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必然要和別人進行交往。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人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的基礎。個人生活的幸福和事業(yè)的成功與人際關系的建立和健康發(fā)展息息相關。
社會心理學家安東尼·羅賓認為:“人生中最大的財富是人際關系?!彼耘囵B(yǎng)幼兒間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使人保持心境輕松、平穩(wěn)、態(tài)度樂觀。不良的人際關系,可干擾人的情緒,使人產(chǎn)生焦慮、不安和抑郁。嚴重不良的人際關系還會使人驚恐、痛苦、憎恨或憤怒?,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惡劣的情緒實際上是對身心健康的最大摧殘,若是任其泛濫,即使再好的營養(yǎng)補品,再佳的健康鍛煉,也無法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正確的處世技巧,將有助于個人在事業(yè)上的成功。據(jù)悉,美國卡內(nèi)基工業(yè)大學曾對1萬多案例記錄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智慧”、“專門技術”和經(jīng)驗,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決定于人際關系。記得在教育報上刊登這樣的一則報道:青少年犯罪和軍人缺乏指揮能力等問題的存在,與他們在幼年時期沒有和同伴形成滿意的關系有關,可見,幼兒時期是交往態(tài)度與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
剛從家庭小圈子中走出來的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還很差。盡管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里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但他們不會友好的交往。有的幼兒在家獨自慣了,不愿意或不善于與同伴交往;而有的則因為在家中霸道慣了,常常在交往中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或傷害同伴。因此,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往的環(huán)境,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程序。
幼兒由于知識經(jīng)驗的貧乏,對交往的程序不了解。如玩玩具都得經(jīng)過玩具主人的同意,爭取“主人”同意的過程又必須是幼兒自己協(xié)商的活動。而幼兒所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去拿,不管這個玩具是誰先拿到的,這樣往往引起“沖突”,甚至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對于幼兒交往的成功或失敗,老師應特別關注,鼓勵失敗者學習“求人”的本領,如“你去跟他說好話吧”等作為間接引導,讓幼兒自己獲取協(xié)商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主動交往的愿望和訓練獨立交往的能力。在交往的實踐中逐步了解交往的程序。
為幼兒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
盡管幼兒交往能力要教師的指導,但是他們也需要與同伴自由交往的機會,多給幼兒提供一些輕松自由、感興趣的合作活動,也是促使幼兒交往的一個好辦法。我常給幼兒提供一些餐具、玩具娃娃,讓他們自由組合玩耍。孩子們在開展“娃娃家”的活動中,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媽媽”、扮起了“爸爸”,一起帶著孩子上街買東西,一起送孩子去幼兒園,一起接孩子回家,“孩子”在房中看書,“媽媽”“爸爸”一起做飯,然后給孩子吃。孩子們玩得饒有興致,從中體驗到了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也逐步產(chǎn)生了交往的興趣。我經(jīng)常鼓勵班內(nèi)交往能力弱的幼兒去參加一些交往性強的活動。如“扮商店售貨員”,他們在游戲中語言交往很少,總處于被動的回答狀態(tài),于是,我請班上能力強的幼兒與他們一起玩,主動與他們交談,充分體驗交往中的愉快感。
教給幼兒交往技能。
幼兒喜歡與同伴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的能力,因而在交往過程中總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矛盾,有時甚至傷害同伴。因此,必須教給幼兒一些交往的技能。
首先是讓幼兒學會在交往中必須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告訴幼兒只有懂禮貌的人,別人才愿意和他在一起,也才愿意把心愛的玩具給他玩。又通過看圖講述和各種游戲不斷鞏固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對在實踐活動中禮貌用語用得好的幼兒及時進行鼓勵表揚。如在“娃娃家”活動中,我扮“客人”到娃娃家做客,幼兒能熱情地招呼我:“阿姨好,請坐,請喝茶,請吃水果……”由于幼兒經(jīng)常在這一類游戲中鍛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一些不愛說話的幼兒能主動跟小朋友和老師交談了,并且能大膽、有禮貌地交談。
幼兒在交往中出現(xiàn)的好例子,我就幫孩子以情境表演的形式重現(xiàn)出來,讓幼兒模仿學習;對于那些傷害別人的行為也及時進行教育、糾正,并幫助幼兒判斷,哪些行為是別的小朋友能夠接受的,哪些是不能夠接受的。從而使幼兒懂得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使他們能恰當控制交往行為。
教育幼兒在游戲和生活中不僅要想到自己的情感,也要考慮他人的情感。如學期初,我班智力區(qū)新添了一些玩具材料,小朋友都想玩,有的抱盒子,有的拿球……我請幼兒討論:“這么多人想玩,應該怎么辦?”小朋友說:應該互相謙讓,今天你玩,明天他玩。雖然幼兒知道要互相謙讓,可真正能夠按照要求去做的卻不多。小朋友在游戲時,我同他們一起商量控制人數(shù)的規(guī)則:每次只可以四人玩,每人每天只能玩一次;看到人夠了就要玩其他游戲,下次再玩。最后評價時,我積極鼓勵互相謙讓的幼兒。
綜上所述,如果老師在幼兒一進入集體生活,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交往愿望,教給他們交往的技能,對孩子來說將是終身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