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從兒童本位和美術(shù)教育兩個維度擷取對學前教育有借鑒意義的論述,并通過美術(shù)故事實例,講解美術(shù)知識。
[關(guān)鍵詞]豐子愷 教育思想 學前教育
喜歡傳記的我早些年就買過有關(guān)豐子愷的兩本書,一本是湖北人民出版社的《豐子愷圖傳》,一本是豐子愷著的《少年美術(shù)音樂故事》。時間久遠,已經(jīng)淡忘了。去年有幸聆聽到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的專題講座,提及豐子愷的兒童思想,觸動我仔細研讀其作品,汲取對幼兒教育工作有指導價值的精髓,感悟大師的生活與思想。
豐子愷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文學藝術(shù)家、漫畫家、散文家、美術(shù)教育家、音樂教育家。在人格和學識方面受著名教育家李叔同和夏丐尊等人的影響。李淑同的認真態(tài)度、藝術(shù)心靈以及慈愛思想,都給豐子愷打下深刻的烙印,時時感召著豐子愷。他承襲了李叔同“做一樣,像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對事業(yè)有認真嚴肅和獻身精神,也是做一樣像一樣,成就一樣。豐子愷是在夏丐尊的教導和影響下,開始熱衷寫作的。夏先生要求寫作必須言之有物,不作陳詞濫調(diào)??傊娜缙淙?,畫如其人,豐子愷的漫畫和文章,就是他生命歷程和情感世界的記錄。
一、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
豐子愷在緣緣堂營造了一個世外桃源,和孩子們一起享受著人生的至真、至愛和至樂。他相信不失童心的人,才是一個健全的人,他成了一個兒童的崇拜者。確信兒童生來就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 他筆下的兒童與成人是截然相對,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他認為兒童“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孩子們都有大丈夫氣,大人比起他們來,個個都虛偽畏怯”。
他在和孩子們的親近中,了解了他們的心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和成人不同的純樸、天真、自由、快樂的世界。漫畫《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花生米不滿足》、《瞻瞻的腳踏車》等等是對兒童天真爛漫的寫真和贊揚。他的隨筆中有很多贊揚兒童的篇章,寫兒童的姿態(tài)、兒童的天真、兒童的興趣、兒童的感情。豐子愷皈依佛門以后,所取的法號是“嬰行”,就是“嬰兒”的“嬰”,“行路”的“行”,實際上他要自己像嬰兒一樣純潔。
作 作為一個兒童崇拜者,豐子愷曾擔憂“長此以往中國恐將全是大人而沒有孩子,連嬰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而如今,他的擔憂似乎漸成事實。豐子愷“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如今無論是在家長還是老師身上均已漸漸缺失。希望那一幅幅充滿童真的漫畫對今天的教育有所啟示。
如今,家長熱捧他和葉圣陶合著的《開明國語課本》,這本書編于30年代初,課本文字的手寫體和插圖,全是豐子愷的手筆。受熱捧的原因在于“淺顯易讀,且不失兒童天真”,折射出的是對“童年沒童真”“兒童教育沒有兒童語言”的憂思。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胡曉明認為,豐子愷先生的畫作“給我們最大的啟發(fā),還是畫作背后隱含的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
二、美術(shù)教育思想
豐子愷從小喜歡書頁上的插圖,著色、描畫譜,十二、三歲時能配出各種間色,在圖上涂繪復雜華麗的色彩,能夠放大孔子、龍的圖像。在浙一師,跟著李淑同學習面對石膏像寫生,學習觀察實物直接作畫,觀察各部形狀的大小,光線的明暗和輪廓的剛?cè)?。把帶葉的橘子、蒼老而瘦長的白菜和破漏的瓦瓶,作為寫生的靜物。李叔同的鼓勵和建議,堅定了豐子愷專門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術(shù)。
