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手術治療視網膜脫離所采取的相應護理措施對手術療效的影響。方法 通過對120例經手術治療的視網膜脫離患者,提供圍手術期的相關護理措施。結果 116例患者視力較術前有所提高,4例視力無改善。結論 視網膜脫離手術的效果與圍手術期相關的護理措施密切相關。
【關鍵詞】視網膜脫離手術;圍手術期;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014-02
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的分離,是臨床上常見的眼病,且為眼科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若預后不良,復發(fā)率較高,且復發(fā)后治療困難。視網膜脫離根據不同的發(fā)病原因可分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牽拉性視網膜脫離以及滲出性視網膜脫離,臨床上以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多見。視網膜脫離手術采用玻璃體切除儀切除玻璃體,光凝封閉裂孔,腔內氣體交換或硅油填充手術,已成為視網膜的綜合治療手段之一,使視網膜復位,恢復視力。這其中玻璃體切割加惰性氣體注入術是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但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因此,加強圍術期的護理工作,提高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識,對防止術后并發(fā)癥,保證手術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20例(150眼),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18~69歲,術后完全復位105例,占87.5%,部分復位11例,未復位4例。通過我們術前術后的精心護理,醫(yī)務人員的密切配合,大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術后效果。
1.2方法
原則是手術封閉裂孔,并根據裂孔的數目、部位、大小形態(tài)以及變性的情況,然后進行手術封閉裂孔,可采用激光光凝、透鞏膜光凝、電凝或冷凝,使裂孔周圍產生炎癥反應以閉合裂孔,然后在裂孔對應的鞏膜外做墊壓術,復雜病例選擇玻璃體手術,氣體或硅油玻璃體腔內充填等手術,使網脫復位。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措施
2.1.1 健康宣教
(1)心理健康指導:視網膜脫離手術可以影響到病人的心理活動。因患者視網膜脫離而視力不好,加之不了解手術相關知識,因此心理負擔較重,容易產生恐懼、焦慮、陌生等不良情緒。患者既希望盡快手術,又對手術顧慮重重,常表現為向醫(yī)護人員反復詢問。護士要與病人進行交流,耐心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及自我保健知識,使其消除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使其在平靜心態(tài)中接受手術,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生活飲食指導:教會病人有咳嗽、噴嚏沖動時張口呼吸,用舌頂住上腭,以緩解這些動作,避免術中咳嗽、打噴嚏引起手術意外。叮囑患者學會床上大、小便。術晨提醒患者飲食清淡,勿食過飽,禁止吸煙。
(3)臥位指導:根據不同的視網膜裂孔位置選擇不同的臥位,上方者取頭低位,下方者取頭高半臥位,顳側者側臥位,鼻側者取健側臥位,可有效防止視網膜脫離范圍擴大,囑病人頭部及眼球少活動,有利于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復位。
2.1.2 術前準備 術眼點1%托吡卡胺眼藥水,麻痹瞳孔括約肌及睫狀肌,以達到最佳的手術視野??股匮鬯幩?次/d點術眼,保證術眼的清潔,術晨生理鹽水250 ml沖洗淚道、結膜囊。
2.2 術后護理措施
2.2.1 體位護理 注入C3F8氣體的病人,為了使氣體更好地封閉裂孔,術后必須采用強迫性體位-俯臥位。其作用有:(1)有效地頂壓視網膜復位;(2)可預防氣體接觸晶體引起白內障。要求病人術后7-10天,每天俯臥12~16 h。
2.2.2 眼部護理 術后加壓包扎術眼,保持敷料無松脫,無滲出。囑病人少轉動眼球,防止視網膜再次脫離。
2.2.3 眼瞼水腫的護理 術后眼瞼會出現水腫,這是因為長期的頭低位所致,隨著頭低位的恢復,術眼損傷的緩解,水腫會逐漸消退,可用熱敷法,頻譜治療儀每日3次,可以減輕眼部的不適感。
