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標準》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五方面闡述了語文學習的諸多要求。當然,這五方面并不是割裂開來的,而是相互交融的。低年級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識字、寫字,但也應該注重閱讀教學。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對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多次改革,將低年級的說話、聽話改為口語交際,注重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語文學科本質屬性的科學認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知識經濟時代對小學生語文教學的更高要求。 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強調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在總目標中又要求在閱讀方面注意“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并在各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說,表現(xiàn)欲強,學齡初的孩子往往就已經“能說會道”。這與他們的其它語文能力比較起來,顯然勝了一籌。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唯由此,學生才能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以后的閱讀、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xiàn)“形成良好語感”的目標。
那么,如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說話氛圍,激發(fā)說話欲望
小學生都是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師在起步階段注意引導,努力創(chuàng)造說話氛圍,消除學生怕說錯,怕說不好的顧慮,保護好他們的說話欲望,那么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我們就邁向了成功的一步。小學生膽子小。為了讓學生敢說愿說,在每天上課前,先讓學生口述昨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要求自己說給自己聽,說完后再請一兩位同學說給大家聽。起初學生會覺得不好意思,也感到無話可說,往往說一兩句就閉口不語了。即使這樣,也要對敢于說話的同學鼓勵表揚,從而增強學生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說話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但學生往往無目的亂說,像記流水賬似的,把所有事情都羅列出來,而每件事都沒有具體內容。因此,這時的說話重點應放在說話內容上,讓學生想想經歷的哪件事印象最深,然后,講清楚這件事的大致經過,做到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語句連貫。例如:我經常抓住每天中午讀報時間讓學生講故事,長期堅持下來,既鍛煉了孩子的膽量又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氛圍。他們不但敢說還會說了。
二、利用游戲活動,發(fā)展口語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組織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絕大多數(shù)學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去,他們會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里擺脫語言的生澀感,從而自然大方地講話,逐漸提高語言組織的能力。
在前不久的一次作文教學中,我利用貼鼻子游戲,讓學生記住做游戲的環(huán)節(jié),當時的氣氛、心情、同學們的反應等等。利用學生做游戲的興趣讓他們述說游戲的過程,他們一個個都敘述的很生動有趣,接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就容易多了。本次游戲活動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為學生輕松作文奠定了基礎。
生活中,也可讓小學生選擇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師或同學,就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分別同他們作一次深入的說話,爭取從他們那里得到忠懇的意見和建議。然后,把兩次談話的經過、交談的內容和對自己的觸動詳細地寫進當天的日記。再把這日記拿回家,征求父母親的意見,并就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親或母親商談,達成比較一致的見解,以此達到強化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
三、泛讀優(yōu)秀作文,訓練表達技巧
學生能夠確定說話主題后,就要讓說話有條理,有重點,抓住事情的某個細節(jié)具體講述。可以給學生多讀優(yōu)秀作文,豐富學生的詞匯,讓學生學習表達技巧,領會細節(jié)描述的方法,漸漸應用于說話練習。并讓學生對范文中的某個細節(jié)進行復述。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班里有寫的好的看圖寫話,或者是日記,我總會及時的當范文讀給全班,豐富其他學生的詞匯,拓展他們的思維。
四、給予表揚鼓勵,洋溢情感活力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說話技巧后,讓學生對某位同學的說話內容加以評論,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既讓說話者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培養(yǎng)了評論者的分析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正確的教育與懲罰無緣。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的差異,應看到每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與潛能。在語文課上,我一貫用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于發(fā)自內心的贊仰。讓他們在正確適時的評價聲中不斷進步。
五、激發(fā)想象,進行口語訓練
在教學中應挖掘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性教育因素,為學生提供想象的契機和想象空間,并讓學生把自己的合理想象描繪或表演出來,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一個有效途徑。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边@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是一個很好的口語交際主題,我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后,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如果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并請學生戴頭飾演一演,同學們一下子來了興致,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說:“啊,原來天真的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有的說:“小鳥說得的對,是我錯了。”還有的說:“朋友,我要像你一樣見多識廣,去親眼目睹外面精彩的世界?!睂W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口語表達得更加生動形象具體。
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們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
總之,口語交際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這應當成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追求。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我們在思想上樹立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找出培養(yǎng)和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多種的切入點,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fā)其表達的欲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