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愈加重要,主要談了幾種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辦法,希望能夠推動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推動小學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師生觀;班主任;溝通
小學班主任可以說是學生的啟蒙老師,老師的一些行為和態(tài)度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三的觀建立,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若是學生和小學班主任之間的關系良好,和諧融洽,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學習成績也會進步。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小學班主任和學生師生關系的和諧。
一、進行正確師生觀的樹立
在小學的時候,班主任的角色大都是“嚴師”,不重視和學生的交流,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畏懼,甚至由于溝通方面存在障礙,直接影響到了教學效果,這對于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都是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必須進行正確師生觀念的樹立。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不能太松散也不能夠太過于嚴肅,而應多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調(diào)動起來,這樣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學習積極性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二、進行班主任形象的樹立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班主任老師的一些舉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三觀養(yǎng)成,若是班主任自身的形象比較好,這對學生的三觀樹立也是有益的。老師在管理或者教學的時候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無論是知識方面、生活方面還是道德修養(yǎng)方面,老師都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深入學生,全面地了解學生
小學班主任做好管理的基礎便是真正地了解學生,更好地幫助學生進步和發(fā)展。想要保證師生關系的良好,老師首先應該做的便是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需要,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和老師進行交流,老師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小學生性格并沒有真正的成熟,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的差,經(jīng)常會犯一些簡單的錯誤。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老師不能夠一味地批評學生,應該有耐心,了解學生的想法,包容和教導學生,在教導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有耐心,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這樣學生也會更加愿意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會有效避免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
四、運用技巧和學生溝通
小學生的思想是比較單純的,若是老師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愿意蹲下和學生平等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去進行問題的思考,那么師生之間的關系會更加的融洽,所以,老師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也必須掌握一些技巧。首先,在和班級的學生溝通的時候,老師必須做到一視同仁,絕對不能夠偏心,這樣學生會更加愿意和老師交流,而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其次,老師在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時候,應該多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對于那些攻擊性強的語言盡量少用,用情和理來說服學生。
五、在進行學生管理的時候應該將嚴肅和關愛結合在一起
小學時期不但是學生身體成長的時期,也是心理成長的時期,這個時候,老師應該多關心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愛護。老師在關心學生的時候不但需要關心成績好的學生還應該給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心和鼓勵。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應該保持耐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在進行教學或者管理的時候,老師還應該將嚴肅和關愛結合在一起,不能夠只表揚不批評,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身心全面地發(fā)展。
在小學中,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良好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老師必須認識到其重要性,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選擇正確的方式,幫助學生在提高成績的同時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幫助其在將來能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9(1).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東華小學)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