2.2.4 惡心、嘔吐的護理 少數病人因術中牽拉肌肉、神經,可出現惡心、嘔吐,呃逆,面色蒼白等癥狀。應向病人解釋清楚嘔吐的原因,以減輕其緊張情緒。保持病室安靜,勿喧嘩。囑病人不要進食過多,禁止使用乳制品,防止腹脹??山o鎮(zhèn)靜劑,嘔吐后及時用清水漱口,注意保持口腔清潔。
2.2.5 頭痛、眼痛的護理 術后疼痛多發(fā)于30 min~2 h,程度不同,如果一般性頭痛可按醫(yī)囑給予口服止痛藥或肌注安痛定。因眼壓升高引起的頭痛應給予降壓藥物: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立即靜點,或口服醋甲唑胺片250 mg,如果是角膜上皮剝脫者可給貝復舒眼膏涂眼。1~2天后角膜上皮修復,癥狀自然消失。
2.2.6 飲食護理 進食易消化、高纖維素食物,多飲水,防止大便干燥。必要時給緩瀉劑。避免因腹壓增高引起眼壓增高,致使眼內出血或創(chuàng)口裂開。
2.3 出院指導
指導病人及家屬正確使用眼藥。注意用眼部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切勿持久看電視和閱讀,保持眼部清潔,勿用手揉眼,勿壓迫眼球。半年內避免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眼內充氣者,氣體尚未完全吸收時,避免高空作業(yè)或乘坐飛機,以免引起視網膜血管栓塞等一系列并發(fā)癥。眼內填硅油者,等視網膜平復維持在3個~6個月時來醫(yī)院取出硅油。出院后1周必須進行1次復診,3個月內每月至少復查1次,3個月后3個~6個月復查1次,1年后每半年復診1次。如眼部出現紅腫不適、眼前黑影飄動、視物變形、閃光感、視力下降等不適癥狀應及時來醫(yī)院就診。
2.3.1 指導方式:書面教育與口頭講解相結合
將相關資料整理成冊或制成小本子,放在病區(qū)健康教育箱欄方便患者及其家屬閱讀,并在不同的階段發(fā)放及講解相應的資料,使患者有目的地進行閱讀。
2.3.2 示范性教育
對需要病人配合的動作、行為給予示范性指導,比如用舌頂上顎的動作、如何轉動眼球、如何壓迫淚囊、滴眼藥涂眼膏的方法、如何采取頭低俯臥位、坐著頭低位等,均采用示范性教育,使各位患者更易理解及掌握要領。
2.3.3 隨機性教育
針對不同個體、不同時間、不同健康問題和心理狀態(tài)給予耐心和正確指導。
2.3.4 集體講解
對于同病種的病人,召集在一起宣教,使病人之間互相支持。相互鼓勵,有利于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的心理,以便配合更好的治療。
3 討論
玻璃體切除術是眼科最復雜的手術之一,而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可以對病人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并由此對手術后的康復產生影響。視網膜脫離的病人,病人由于視力突然下降、擔心手術效果及治療費用等原因,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的情緒,加上術后要求的特殊體位,心理負擔更重。因此,護士應針對病人術前、術后不同的心理反應和手術預期,做好宣教工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也要鼓勵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積極配合手術。與此同時,指導病人采取正確的體位姿勢,并告知正確體位堅持得越長時間,裂孔的封閉和視力恢復的情況越好。因此,術后的體位尤為重要,對患眼的恢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做好病人圍術期的各項護理措施,可以消除病人緊張恐懼的心理,使其手術順利進行,這既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會對患眼的恢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家琦,李鳳鳴.實用眼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30.
[2]馬榮芹.孔源性視網膜脫離鞏膜扣帶聯(lián)合冷凝放液術的護理探討.西南軍醫(yī),2009,11(1):9.
[3]惠延年.眼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79-180.
[4]曾繼紅.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的護理.實用護理雜志,1999,15(6):29-30.
[5]王謙.視網膜脫離再次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護理研究,2002,16: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