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患者住院期間的心理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心理因素對患者的整個求醫(yī)過程都有很大的影響。青光眼是一種身心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青光眼發(fā)作時眼部劇烈脹痛,視力下降,并伴有頭痛、惡心,甚至嘔吐,使患者心理、生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愿意接受手術解除痛苦,但他們同時有很大的心理焦慮及恐懼,擔心手術后效果、視力恢復等問題,因此,對這類患者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結果:經(jīng)過對患者耐心、細致的術前心里護理,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順利地配合手術治療。結論:經(jīng)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和有關知識的講解,使患者解除悲觀心理,擺脫心理困惑,清除心理障礙,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平靜的心情接受手術,這對手術及預后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70-02
1 前言
青光眼是病理性眼壓升高伴視力、視野、視神經(jīng)損害的眼病,由于眼壓持續(xù)升高,視乳頭血流灌注不良合并嚴重視功能障礙導致失明,是主要致盲眼病的第2位;情緒激動、精神創(chuàng)傷,過度疲勞,氣候突變,暴飲、暴食,在光線過暗處停留過久是引起眼壓升高,青光眼急性發(fā)作的誘因。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頭昏、眼痛、眼脹、視蒙、虹視。原發(fā)閉角型青光眼為心身疾病,病人多性格內(nèi)向,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心理狀態(tài)憂郁,所以應該采取心理干預,應用一系列護理措施,讓患者克服悲觀情緒,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 護理評估
患者***,女,56歲,因右眼脹痛、視力下降伴頭疼、惡心、欲吐3天以“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收住院。入院后檢查:右眼視力光感/5米。眼壓59mmHg,球結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腫、霧狀混濁,前房淺,瞳孔散大直徑約6毫米,對光反射消失,晶狀體輕度混濁,眼底窺不清?;颊叱释纯嗝嫒?,情緒煩躁、焦慮、激動、緊張不安。針對患者的這些情況,我決定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病人講解青光眼的知識,幫助其放松,避免情緒緊張。
3 問題確立
1.焦慮:患者擔心青光眼是否會導致失明,藥物治療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主要表現(xiàn)為痛苦面容、緊張不安、易怒、郁悶、多疑、疲乏、食欲不振、失眠。
2.疼痛:與患者眼壓升高有關,表現(xiàn)為眼球脹痛、頭痛、惡心,致睡眠質(zhì)量差、缺乏休息引起頭痛、頭暈。
3.視力下降:與高眼壓導致的角膜水腫、對視神經(jīng)的損害有關,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該患者右眼視力僅有光感/5米。
4.治療效果:患者多次詢問手術能否成功,擔心手術做不好,是否會發(fā)生感染,手術后能否恢復視力,對是否接受手術治療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4 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①原發(fā)閉角型青光眼為心身疾病,病人多性格內(nèi)向,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心理狀態(tài)憂郁。應熱情、耐心對待病人,多與病人接觸,加強護患關系,告訴病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fā)作者與情緒有關,過度興奮,抑郁均可誘發(fā),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緒波動。②向病人講解眼部疼痛的原因是由于眼壓升高引起的,經(jīng)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疼痛是會緩解的,幫助其放松,避免情緒緊張。教會病人用手指腹輕輕按摩眼球,降低眼壓以緩解疼痛的方法。
2.術前護理:①及時給予降眼壓藥物應用,減輕疼痛,禁用散睡劑及口服顛茄類藥物。②觀察藥物副作用,A縮瞳劑:1%毛果蕓香堿。用藥后應壓迫淚囊2-3分鐘,可防止眩暈,氣喘,心率減慢,流涎,多汗等藥物中毒癥狀出現(xiàn);B高滲藥物,20%甘露醇快速靜滴,每分鐘120滴左右,勿漏于血管外;C碳酸酐酶抑制劑,飯后服用,減少胃腸道的刺激,如出現(xiàn)手指、足趾,口唇周圍麻木感、蟻走感、尿頻、肌肉無力、精神萎靡等低血鉀癥狀,應及時口服補鉀,D卡替洛爾滴眼液,對心動過緩、心臟傳導阻滯、支氣管哮喘不宜,用后應觀察心律、呼吸變化,以防誘發(fā)血管意外及支氣管哮喘發(fā)作。
3.術后護理:①青光眼濾過性手術后如果眼壓不降,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做眼球按摩,利于濾口開放;②淺前房者應臥床休息,術眼加壓包扎,觀察紗布卷是否移位;③前房出血,取半臥位或高枕臥位,使積血沉于前房下方,注意觀察積血吸收狀況。
5 結果評價
1.焦慮緩解或消失:經(jīng)過耐心向病人解釋病情,幫助其正確對待疾病,了解青光眼的相關知識,消除了其顧慮,使得該患者能夠配合治療。
2.疼痛緩解:針對患者右眼疼痛、頭疼等癥狀,采取局部及全身降眼壓藥物治療、分散注意力、按摩眼球降眼壓等治療措施后,患者上述癥狀消失,眼壓降至正常。
3.視力提高:經(jīng)過藥物降眼壓、營養(yǎng)視神經(jīng)、B族維生素治療后,患者右眼視力由光感提高至0.2。
4.治療效果滿意:在患者眼壓降至正常后,及時行右眼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及虹膜周邊切除術后,眼壓在未用降眼壓藥物的情況下恢復正常,視力提高至0.4,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6 討論與結論
1.青光眼是一種心身疾病,情緒激動、精神創(chuàng)傷等精神因素都可能誘發(fā)青光眼,臨床上發(fā)現(xiàn)過度緊張與焦慮、情緒波動大、思想顧慮多等心理不良因素均可引起血管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中樞失調(diào),眼前段血管舒縮功能紊亂、血管毛細擴張、血管滲透壓增加,導致睫狀體水腫,堵塞房角。另外不良的心理因素還可使房水生成過多,后房壓力增加,虹膜膨隆,促使房角關閉,這兩方面的因素均可導致眼壓急劇升高而加重病情。
2.焦慮是一種常見的負性情緒反應,是個體對所面臨的潛在威脅而產(chǎn)生的一種復雜、消極的心理應激反應,能引起個體的痛苦體驗,并借一定的生物學機制影響個體的生理平衡,導致機體調(diào)節(jié)功能減弱和抗病能力下降,不能積極配合治療。結合該患者入院時的焦慮和抑郁心理,通過心理干預后,患者的負面情緒消除,積極的配合了手術治療。
3.在進行心理護理的干預過程中,激發(fā)護士的學習熱情,使臨床護士在不斷鉆研業(yè)務的同時,還學習一些心理學、人文科學、倫理學等相關知識,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zhì),擴大護士在治療、護理保健中的職能作用,提高護理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劉瓊.心理干預對青光眼患者生存質(zhì)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09,17(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