豐子愷認為自然中含有無窮的美,繪畫必須以忠實模寫自然為第一要義。他在教授繪畫學習方法上,反對依樣描葫蘆,知其一不知其二,用的是“一通百通”的方法,就是訓練學生的眼睛和手,我們的眼睛和手具有對形狀和色彩的辯識力,得心應手即是一通百通。
(一)玩具的意義
兒時喜歡涂鴉的稚趣使豐子愷在心靈深處與藝術(shù)結(jié)下了不解的因緣。他在《視覺的糧食》一文中說,最有力地抽發(fā)他的藝術(shù)研究心的萌芽的,要算玩具和花燈。他認為印泥模型玩具最富有造型美術(shù)的意義,又最富有變化,最適合兒童的心理,著實應該提倡。
(二)感受美的能力
我們靜靜地坐在畫的面前,使畫面上的形像照在我們的眼中,便覺得畫的布置、遠近、明暗都非常美妙。他講繪畫欣賞時說:看畫的時候,“知道”了畫是什么東西,什么地方、用什么筆畫得,也沒有用,一定要用眼睛來“嘗”,才能覺得美。先用眼睛嘗了畫面的美味,然后再用心來想想畫面以外別的事情,這畫就看起來更加美妙。他認為藝術(shù)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藝術(shù)的心,這個心就是童心,藝術(shù)教育就是心的教育。
他重視學生真善美素質(zhì)的提高,認為藝術(shù)是與人生密切相關(guān)聯(lián)的,美不是形式的。故事《九一八之夜》講了圖畫的作用,圖畫不僅是賞心悅目的東西,實是一種苦工。圖畫的用處不在乎直接地用作奮斗的工具,乃在乎間接地修養(yǎng)人的心目,使人的生活健全。用苦功練習眼力、手力、心力,養(yǎng)成了能夠明敏地觀察、正確地描寫、美滿地表現(xiàn)的能力。然后拿這明敏、正確、美滿的能力應用在我們一切的生活上,使我們的生活同良好的美術(shù)品一樣地善良、真實而美麗。
(三)漫畫的表達
豐子愷游學日本,發(fā)現(xiàn)竹久夢二的毛筆速寫畫冊,“這廖廖數(shù)筆的一幅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敝窬脡舳ωS子愷的繪畫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豐子愷的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xiàn)象。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人們從他的作品中實現(xiàn)了心靈的凈化,進行了審美的體驗,得到了藝術(shù)的啟迪。
他把那些能夠觸動心緒的所見所感和瑣事細故,信手拈來,一一描畫出來,代表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他的畫只抓住對象的要點,描出輪廓,任憑讀者想象未畫出的部分,這是“意到筆不到”。他曾這樣概括自己的藝術(shù)追求和特點: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余音。他追求文畫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
葉圣陶說:“子愷的畫開辟了一個新境界,給了我一種不曾有過的樂趣。這種樂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鑒賞,而達到相與會心的感受?!弊x子愷漫畫,一位溫文爾雅、童心尚在的慈祥仁和的藝術(shù)家就會浮現(xiàn)在你眼前。朱光潛說:“他的畫里有詩意,有悲天憫人的意味;它有時使你悠然物外,有時候使你置身市塵,也有時使你啼笑皆非,肅然其敬。”
三、美術(shù)啟蒙故事賞析
《少年美術(shù)音樂故事》是豐子愷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啟蒙連環(huán)故事,它用第一人稱,分別講述姐弟倆接受美術(shù)和音樂啟蒙教育的經(jīng)歷。從中可以看出生活與藝術(shù)的緊密聯(lián)系,貫穿其中的則是美術(shù)和音樂的基本知識。美術(shù)故事24則。
(一)生活中的美術(shù)
