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淺析肺結核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嗎,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護理,增加患者的滿意度的同時,為更好的治愈此類疾病積累經(jīng)驗,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肺結核病人;臨床表現(xiàn);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68-02
1 肺結核病人特征
1.1青年、中年、老年肺結核病人:
年齡不同,所擔當?shù)纳鐣巧煌诨挤谓Y核后,其心理特征區(qū)別大。青年患者相對抵抗力強,心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對戀愛、婚姻、工作等方面的擔憂。
中年患者心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家庭生活的經(jīng)濟負擔、子女就業(yè)、瞻養(yǎng)父母遇等問題的心理顧慮。他們一般不愿長期住院治療,由于中斷治療等原因,容易導致病情復發(fā)、惡化。
老年患者身體抵抗力相對弱,機體功能退行性病變,病程多呈慢性過程,心理上表現(xiàn)為對死亡的恐懼、感到孤獨、性格孤僻等[2]。
1.2 有并發(fā)癥肺結核病人:
1.2.1 肺結核咯血患者:
咯血為肺結核常見并發(fā)癥,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張、結核支氣管播散和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合并癥??┭=o患者心理上罩上一層濃厚的陰影,使患者產(chǎn)生恐懼、焦躁、憂郁、緊張等不良心理特征。這些特征常常會加重咯血。
1.2.2 肺結核合并自發(fā)性氣胸患者:
病人有胸痛、呼吸困難、咳嗽、紫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甚至休克等表現(xiàn)。心理上也多表現(xiàn)為緊張、恐懼、焦慮。
1.3 耐多藥肺結核病人: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是指至少對異煙肼和利福平等2種以上藥物產(chǎn)生耐藥的結核患者。我國肺結核患者耐多藥率為6.8%,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十分嚴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須用更昂貴且副作用更強的二線藥物治療,并且治療時間也更長,給患者帶來更嚴重的經(jīng)濟和心理負擔。由于病程相對較長,大部分患者因長期受疾病折磨,產(chǎn)生悲觀絕望心理,身體也因長期消耗而變得虛弱。
2 護理對策
2.1不同年齡肺結核病人護理對策:
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針對不同年齡患者心理的特點,給與針對性心理護理。針對青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個人問題,向其解釋肺結核的基本常識,講述目前結核病的治愈率高,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針對中年患者應耐心向病人講清提前出院的利害關系和可能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以引起病人的重視,使其安心接受治療;針對老年患者應注意講話的方式及態(tài)度,以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tài)度耐心地解釋,從而得到病人信任。要多給與老年人關心、愛護,要教育老年人家屬多給與患者支持,減少其孤獨、恐懼感。老年人患者要更加注重飲食護理,給與高蛋白、高能量食物。
2.2有并發(fā)癥肺結核患者護理對策:
2.2.1 肺結核咯血患者護理:
咯血病人應臥床休息,穩(wěn)定其情緒,指導病人輕輕咳嗽和呼吸,對咳嗽劇烈者,可適當給予鎮(zhèn)咳藥。中、大量咯血應積極止血,保持氣道通暢,注意防止窒息和出血性休克發(fā)生。大咯血時應暫禁飲食,咯血停止后進溫涼流質飲食,止血3 天后方可進普食。要保持大便通暢。
針對咯血病人心理上恐懼、焦躁、憂郁、緊張等特點,護理人員應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主動與病人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給予其安慰和解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安慰和關心,讓患者意識到咯血時保持鎮(zhèn)靜是關鍵。反復向病人宣講解釋病情, 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
2.2.2 肺結核合并自發(fā)性氣胸患者護理:
穩(wěn)定型少量閉合性氣胸,選用一般護理,即嚴格臥床休息觀察、給氧,酌情給予鎮(zhèn)靜和止痛藥物。高壓氣胸病情急迫則采用胸腔穿刺排氣。對于呼吸困難明顯的不穩(wěn)定型氣胸病人,包括張力性氣胸、交通性氣胸和氣胸反復發(fā)作的病人,應行胸腔閉式引流術。
胸腔穿刺排氣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向患者說明穿刺的目的和術中注意事項,囑咐病人在穿刺時,盡量不要咳嗽。術后囑咐病人平臥或半臥位休息,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并注重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或液體流出,預防感染。胸腔閉式引流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2.3合并HIV感染肺結核患者護理對策:
心理護理: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給病人及家屬以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建立和睦的家庭關系,做好家庭成員的思想及指導工作[4],消除親人們的錯誤認識和思想負擔,從而取得他們對患者的理解、關心、安慰和愛護,用親情來激發(fā)患者對親人的眷戀和對生存的欲望。
飲食護理: 由于HIV和肺結核都是消耗性疾病,需要增加營養(yǎng)以補充機體代謝的需要。護理人員要根椐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患者愛好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纖維素、低脂肪飲食。
3 討論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支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對人類健康危害大。由于人們傳統(tǒng)觀念,認為肺結核是不治之癥,加上肺結核對患者消耗大,容易產(chǎn)生咯血、氣胸等并發(fā)癥,治療時間久,容易產(chǎn)生耐藥及復發(fā)等特點,使得絕大多數(shù)患者都有悲觀、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特征。這些負面情緒對于肺結核的治療是不利的。所以在肺結核的護理上針對不同結合病人的特點,輔以針對性護理是必要的。給與患者心理護理,主要是進行健康教育,安慰,鼓勵。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老年肺結核患者以及合并HIV感染的肺結核患者,由于其體質弱,應更加注重飲食護理。對于耐多藥的患者,監(jiān)督其用藥依從性非常重要,防止發(fā)展成為“對一線和二線藥物具有耐藥性”的廣泛耐藥。對于有咯血、氣胸等并發(fā)癥的肺結核患者,要做好止血、穿刺、引流、無菌等護理,積極處置并發(fā)癥。
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對于結合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針對不同的肺結核病人自身特點,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軒.老年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護理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0,17:217.
[2] 顧春霞. 耐多藥肺結核65例臨床護理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1):2075.
[3] 張宗云.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心理護理要點,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 ,13 ,8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