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jié)題目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課程在教室里進行。
教師精心設計新課引入。教師上課前做了充分準備,用心做了教學設計。為了激發(fā)學生感性認知,尋找了原子彈爆炸的大片,想通過強烈視覺沖擊,引導學生對戰(zhàn)爭的反思,對和平的渴望,進而引出“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然而,教師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卻事與愿違。接下來,教師按照自己先前的教學設計程序,繼續(xù)自己的教學進程,學生一直沉浸在本節(jié)課開始的大片情景中直至下課……
一、教學的反思
1.教學設計與學生課堂真實的反映形成巨大的反差
據了解,這位教師為準備這一節(jié)課的引入花費了很多時間搜集材料,尋找素材,搜集案例。應該說從教學設計的文本上看,這位教師的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思路與我們的教學設計背景及呈現方式、學生的興奮點與認知相差較遠。
也許我們的教師忽視了電影作為一種加工的藝術形式雖來與生活,但高于生活,并不等于生活本身。影片中的原子彈爆炸其殺傷力給人、財物帶來的破壞是巨大的,但是通過電影形式,通過聲、光、音響、屏幕描繪出的宏大場面直接刺激學生感官已經遠遠超過真實事實的感染力。
這個事例也說明當前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教學設計距離學生認知較遠,距離學生生活體驗有一定距離。也許我們從文字版的教案中看不出問題,總覺得自己的思路貼切、順暢,其實那只是我們的主觀想象而已。
2.面對課堂的生成態(tài)度
本課例中,學生的反饋超出教師教學設計的預想的結果,出現了新的生成,考驗了教師的教學應變能力。教師對教學生成可能有以下處理辦法:
第一,置之不理,繼續(xù)實施自己預想的教學設計。本課例中,教師就是采取這種教學策略,即無論學生有何種反映,都堅決把自己辛勤準備的的教學設計進行到底,似乎在完成教學任務。就本節(jié)課實際情況看,由于學生的興奮沒有得到教師的回應、引領和遷移。
第二,積極應對,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面對學生課堂反饋的問題,教師因勢利導,更改、調整預先的教學設計和計劃,抓住難得的教學機遇,解決學生的問題。
第三,關照學生問題,簡單詢問學生感受,歸納出問題,肯定學生課上積極思考的生成,教師經過課下思考后,再作回應。這既肯定關照了學生切身感受,適時安撫學生的情緒,也利于繼續(xù)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3.抓住課堂生成,珍惜教學機遇,積極應變
課堂教學生成永遠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檢驗教學雙邊活動質量的參照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難得的教學機遇,是因材施教的最好時機。就本課例而言,可以有以下應對策略。
第一,臨時變動教學內容,解決生成問題。借助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針對學生體驗,把課本與生活進行聯系,有意識地進行相關教學內容。這解決了課堂生成的問題,相信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一定富有成效。
上述做法要求教師對教材熟悉,對教材知識運用嫻熟,對教材與學生生活的關系把握準確得當。當然從形式看,這節(jié)課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甚至影響了“教學進度”,改變了原有的“教學設計或計劃”。但是此時此地抓住了教學機遇,講授最適宜的問題,是高質量、有效地進行了教學,完成了教學進度和任務。
第二,巧妙設計提問,補充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回歸本課內容,繼續(xù)完成預設教學內容。相信,這種教學材料補充與跟進,可以引導學生書歸正傳,完成預訂的教學任務。
二、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應變能力
1.教師應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
在學科專業(yè)上,教師必須熟悉并深刻理解本學科教學的所有內容。比如,每個模塊知識內容、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相關學科領域前沿的進展,要能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教師還要具備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懂得學生認知水平及其表達方式,掌握教學對應的一般原則和教學策略。
2.教師要具備對現實問題的敏感性
現實問題就是常被人們議論的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話題,包括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現實的熱點,學生議論、喜好關注的問題。敏感性是指這些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相關度,結合點或契合點。一個有經驗的教師面對學生的任何問題和課堂生成,都可以從學科思維的角度考量學生思維程度和欠缺度,抓住教學機遇點,進行有成效的教學。
3.教師要研究學生,研究問題
客觀地說我們的教學太偏重對教材文本、知識結構和體系、知識邏輯的研究,缺乏對學生認知水平、學生疑問和質疑的研究,因而難以應變教學中學生的問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我們倡導教研和備課研究學生,就是研究學生認識問題的思路和認識規(guī)律。我們主張研究問題,就是研究學生問題與教材關系,以及應對策略。
4.教學要解放思想,提高應變能力
以上三點如果是提高教師應變能力的基礎要求的話,那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打破不必要的條條框框束縛就是其關鍵。
在以教學為中心、學生為本的前提下,比起預設的進度、教學設計,更要顧及學生課堂感受,顧及學生疑惑、質疑和問題。要解決教學中學生的問題,就是顧及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解放思想,就是要根據實際研究問題,開動腦筋,不拘一格,與時俱進,解決學生問題,提高教學的應變能力。
教師必須具備和提高教學應變能力。應變能力好,教學效果就好,課堂實效性就會高。同時,教師的應變能力強就是堅持了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這種風格會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實踐方法的引導。相信在科學教育理念指導下,伴隨著教師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發(fā)展也會有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