故事《賀卡》中講解了色彩的呼應,同類色調(diào)和,形式和內(nèi)容的兼?zhèn)?,畫面的勻稱等知識。《初雪》中描繪了雪景的好看,講解了各種器物都有繁簡種種形式,譬如:鐘、茶杯、花瓶、痰盂等。家具、器物的變化,反映出現(xiàn)代的人,對一切美術(shù)要求單純明快。《弟弟的新大衣》從短衫、長衫和大衣的感覺引申到對7個男生和7個女生服裝的觀察描述,中式和西式服裝的比較,總結(jié)出服裝實在是比家具更重要的實用美術(shù),這是活的雕塑藝術(shù)。《新同學》講解了人的臉孔,或方或圓,或長或扁,或兇或善,或憂或喜。頭由上下兩部合成,以眼線為分界,上部和下部的形狀有半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總結(jié)出年青人的眼睛必生在頭部正中的橫線上,幼童的眼睛比正中橫線低,老人的眼睛比正中橫線高。
(二)名家作品模仿
故事《初步》通過模仿米勒的作品《初步》拍照,講述了畫面構(gòu)圖的平穩(wěn),人物神態(tài)的自然。作品《喂食》通過對三個小孩的觀察,強調(diào)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重要。天真爛漫的孩子,慈愛的母親,和平的環(huán)境,使人看了心中感動。在構(gòu)圖上,以四個人物為主體,擺的地方很適當,故畫面非常穩(wěn)定。背景配的巧妙,母親身上黑影多,配著光明的墻和地,孩子身上陽光多,配著門內(nèi)的黑影。一只雞、一叢黑草、墻壁上一個破窟窿都苦心地配著。
(三)色彩學
故事《兒童節(jié)前夜》講的是制作山芋版畫刻書簽的過程,把圖案先畫在薄紙上,然后把紙粘到山芋斷面上去照著刻,刻輕氣球向上表示進步。將藍墨水里摻些紅墨水變成紫色,顏色更華麗,印在淡黃色的厚紙上,黃和紫是很調(diào)和的?!短で唷分v的是自然界中的三原色、三間色,“從樹頂上俯瞰四野,都是金黃色的菜花田,青青的草地,火焰似的桃花,蒼翠的喬木,罩著碧藍的天空,映著金色的日光,好一片和平幸福的春景!紅色的飄白紙在晴風中搖蕩,與周圍的綠色作成了強烈的對比,正同祭掃者的哀哭聲與和平幸福的春景作成強烈的對比一樣?!薄凹t黃成橙,那太陽光下的泥沙地便是。紅藍成紫,黃藍成綠,那草地、樹葉,都是綠的?。∪寂鋽n來是黑。黑也有:那個樹干!白也有:那白云,那祭掃的女人的衣裳?!?/p>
(四)透視法
故事《遠足》講解了同樣大的東西,越遠越小,同樣長的距離,越遠越短。鐵路是證明遠近法最好的東西。這兩條鐵軌,實際上是始終同樣距離的,但看上去漸漸兜攏過來,終于相交在一點。這些枕木,實際也是同樣距離排列著的,但看去越遠越密,終于互相重疊。
荷蘭畫家霍貝瑪?shù)淖髌贰恫涞馈肪褪欠敢暦ㄇ擅畹拿?。遠處的樹在紙面上所占的長度只抵近處的樹的二十分之一,然而望去同近處的樹一樣高大。
(五)中國畫
故事《竹影》通過對月光下竹影的觀察,講述了畫竹的困難在于竹葉的結(jié)合上,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都要講究。指出中國畫不注重象不象,中國畫象符號,西洋畫象照相。《爸爸的扇子》講解了扇面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要在弧形的框子里構(gòu)一幅美觀的圖。中國人“好古”,所以山水畫得越荒越好,人物畫得越閑越好?,F(xiàn)代生活的題材,也可以巧妙裝進弧形的構(gòu)圖中去?!秶L試》講的是學畫扇面的過程,放在正中的好看是齊整的,放在三分之一處的好看是自然的。圖案畫、裝飾畫、肖像畫大都取前者,寫生畫大都取后者。扇面所適用的畫材,第一要選擇不顯出地平線的,第二要選擇天生成中間高左右低的東西。畫扇不宜取靜物,宜取風景。扇是夏天用的,宜畫使人看了爽快的景象。
以故事的形式講解美術(shù)知識,不僅適用于幼兒園美術(shù)教學,同樣適用于美術(shù)專項活動室活動的開展。與經(jīng)典對話,與大師對話,領略大師的思想和風范,能夠幫助我們更多的實踐工作者,從忙碌的慣常的教學生活中解脫出來,看一看,想一想,悟一悟,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提升。豐子愷創(chuàng)作的兒童漫畫與兒童文學作品已然成為廣受喜愛的珍品,他對兒童教育的思考與實踐至今仍有啟發(f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