,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珍視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及時肯定學生,不吝嗇表揚。當然,學生需要教師在必要時引導,要肯定學生新穎獨到的見解,也要指出其思想偏激、觀點片面甚至錯誤的地方。
總之,批注式閱讀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讓讀書不再是一種負擔,相反讀書已經(jīng)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同時,這種開放式的閱讀,將鑒賞、評析的權利交給閱讀的主體――學生,讓他們在批注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讓閱讀教學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常汝吉出版《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2001.7
[2]鄧志偉出版《個性化教學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語文教學研究《批注式閱讀——語文教育民族化的一個嘗試》 2006年第3期
[4]薛法根.《推敲新課程課堂》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