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chǎn)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都含有興趣之意。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興趣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chǎn)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都含有興趣之意。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知識。因此,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擺在每個物理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結合本人多年的經(jīng)驗,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喜歡老師
教學過程是師生感情雙向交流的過程,以師生之“情”為基礎,利用“愛”的效應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生很容易感情用事,與教師關系融洽的學生,多數(shù)偏愛你所教的學科,好像是與教師的一種感情交換。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創(chuàng)造機會與學生打成一片,熱情地幫他們解決問題,把微笑帶給學生,讓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當學生能把你當成朋友的時候,就會自然地過渡到喜歡你所教的學科,高興地接受教師的嚴格管理和教育,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增強學生自信感
針對學生基礎、智力水平的不同,實行分梯度、分層次教學。例如課前設計好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問題的設計要有內涵,而且要人人有話說;課堂教學中,通過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使學生對于基礎性知識的掌握更加輕松,同時對有些問題適當進行拓展,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對待,就可以避免“瘦子吃不了,胖子吃不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課后習題教師應該精心挑選,要求不同學生不同對待。在學生取得成功時,及時地給予真切的贊揚和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看到光明前景。正如馬克·吐溫斯說:“僅憑一句贊美的話可以多活兩個月?!?/p>
此外,在學生剛接觸高中物理知識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初中學過的知識過渡,加強初中知識與高中知識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跨越高、初中物理的鴻溝,增強學生自信感。初中物理知識相對簡單,多為定性分析,而高中知識相對較復雜,且多為定量計算;初中知識相對獨立,而高中知識系統(tǒng)性較強。
三、利用學生“新鮮好奇”的心理特征,激發(fā)學習興趣
中學生好奇心很強,對各種新的知識都感到新鮮。利用學生這種“新鮮好奇”的心理特征,在教學中注重吸引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學習物理知識的注意力。在新課導入的設計上,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求趣意識,導入新課時力求新穎、多樣、有趣,一上課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投入欲”。 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guī)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四、利用學生“喜歡實驗”的行為特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中學生對實驗特別喜歡。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特征的習慣,充分運用各種直觀手段(如投影、幻燈、錄象、錄音、模型等),組織好實驗教學,使課堂教學聲、情、形、色并茂,情景交融,學生身臨其境,興趣盎然,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實驗中,動眼、動手、動腦,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概念、掌握規(guī)律。
物理學有物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對物理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的重要手段。物理理論源于實驗,而又高于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實驗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新知識的學習及概念意義的建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學校在物理教學中往往忽視對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把物理學中的觀察、實驗、經(jīng)驗這些“物”的因素淡化,將本來豐富多彩的物理學變成一堆枯燥的公式和例題,使學生面對一道道題目,在機械的模仿中失去感悟物理學思想方法的機會,不少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物理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從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豐富感性認識、做好演示實驗等方面入手,把物理學中“物”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還物理學以本來的面目,使學生感受到活生生的物理學。例如,學習力學時要多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如推車、提水、背行李、磁鐵的吸引和排斥、靜電吸引紙屑、地球吸引重物等例子,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推、拉、提、吸引等都是力,力表示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結合足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由慢變快、由運動變靜止、運動方向改變等經(jīng)驗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通過雙手擊掌、人的行走、穿著溜冰鞋推墻壁自己卻向后退等經(jīng)驗,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時,除了從理論上推證、講解,還要利用洛侖茲力演示儀將帶電粒子在洛侖茲力作用下的運動規(guī)律演示出來。在學習“勻速直線運動圖像”時,筆者選擇了一輛速度較小的電動玩具車,讓它在較長的桌子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教師事先在桌子上畫上幾個距離相等的點,并做出標記。請幾位學生參與實驗計時,每人站在標記旁,用秒表記錄下小車從起點到達該等距離點的運動時間。這樣就得到了一系列位移和時間的數(shù)據(jù)。取一平面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畫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圖像,這個圖像就叫做“位移——時間”圖像。這種做法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把物理學“物”的作用發(fā)揮出來,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中學物理教師要真正理解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所在,即學生學好物理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能力、有健全人格、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的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防止興趣培養(yǎng)的表層化、膚淺化,促進興趣培養(yǎng)的深層化、內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