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抑郁和焦慮心理的影響。方法:將120例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抑郁、焦慮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但試驗組的心理改善效果更佳(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能更有效的減輕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為患者接受手術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對提高手術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手術室;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08-02
手術室是臨床護理過程中的一個特殊單元,手術室接受的患者為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因此,該類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壓力較大,通常表現(xiàn)為恐懼、緊張甚至是絕望等[1]。因此,對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護理干預更加注重患者心理和生理的護理,可有效的促進原發(fā)疾病的治療,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手術室開展了對本室需要接受手術的患者強化了心理護理干預,取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選擇我院手術室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有電腦產(chǎn)生隨機數(shù)字,將研究對象隨機分配至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
1.2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兩組患者在術前和術中均接受常規(guī)護理,例如:常規(guī)消毒等。在此基礎上,試驗組患者接受心理干預,具體心理干預措施以減輕患者負性的心理應激,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慌,使其順利度過手術期為主要目標。
1.3觀察指標和測量方法[2-3]:在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分別采用24項HAMD量表測量患者的抑郁程度,每個問題分別按0~4分的5級評分。具體標準為:0=無;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重度。抑郁程度越輕,總分越低;越重,則總分越高。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焦慮患者的主觀感受,于入院時和出院時測量。調(diào)查表由護理人員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至行麻醉前進行面對面采訪的方式進行,也可由患者自行填寫。
1.4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采用配對設計或者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進行統(tǒng)計推斷,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借助SPSS16.0操作,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采用t檢驗、x2檢驗分析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性別、職業(yè)、手術類別的差異,結果顯示兩組的基本情況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提示:本組120患者的基本資料基本一致。
2.2兩組干預前后焦慮評分比較,見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后,抑郁和焦慮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經(jīng)配對設計的t檢驗,兩組治療前后的HMAD和SAS評分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試驗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改善幅度均大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手術室患者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狀況。
2.3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和并發(fā)癥比較:試驗組60例患者中,手術成功58例,成 功 率 為96.67%;對 照 組 手 術 成 功50例,成 功 率 為83.33%,經(jīng)卡方檢驗,兩組手術成功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x2=5.926,P=0.015)。試驗 組 共 有3例 患 者 發(fā) 生 感 染、發(fā) 熱 等 并 發(fā) 癥,發(fā) 生 率 為5.00%;對照組8例患者出現(xiàn)感染,發(fā)生率為13.33%,經(jīng)卡方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2.502,P=0.114)。
3 討論
心理護理干預是圍繞患者的心理護理開展的,以排解和消除患者焦慮心理,最大程度上獲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對改善手術的治療效果提供幫助。本研究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強化了心理護理干預。具體的心理護理干預包括:1.護理人員術前2-3天主動訪視患者,積極了解患者原發(fā)疾病情況;同時幫助患者全面熟悉手術室環(huán)境,向其介紹手術室設備的功能、手術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等。2.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在旁邊給予鼓勵和安慰,同時嚴密觀察患者的心里改變,采取相應的方式幫助患者扭轉(zhuǎn)負性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痛的勇氣和信心。3.護理人員全程陪護患者接受手術,對于局部麻醉的患者,護理人員采用適當?shù)姆绞脚c其聊天,轉(zhuǎn)移其的注意力,減輕焦慮和恐慌。整個心理護理干預過程,體現(xiàn)了患者職業(yè)道德和人性化服務,采用科學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更高質(zhì)量的護理服務[4]。本文通過對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評估其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結果顯示:手術前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心理,這是對手術的恐懼造成的,是對手術和疾病的正常心理應激反應。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對照組和試驗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均有改善(P<0.05),說明: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心理有很大幫助;但是試驗組患者的抑郁和心理改善更佳(P<0.05),提示:和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相比,心理護理干預能更有效的減輕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為患者接受手術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對提高手術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文珠仁,姚曉芬.手術室護士對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9,12(10S):153-154
[2] 遲雅珍,趙宇昊.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問題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4):276-277
[3] 廖星梅.術前護理干預對62例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1(11):170-171
[4] 相立英.120外科手術患者術前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2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