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業(yè)作為朝陽產(chǎn)業(yè),有著無限發(fā)展?jié)摿?,競爭也非常激烈。在美業(yè)商海浪潮中勇往直前的弄潮兒們,事業(yè)屢獲佳績,但也頻頻感到疲憊、迷茫,內(nèi)心的幸福、心靈的安寧更成為一種奢望。幸福,是否真的那么難?
“欲望就像是一個無底洞。學會滿足就擁有幸福。”
為什么我們總是感覺到不快樂,沒有幸福感呢?即使我們作為企業(yè)家,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想想我們當初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我們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票子,所以我們鞭策自己必須要拼命……
而當我們終于有了房子、車子和票子的時候,我們以為快樂和幸福就會隨之而來,但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車子有了,快樂并沒有來;房子有了,幸福并有沒來。然后又在琢磨,是不是因為我的車子不夠好,我的房子不夠大?于是又開始更加拼命工作,要把車子換成奔馳,要把房子換成別墅。就這樣,我們不斷地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和身邊比自己好的人賽跑……然而那些事業(yè)比所有人都成功,站在高山之巔的人又有多么幸福和快樂呢?反而是有許多人由于提前透支了生命,或是妄圖投機取巧而終于跑進了醫(yī)院、跑進了監(jiān)獄,甚至跑進了墳?zāi)埂?/p>
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合就有分。生命是無常的,當生命遭遇無常的時候,無論我們多么富有或者多么成功,最終什么都帶不走。這聽上去非常的悲哀,但也讓我們開始靜下來去反思生命的意義,“我為什么要這樣活,我為什么要這樣累,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我到底是為誰而忙……”終于,走進人的心靈世界,你或者會突然靈光一現(xiàn),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就在那里,快樂就在那里,成功就在那里,根本就不需要我們?nèi)ふ?,只要我們放下那些?zhí)著的永無滿足的欲望。
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奇跡,從誕生到成長,我們經(jīng)歷了多少考驗,通過優(yōu)勝劣汰才能走到今天,而今天的我們,在災(zāi)難、疾病的侵襲之下任然能夠健康的活著,我們就是成功的?,F(xiàn)在我們不僅身體健康,我們還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個愛我們的妻子,有個可愛的孩子,我們簡直太幸福了。
但是,還是有人感覺到不滿足,抱怨說,“我的企業(yè)還不夠大,一年只有一百萬的利潤,隔壁的兄弟一年卻能賺一千萬,我賺的實在太少了?!钡?,你有沒有看到那些虧損破產(chǎn)、資不抵債的?所以說,你太幸福了,一年賺一百萬真的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有時候,我們身在天堂卻不自知。我們父母健在,想喊“爸、媽”就能隨意喊出口,但是卻不知珍惜。有多少人,父母都已經(jīng)不在了,想喝一碗母親煮的稀飯,甚至想讓父親訓斥自己一頓,都沒有機會了。所以說,其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就在身邊,在我們的生命中每天都有奇跡發(fā)生,是我們?nèi)狈Πl(fā)現(xiàn)奇跡的眼睛,缺乏發(fā)現(xiàn)美麗、快樂、幸福、喜悅的心靈。我們的心太亂了,太浮躁了,太麻木了,就像廚房里那個經(jīng)久不擦的燈泡一樣,污垢已經(jīng)把光明遮蓋住了。你之所以不能夠發(fā)現(xiàn)生命中的喜悅、幸福、成功、智慧,是因為你生活在永不滿足的黑暗世界中。
從傳統(tǒng)文化中探秘幸福和快樂的答案:厚德載物。幸福需要修“德”。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基本上分為三大家:儒家、道家、佛家,簡稱“儒、釋、道”。為后世儒家尊奉的經(jīng)典之一《易經(jīng)》,產(chǎn)生于西周時代,很多人以為《易經(jīng)》就是用來占卜算卦的,其實不然?!兑捉?jīng)》的“易”字,上面一個“日”字,下面一個“月”字,“日”就是太陽,太陽就是陽?!霸隆本褪窃铝?,月亮就是“陰”。所以《易經(jīng)》就是講“陰陽文化”的書,天地就是皆在陰陽之中,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中國文化其實就是陰陽文化。儒家的孔孟學說倡導積極入世的思想觀念,可以說是“陽之道”,而信奉道家的人則所大多喜歡隱居、靜修、退守,可以說是“陰之道”,兩個學派都受《易經(jīng)》的影響很大,從而形成了我們獨特的華夏文化。在筆者看來,《易經(jīng)》可以說是一部千古奇書?!兑捉?jīng)》解密了宇宙自然的真理,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
在《易經(jīng)》的開篇,便是乾坤二卦。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蔽覈母叩冉逃龑W府清華大學,其校訓便是“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曾在清華做主題為“君子”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正是引用了《易經(jīng)》中的這兩卦,使之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校訓。
乾坤兩卦中的“厚德載物”應(yīng)該怎樣去理解呢,它說厚德才能載物,“德”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德”比較好理解,就是“品德”。那“物”呢?通俗來講,“物”涵蓋的內(nèi)容很多,比如說我們的健康、事業(yè)、家庭、財富、子女……都可以稱之為“物”。這個“物”,需要什么來承載呢?需要“德”。引申來說,這里的“德”和得到的“得”是同音字。“德者,得也?!庇械滦械娜耍厝痪蜁兴玫?。所以我們說厚德之人,才能有厚物,相反地,薄德之人,亦必然缺物、少物了。
不要羨慕別人開好車,住大房,好車、大房都是物,是一個果,每一個結(jié)果一定有導致其出現(xiàn)的原因。另一部儒家經(jīng)典《大學》里有一句話,“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本褪钦f,道德是根本,財富只是枝末?!吨熳又渭腋裱浴分懈巧羁痰闹赋觯骸暗虏慌湮?,必有災(zāi)殃?!闭f的就是沒有德行的人,即使有財也留不住,甚至還會招至災(zāi)禍。這就好比一張桌子,它最多能夠承載兩百斤的重量,你卻勉強放一個一千斤重物在上面,結(jié)果必然是會將桌子毀壞。
因此,今天的企業(yè)家人要想擁有幸福,一定要學會放得下那些永無止境的欲望,學會懂得感恩知道惜福,不斷累積自己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