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白內障患者在手術前后進行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以及患者的治愈情況。方法:選取2006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白內障患者共90例,將患者按照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45例。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后除了常規(guī)護理之外再給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45例患者在手術前后接受了心理護理之后,其中痊愈患者為35例(77.8%),好轉10例,(22.2%),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45例患者中,痊愈患者為25例(55.6%),好轉17(37.8%),無效3例(6.6%),總有效率為93.4%。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治療效果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臨床上在治療老年白內障時,在手術前后可以使用心理護理方法,在治療中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療情況,提高手術治療質量,獲得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白內障患者;手術前后;心理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00-02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老年人數(shù)量越來越多,對于老年人來說,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疾病?,F(xiàn)階段白內障的發(fā)病數(shù)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也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中常見的病癥[1]。許多老年人對白內障病癥過于擔憂,所以產生了一些消極情緒,我院針對這種現(xiàn)象,對就診的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白內障患者共9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63例,女性患者為27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8±7.8歲。在手術之前,眼壓測定(15.5±3.5)mmHg,左眼55例,右眼45例,瞳孔情況:3mm范圍之內的患者28例,3—5mm范圍之內的患者52例,超過5mm范圍的患者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gt;0.05);具有可比性。白內障患者在手術之前都經過了常規(guī)檢查,全部都適合進行手術治療,主要使用超聲乳化的方式摘除白內障,植入人工晶體。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的45例患者,根據(jù)老年白內障患者普通護理的標準進行;觀察組的45例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對于觀察組的患者來說,①建立白內障老年患者在手術前后開展心理護理治療的檔案:對照組白內障患者在開展心理護理之前,應當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測試的情況來判定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特點,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②制定出心理護理的流程規(guī)劃:應當根據(jù)每位患者本身的性格特點,對癥下藥制定出適合患者的心理護理方案。醫(yī)院需要對心理護理人員進行統(tǒng)一的護理方式指導,對其護理用語也需要規(guī)范,根據(jù)患者病情的狀況,對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和反應進行預估。并告知護理人員,促使護理人員加強對某些方面的心理護理。
1.3 療效判斷標準:
在本文論述的治療方式中,應當觀察兩組白內障患者的SCL—90癥狀自評表的情況,針對表中癥狀的特點,對白內障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進行評分,一般情況下五分為滿分,一分為最低分。老年白內障患者的評分越高,就代表心理狀態(tài)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lt;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45例患者經過上述綜合方式精心護理后,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其中治療效果為痊愈、好轉、無效的患者人數(shù)依次為35例(77.8%),10例(22.2%)和0例,痊愈率為77.8%,總治療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45例患者治療效果為治愈、好轉、無效的患者人數(shù)依次為25例(55.6%),17(37.8%),3例(6.6%),總有效率為93.4%,兩組間上述兩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詳細見下表1。
3 討論
對于老年人來說,白內障病癥是一個多發(fā)的癥狀,也是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這種病癥的表現(xiàn)癥狀主要是眼睛中的晶狀體渾濁。隨著晶狀體渾濁程度加深,晶狀體的屈光指數(shù)呈現(xiàn)上升趨勢[3]。許多患者對白內障病癥和手術治療持著過分擔心的情緒,很容易影響術后視力的恢復情況[4]?;颊咭虿∏榈淖兓头磸?,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可預見性的問題,這也是影響患者心理的因素,所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配合程度較差,患者不配合治療同樣會影響治療成效。在臨床治療中,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惡性循環(huán),影響患者最終的康復情況。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在手術前后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心理護理主要是拋開醫(yī)患關系,站在朋友的角度,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促使患者信任醫(yī)護人員,最終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護理人員的語氣要輕柔,以積極的情緒來帶動患者,并向其家屬闡述老年白內障的發(fā)病機理和治療過程,讓患者和家屬相信治療后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代素敏.關于醫(yī)療下鄉(xiāng)白內障手術前后心理護理的體會[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11(01):3075-3076.
[2] 項麗敏,沈建國,金麗霞等.心理干預在白內障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02(03):396-398+401.
[3] 劉秀華.護理干預對白內障患者心理應激因素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4,01(02):40-41.
[4] 徐鳴.心理護理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效果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3,01(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