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針對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硬化(HBV-LC)患者,觀察臨床完成抗病毒治療后獲得的效果表現(xiàn)。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HBV-LC患者152例。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完成HBV-LC患者的隨機分組。A2組(對照組 76例):臨床選擇傳統(tǒng)常規(guī)方法給予臨床治療;A1組(觀察組 76例):在A2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配合實施抗病毒治療,時間為48w。具體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選擇核苷類藥物給予臨床治療。對比兩組HBV-LC患者完成治療后在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差異。結果:A1組患者完成臨床治療后,自身肝功能指標獲得顯著好轉(Plt;0.05)。在HBV DNA轉陰率方面,A1組高于A2組HBV-LC患者明顯(Plt;0.05);在HBeAg抗原轉陰率方面,A1組大于A2組患者明顯(Plt;0.05)。結論:針對HBV-LC患者,臨床給予抗病毒治療,可以顯著將患者的臨床癥狀加以改善,針對HBV DNA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抑制作用,患者的HBeAg轉陰率表現(xiàn)為顯著的提高,最終臨床獲得顯著的抗病毒療效。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硬化;抗病毒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1- 0099-02
針對慢性乙肝患者,于疾病發(fā)展的晚期,便會表現(xiàn)出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如果針對HBV基因復制不進行有效抑制,會導致疾病從起初的代償期最終轉為化失代償期,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細胞癌變現(xiàn)象。針對處于不同階段的肝硬化患者,臨床在對其實施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機理有所不同。當前針對患者所選擇的抗病毒藥物主要為核苷類藥物,針對HBV復制能夠發(fā)揮顯著的抑制作用【1】。為了進一步分析抗病毒治療的臨床價值,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HBV-LC患者,臨床予以抗病毒治療后,最終獲得的臨床疾病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將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152例HBV-LC患者。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完成HBV-LC患者的隨機分組。所有患者全部滿足病毒性肝炎的相關診斷標準。全部表現(xiàn)為HBV DNA陽性以及HbeAg陽性。將出現(xiàn)重疊感染以及患有其他類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進行排除。在A1組76例患者中,男55例,女21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5歲-5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2±1.9)歲。在A2組76例患者中,男56例,女20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6歲-5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5±2.1)歲。對比兩組HBV-LC患者的臨床資料,存在均衡性(Pgt;0.05)。
1.2 方法
針對A2組HBV-LC患者,臨床主要選擇血漿、維生素以及白蛋白等給予臨床治療。針對肝臟發(fā)揮顯著的保護滋潤的作用。此外針對患者選擇多烯磷脂酰膽堿給予臨床治療,能夠獲得顯著的護肝效果,對患者進行為期48w的觀察【2】。針對A1組HBV-LC患者,在A2組治療基礎上予以抗病毒治療,具體的藥物主要包括選擇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給予臨床治療。對患者的臨床疾病情況進行觀察,以此有效確定對患者選擇藥物治療的類型以及藥物的使用劑量【3】,同樣對患者進行為期48w的觀察。
1.3 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HBV-LC患者,在準備治療前以及完成治療后,對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含量以及T-BiL(總膽紅素)含量進行觀察。對于ALT,正常范圍為0U·L-1-40U·L-1;對于T-BiL,正常范圍為0μmol·L-1-17.1μmol·L-1;對兩組HBV-LC患者實施血清學檢測,主要包括HBV含量水平、DNA含量水平以及HBeAg陰轉率等。在對患者HBV DNA含量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主要選擇熒光PCR定量法進行準確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對HBV-LC患者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利用t檢驗以及卡方檢驗以以及率形式表示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以Plt;0.05為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肝功能指標
兩組HBV-LC患者完成臨床治療后,同準備治療前進行比較,ALT以及T-Bil含量均表現(xiàn)為顯著的降低(Plt;0.05);在下降幅度方面,A1組高于A2組患者明顯(Plt;0.05)。
2.2 血清學檢測指標
在HBV DNA轉陰率方面,A1組(95.6%)高于A2組(2.87%)HBV-LC患者明顯(Plt;0.05);在HBeAg抗原轉陰率方面,A1組(68.1%)大于A2組(19.2%)患者明顯(Plt;0.05)。
3 討論
臨床針對HBV-LC患者,主要選擇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給予臨床治療。針對患者在選擇拉米夫定進行治療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用藥治療,患者較易表現(xiàn)出耐藥突變株以及相關的并發(fā)癥。針對阿德福韋酯,其能夠發(fā)揮顯著的抗病毒效果,針對突變株復制可以有效進行抑制。
在本次對比研究中,A1組患者完成臨床治療后,自身肝功能指標獲得顯著好轉(Plt;0.05)。在HBV DNA轉陰率方面,A1組高于A2組HBV-LC患者明顯(Plt;0.05);在HBeAg抗原轉陰率方面,A1組大于A2組患者明顯(Plt;0.05)。從而有效證明將拉米夫定與阿德福韋酯聯(lián)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價值。
針對HBV-LC患者,臨床選擇抗病毒藥物聯(lián)用的方法給予臨床治療,能夠獲得顯著的臨床抗病毒療效,將臨床表現(xiàn)出的耐藥問題進行有效改善,最終有效避免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惡化的現(xiàn)象,成功凸顯抗病毒藥物聯(lián)用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魯曉擘,沙尼亞·尼亞孜.長期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預后及轉歸影響[J].肝臟,2013,9(30):105-106.
[2]王守義.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J].醫(yī)師進修雜志,2013,12(15):1022-1025.
[3]李向永,崇雨田.乙型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0,1(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