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需進行手術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溝通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焦慮、抑郁情緒,并發(fā)癥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中采取溝通方法,不僅能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同時能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和并發(fā)癥情況,因此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溝通方法;手術室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96-02
手術室每天要進行大量的手術,手術風險較大,且與患者接觸的機會較多,如若護理人員未能與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很容易發(fā)生護患糾紛及醫(yī)療事故。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就病情、手術方法、風險等做詳細闡述,積極進行言語溝通,并應用其他的方法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來緩解患者及家屬術前各種焦躁緊張心理,降低醫(yī)療意外及護患糾紛事件的發(fā)生[1]。本文評價了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發(fā)現(xiàn)效果良好,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需進行手術的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在(52.43±44.26)歲.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溝通方法,具體內(nèi)容如下:(1)把握溝通時機。在手術當天,由責任護士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以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及恐懼感。在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要積極熱情,詢問患者的治療情況及感覺狀況后及時向患者傳達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手術方法講解給患者,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感官認識,消除患者的恐懼感,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治療。(2)注重言語溝通。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時,要注意使用親切、有感染力的語言,把握好說話的尺度,營造輕松、溫馨的談話氛圍。對于那些危重患者,溝通時掌握技巧,盡量言簡意賅以提高談話效率,對于極度煩躁及情緒波動較大患者,態(tài)度應平和、輕柔以緩解其焦慮情緒。(3)善用非語言溝通形式。護理人員可以利用眼神、手勢、肢體語言等其他形式與患者交流,進而撫慰患者的情緒。總之,手術室護理中應充分結合各種溝通技巧,以便提升護理質(zhì)量及臨床治療效果[2]。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及并發(fā)癥情況。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患者痊愈,有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患者好轉,無效為患者癥狀無好轉或持續(xù)加重。采用醫(yī)院自制的量表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分值越高,焦慮抑郁越重。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評價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及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經(jīng)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8.0%、84.0%,兩組比較,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78.0%,兩組比較,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在疾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提高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交流溝通,對于減少醫(yī)療糾紛,促進患者預后恢復意義重大。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患者直接接觸,因此應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以保證手術的順利正常完成?;颊咴谛g前出現(xiàn)焦慮情緒十分常見,護理人員要進行及時有效的開導,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基本知識,使患者對手術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并盡快適應環(huán)境將身體及心理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到最佳。此外,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也要要關注患者的其他生理及心理變化,并做好及時檢查及疏導,通過親切、自然的溝通使患者增加疾病治愈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以達到預期的手術效果[3]。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有效護患溝通后,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且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較良好,預后恢復效果理想。
結語
綜上所述,將溝通方法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不僅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能改善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對于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性,確保手術的順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一種較好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成金華.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4,02:87-88.
[2] 周曉霞.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4,01:84-85.
[3] 劉春鳳,李紅艷,馬朝陽.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4,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