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是連接學校工作和家庭工作的紐帶和橋梁,班主任工作正常開展與否將直接影響著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良好班集體以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必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躍的關系。
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促使學生持老師的工作,努力去學習,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為老師和班級爭光。另外,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充分挖掘并發(fā)展每個學生獨特的稟賦與潛能,喚起他們內在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造激情,產生出強烈的自信和自尊。因此,優(yōu)化師生情感關系,建立和諧、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構建和諧教育氛圍勢在必行。
然而,在現(xiàn)實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不和諧現(xiàn)象比比皆是。產生這些問題,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經驗告訴我,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要學會自我解放,自我減壓,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
當教師累,當班主任更累。許多教師寧愿多上些課,也不肯當班主任。追究原因就是班主任工作繁且雜,壓力太大。在巨大的壓力下,班主任要在自己的思想與行動上進行“自我解放”, 適時適度地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與情緒,及時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緒,保持一種健康平和的心態(tài),做一個積極向上、樂觀、開朗,情緒飽滿,胸懷坦蕩,豁達寬容的教師。
二、班主任要增強責任心
責任心是從事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作為班主任要增強責任意識,熱愛這一工作,把這一崗位當作一項崇高的事業(yè)來做。因為班主任工作意味著更多的奉獻與付出。
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關注每一個學生,面對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紀律上對學生嚴格要求,平時關注及幫助后進生的健康成長。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去教育學生。這樣的班主任心中時刻裝著學生,對學生真心地付出,師生關系自然會和諧。
三、班主任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善待犯錯誤的學生
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又比較好動,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有時甚至會重復犯同樣的錯誤。這時就特別需要老師耐心地幫助其指出錯誤、改正錯誤。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甚至挖苦諷刺,就會使學生反感,這勢必會造成師生關系的惡化。老師要善于給犯錯的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只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一顆寬容之心,師生關系就會更和諧。
四、班主任要善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钡拇_,教師這個職業(yè)是需要愛心的職業(yè),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好班主任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只有讓孩子感受到被愛,他們才會覺得溫暖、快樂,學會愛別人,幫助別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五、班主任要尊重學生
一個尊重他人的人,必將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有個性、有感情的人,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平等,千萬不可凌駕于學生之上。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孩子, 孩子就愛他, 只有愛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默森也說過: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睂W生的尊重, 并不意味著對學生的一切想法和做法都加以肯定。尊重學生, 首先是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獨立性, 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其次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
六、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善于與學生交流溝通,與他們做朋友
現(xiàn)代教育提出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既是良好的引導者,又是一個熱心的、耐心的聽眾,還應該是一個談得來的朋友。一個與學生關系緊張的老師,他的業(yè)務水平再高,學生也會對他產生一種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課。相反,如果一個與學生關系融洽的老師,學生會去更積極地學習。
有人說,一個教師在教學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yè)知識,85%要靠他的溝通技巧。掌握溝通技巧,這樣往往能達到神奇的效果。新課程追求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應當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學生做朋友,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和他們交流,用朋友式的語言與他們溝通,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七、班主任要教育好學生,教他們?yōu)槿颂幨乐溃虒W生學會感恩
當今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yǎng)慣了,在很多場合也都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為家長和教師的給予是天經地義的,沒有必要去回報。在學校中則是,一旦班主任的做法不合心意,就會產生埋怨心理,這就需要家長、教師能進行積極的教育和引導,教他們學會感恩。有關教育人士認為:“教育學生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如果僅僅靠理論式的言傳灌輸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還是要來自身教的點滴感染”。讓學生學會知恩、感恩,才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也才能更加尊重老師、家長。
總之,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是學生成長的潤滑劑,只要我們班主任多給學生一些關愛,多一些溫情、寬容,、理解與尊重,就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