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要求是教給幼兒唱歌、舞蹈的粗淺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等,陶冶幼兒性情和品格,多年的音樂教學讓我深深感到不能忽視對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愛好與探求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指向性,是幼兒學習入門的導向,然而幼兒的音樂興趣又是受教師的制約和影響的,那么,在幼兒時期怎樣充分考慮他們的心理特點,如何采取正確方法使之達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音樂興趣呢?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遵循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采取生動活動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幼兒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如果采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難以接受,應當采取富有濃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比如:采用音樂游戲的方式,選取優(yōu)秀的音樂教材,帶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動手、動腳、動口作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逗傋叫‰u》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歡的音樂游戲,在游戲中,請一名幼兒戴上狐貍頭飾扮演狐貍,其余幼兒戴上小雞的頭飾當小雞,這樣增加了興趣性和真實感,“小雞”圍城圓圈,“狐貍”蒙上眼睛站在圓圈中央,這時“小雞”合拍地邊走邊唱,“狐貍蒙上眼嘍,誰也看不見嘍”,小雞唱得非常得意,可是狐貍雖然蒙上眼,卻還在那里打主意,大家要小心喲,唱完之后,當狐貍叫“小雞”中的任何一個幼兒的名字,被叫的幼兒學一聲小雞叫,狐貍聽到雞叫,循聲去捉小雞,通過有趣的“狐貍捉小雞”游戲,培養(yǎng)了幼兒聽辨聲音方向的能力,幼兒在愉快歡樂的游戲中學習音樂,發(fā)展音樂聽覺能力和節(jié)奏感,培養(yǎng)“小雞”互相維護、避免被“狐貍”捉去的友愛興趣。
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幼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首先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fā)幼兒興趣,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方法力求生動、新穎。如運動時選擇熱烈的迪斯科;游戲時則選用活潑的鋼琴曲……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jié)奏促使幼兒躍躍欲試,參與活動的興致頓然提高。如果教師生硬地要求幼兒唱一些晦澀難懂的歌曲,幼兒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內容,也就無法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幼兒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幼兒在動、聽、看、辨、唱的趣味實踐中尋找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如在給中班幼兒上音樂活動“走路”時,可用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鴨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節(jié)奏。又如在“恭喜恭喜”這一活動中,可讓幼兒隨著歌曲的節(jié)奏做動作,部分幼兒給另一部分幼兒拜年,配上一些過年用的鞭炮、燈籠等等,幼兒便在感興趣的氛圍中學會了此種歌唱方法。
三、運用多種感官語言,增添音樂活動特有的情趣
盡量多用運手勢,即用老師的手勢代替語言,它可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如在小班音樂活動中可結合所演唱的有鮮明形象的動物歌曲,通過手勢形象地模仿出各種動物姿態(tài),便能很好地把幼兒的情緒激發(fā)起來,特別在指揮分合唱和打擊樂時,通過手勢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兒及時傳遞和表達出內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內涵,因此,簡明的手勢(包括指揮)能啟迪、激發(fā)小朋友的情感,使其節(jié)奏統(tǒng)一、速度統(tǒng)一,從而引起老師和小朋友間的情感共鳴;另外是體態(tài),體態(tài)語通過教師的動作表情傳遞給小朋友,能起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應,一般來講,主要是眼睛和臉部的各種神態(tài)和表情,它以無聲的語言向幼兒表露和傳遞內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堅定的目光和洋溢歡欣的笑臉,能使幼兒情緒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賞歌曲《獅王進行曲》時,教師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飛揚的姿態(tài),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兒,使他們充分感受獅王的神態(tài),《搖籃曲》等較為柔和和抒情色彩較濃的歌曲,教師應注意運用親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來教唱,便能把幼兒的情感帶入如詩如畫般溫柔的意境中去。又如唱《金蛇狂舞》《新年帶著幸福來》等輕快活潑的歌曲時,教師用充滿稚氣天真的笑臉和眼神,就更能激發(fā)小朋友的內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師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進行唱歌和隨著音樂節(jié)奏去進行律動表演,這樣便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興趣
幼兒園音樂教育內容由音樂游戲、歌唱活動、打擊樂器活動、韻律活動等學習組成。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從音樂中獲得的,只有當音樂教育活動真正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幼兒,使幼兒有能力在自己的音樂實踐中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美時,他才能真心產生對音樂的濃厚,并繼續(xù)保持下去。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游戲能很好地起到逐漸激發(fā)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喜歡同伴的情感的作用。因此教師們選擇的音樂活動內容應該多樣化,每個音樂活動都含有各種音樂素質和能力訓練的小游戲。活動內容的設計應該具備有趣的情節(jié)和幼兒們都喜歡的動物形象、人物形象等。例如:親子音樂游戲《袋鼠》、音樂游戲《小花狗》、《捉小魚》,以及培養(yǎng)幼兒聽辨聲音方向的能力的音樂游戲《小青蛙打呼?!贰⒇S富幼兒牙齒保健常識的音樂游戲《大戰(zhàn)蛀牙蟲》。案例:小班親子音樂游戲《袋鼠》
1=C 2/4
1 5 3 3 | 1 5 3 3 | 5 5 3 1 | 2 2 3 2 | 5 5 3 |
袋鼠 媽媽 有 個 袋 袋, 袋 袋 里面 裝 著 乖乖,乖 乖和
2 2 | 1 2 3 | 3 — | 3 3 5 | 1 — ||
媽 媽 相親 相 愛, 相親 相 愛。
教學思路: 小班幼兒以平行(個人)游戲為主,喜歡參加音樂游戲活動,有初步的音樂節(jié)奏感,而且特別喜歡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玩。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能聽音樂基本節(jié)拍”、“感受不同音樂特點的樂曲”的近期發(fā)展目標,設計了親子活動——音樂游戲《袋鼠》,旨在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感受與同伴、父母共同參與音樂游戲的快樂、感受歌曲的基本節(jié)拍、大膽表現游戲情節(jié)?;顒忧拔疫x擇并錄制了兩段特點鮮明的音樂,一段音樂活潑輕快、另一段音樂緩慢低沉,并根據兩段音樂的特點設計了幼兒喜歡的可愛的動物形象(袋鼠寶寶和袋鼠媽媽)、兇惡的大灰狼形象以及勇敢的獵人形象,配以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大灰狼想抓袋鼠吃,袋鼠趕緊躲起來,最后獵人打死了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