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貧血原因,分析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取我科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間收治的5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且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25例,研究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觀察和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所有患者的貧血現(xiàn)象均有明顯的好轉,好轉率100%,而對照組只有10例患者的貧血癥狀具有改善,好轉率40%,研究組的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正確分析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貧血原因,以及給予完善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貧血狀況,還可以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慢性腎功能不全;貧血;原因分析;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58-02
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原因造成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腎臟明顯萎縮,不能維持基本功能,臨床出現(xiàn)以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全身各系統(tǒng)受累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而由于各種器質性腎臟疾病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貧血,則被稱為慢性腎性貧血[1]。本文主要探討了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貧血原因,分析了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現(xiàn)將具體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間,共接收5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合并有貧血癥狀,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齡在26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0±13.1)歲,其中6例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90g/L,屬于輕度貧血;27例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在60g/L至90g/L之間,屬于中度貧血;7例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在30g/L至59g/L之間,屬于重度貧血;10例患者的血紅蛋白濃度<30g/L,屬于極重度貧血。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2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貧血程度、病史等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數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口服琥珀酸亞鐵片,0.1/片,一天三次,一次一片,蔗糖鐵100mg-200mg每日一次靜脈滴注,重組人促紅素 10000U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并定時檢測患者的紅細胞比容、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當患者的血紅蛋白值在100g/L至120g/L之間,紅細胞比容在0.33至0.36之間時,則應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給予減量處理或者維持量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研究組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用藥護理。①口服鐵劑護理。由于鐵劑對患者的胃腸道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還會與牙齒產生反應,使牙齒變黑,因此,應囑咐患者要嚴格按照醫(yī)師所告知的用藥時間、劑量和方法用藥,口服鐵劑一定要在飯后服用,且可以選擇用吸管進行服用,可以避免鐵劑與牙齒發(fā)生反應。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囑咐患者鐵劑與復方丹參片、阿司匹林、新霉素、甲氰咪胍、維生素E、四環(huán)素類、丙谷胺、蘆丁、青霉胺、氫氧化鋁、含有鈣鎂離子的抗酸中草藥、碳酸鈣、氯霉素等藥物,不能同時服用,在服用鐵劑的時候還應注意不能飲茶,因為茶葉會影響鐵劑的吸收。護理人員還應告訴患者口服鐵劑一段時間后,大便有可能會呈現(xiàn)為黑色,這是正常的,不需要擔心[2]。②靜脈滴注鐵劑護理。如果患者選擇以靜脈滴注鐵劑的形式進行補充,則可能會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臉色變紅、胸痛、心率改變等現(xiàn)象,因此在給患者靜脈滴注鐵劑時,應詢問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以及在靜脈滴注之前先對患者進行藥敏試驗,確保患者無過敏現(xiàn)象后才可進行靜脈滴注鐵劑。
(2)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多食含鐵,維生素B、C,葉酸等食物,例如:菠菜、牛奶、肉類、紫菜、魚類、雞蛋等,這些食材可以有效幫助患者藥物的分解和吸收,還可以有效加強藥物的效果,提高臨床療效[3]。同時應囑咐患者少吃含鉀高的食物和飲料,在治療期間不要喝濃茶,以免影響藥物和鐵的吸收效果,如果患者胃酸不足,則應適量的吃一些酸性的食物,促進胃酸分泌,胃酸可以將食物中的無機鐵轉化為有機鐵,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3)心理護理。由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是較為嚴重疾病,患者的心理上會出現(xiàn)消極的變化,產生焦慮、恐懼、害怕等心態(tài),而且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治療較漫長,治療費用較高,由于經濟上的壓力,更會使患者出現(xiàn)絕望的狀態(tài),從而抵觸治療,不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給予患者安慰、鼓勵,例舉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建立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講解患者的病情,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做患者心理上的支柱。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與患者家屬交談,囑咐患者家屬積極配合護理工作,積極關心患者,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4)健康教育。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本身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差,若再加之貧血,則更易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復,甚至降低生活質量。因此對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貧血患者必須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轉變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從而增強患者的自律能力和依從性,提高相關護理的有效性。應向患者全面和詳細的介紹慢性腎功能不全發(fā)生貧血的機制和原因,明確其危害性,并說明護理的具體措施、用藥方法等,要求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和有效配合臨床工作,綜合改善病情。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統(tǒng)計本組患者的貧血改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所有患者的貧血現(xiàn)象均有明顯的好轉,好轉率100%,而對照組只有10例患者的貧血癥狀具有改善,好轉率40%,研究組的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X2=21.429,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時,腎臟的外分泌和內分泌功能減退或喪失,其貧血發(fā)病機制復雜,臨床貧血表現(xiàn)常常被原發(fā)腎臟疾病所掩蓋,尤其是在發(fā)病初期容易被臨床醫(yī)師給忽略,隨著腎臟的透析療法越來越被廣泛應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慢性腎性貧血也越來越多見[4]。本文主要探討了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貧血原因,以及分析了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通過分析我院5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并伴有貧血的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研究組25例患者貧血現(xiàn)象均有明顯的好轉,而對照組中只有10例患者的貧血癥狀得到改善。筆者分析,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貧血的原因有:①患者在患有慢性腎功能不全之前,平時飲食的鐵攝入量較少;②患者的紅細胞存活時間較短;③患者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失血過量的現(xiàn)象,或者經常頻繁的抽血化驗,也會使患者出現(xiàn)貧血;④由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無法進行完整的排毒,因此在體內會留下一些殘余的毒素,而這些毒素會對患者骨髓的存活和生長產生抑制的作用,從而是患者發(fā)生貧血的現(xiàn)象[5];⑤患者體內含有的葉酸物質較少。研究組本次治療,通過分析了患者的貧血原因,給予患者進行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治療,以及采用了靜脈補鐵的方法,使患者解除了對輸血不能治本的治療方法的依賴,因此,本組患者的貧血現(xiàn)象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6]。
綜上所述,正確分析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貧血原因,以及給予完善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貧血狀況,還可以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李丹英.慢性腎功能不全整體護理干預探討[J].大家健康,2013,7(12):194.
[2] 韓小敏.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0,31(23):182-183.
[3] 李影.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貧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11):177-178.
[4] 張消克,王杰萍,趙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貧血與腎功能不全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8):1396-1398.
[5] 丁學謙.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貧血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6):248-249.
[6] 賴喜玉,李愛霞,林瑟芬.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貧血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當代醫(yī)學,2013,19(1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