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摘要:有效的案例教學活動是提高獨立學院金融學課程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文章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和案例教學的性質,介紹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運用的講解式、討論式,書面式及其他幾種案例教學的形式,并提出了相應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獨立學院;金融學;案例教學法
一、獨立學院及其學生特點
獨立學院,是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以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yè)。自2003年起,獨立學院發(fā)展時間不長,辦學經驗有限,很多獨立學院的教學工作主要依靠本部教師,沒有適合自己學生層次的教材,且現階段獨立學院往職業(yè)教育方向發(fā)展,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管理、服務、建設等方面的一線所需要的專業(yè)技術性人才。
獨立學院的學生群體特征非常明顯:首先,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獨立學院本科從屬三本一,學生的高考分數基本低二本30分以上,大部分學生存在偏科的問題,其學習習慣也不好,很多學生對待課程的態(tài)度完全憑借個人興趣。其次,獨立學院獨立辦學屬于民辦性質,學生學費很高,動輒一年學費達到近兩萬元。所以大部分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越,甚至有些學生入學之初家里已安排好畢業(yè)出路,這些因素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良好的家庭條件也使得大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接受了各類特長培訓,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是動手能力很強,文藝活動出眾,思維特別敏捷。最后,獨立學院的學生基本都屬于八零后,有著所有八零后共同的標簽,個性很強,自我意識突出,缺少團隊合作意識。對傳統(tǒng)的東西,不屑一顧,自由散漫。對待新奇特的事物則能夠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奮進。
二、課程性質及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金融學是財經類專業(yè)的基礎主干課程。同時,它又是高等財經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特別是在今天,金融作為一切經濟的核心,這就要求每一個財經專業(yè)的學生,甚至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掌握金融的基本知識和簡單運用。就金融學的性質來講,基礎理論課涉及到很多概括性的抽象的概念和術語,有些理論比如商業(yè)銀行的信用創(chuàng)造過程特別宏觀不易理解。很多獨立學院沿用本部教材或者某些經典教材,其缺少的趣味性,更降低了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出現學生“開始跟不上最終不愿在學”的現象。在筆者長期的金融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利用實踐性教學特別是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生動學習內容,使得學生跟能夠理解和掌握其基本知識和重難點。案例教學并不是人們通常說理解的講講幾個故事,其整個的實施過程也需要事前設計,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檢測。
針對獨立學院學生專業(yè)基礎較差,但動手能力強,愿意接受挑戰(zhàn)的特點,在《金融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既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學中老師的主導作用,也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知識,在生活中用知識,也有利于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儲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中的互動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達到“師生互補,教學相輔”。
三、案例教學的方法及運用
1、課堂講解式案例分析
在整個《金融學》案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屬于講解式的方法。金融學科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經典的案例,比如”金融危機”這節(jié)中的《次貸危機》,比如“期貨”這節(jié)中的《327國債》以及“商業(yè)銀行”這節(jié)中的《海南發(fā)展銀行的倒閉》。這就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案例提供了支撐材料。講解式案例教學優(yōu)點明顯,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也有利于教師把握教學節(jié)奏。在進行案例講解前首先要確定所上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明確最終要求學生明白什么樣的教學原理,然后在來選擇恰當的案例。選擇出來的案例除了能夠體現出啟發(fā)性和典型性,最好還能夠體現出時代感。當今經濟生活中所發(fā)生的金融現象,產生的新的金融產品才能使得學生更加深刻的體味當代金融發(fā)展的問題,更容易深入理解和積極探索金融問題。講解式案例分析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講解的最后不要輕易將結果告知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正確的結論。比如我們在學習了金融工具 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介紹了《第一股民楊百萬》,學生對于財富人物特別是如何致富的案例都帶有濃濃的興趣,而且楊百萬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最早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在證券市場擁有許多“第一”: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個人,第一個個人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也是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大學聘為教授。此案例能夠使同學更好的理解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的運作,同時也能夠從個人經歷總結做人做事的道理。
2、課堂討論的案例教學法
討論式的案例教學法也是教師常用的方法,這一方法更加突出了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思考發(fā)現問題,最后總結總結問題。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一個事前給定的主題,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提出方案,進行論述與辯論等。比如,去年人民幣經歷了長期的升值過程,由此也引起了財經界對于升值的利弊的討論。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了“人民幣升值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辯論賽,要求學生事前對相關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自行收集資料,自己總結利弊,從而展開辯論。事后證明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當然對于一些開放性的金融問題,例如在學完金融市場時,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主題為”假如中獎兩百萬人民幣,將如何處置獎金”的討論會,或者學完衍生性金融工具后,引導學生自己設計能夠”為愛情保值”的期權或者期貨,這些生活化的主題往往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探索相關金融知識。在開展討論式案例教學法時,作為教師要特別注意誘導和提示,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及時糾正偏離討論的現象。學生如果在討論過程中遇到阻礙無法向前時,教師應該及時搭橋,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啟發(fā)。
3、書面案例教學法
在案例教學中除了老師講解,學生討論外,還可以安排實施一些相關的社會調查,通過對于某一金融理論的內容的切實了解形成書面報告或者通過走訪調查實地考察一些特定的經濟金融現象。比如隨著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的上限,互聯網金融有了蓬勃的發(fā)展,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話題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此時可以在課后作業(yè)中設計若干個案例材料,如結合“余額寶的前世今生”寫一篇“互聯網金融分析報告”?;蛘哒垖W生們調查下,隨著“余額寶”的產生,各銀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寶寶類”產品,此時身邊家庭理財方式的是否隨之發(fā)生變化。實踐證明,在調查活動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的積極性、組織性、獨立性得到充分的激發(fā),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通過撰寫調查報告,也鍛煉了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同時,整個調研的開展使得專業(yè)知識能與社會經濟實際相結合, 而更易被學生掌握與運用。書面案例教學法對于任課教師的要求會更高一些,社會調查實踐報告或者論文項目的題目首先應該是學生通過實踐能夠駕馭的主題,另教師對于學生說形成的書面式的材料應該認真的進行批閱,如果論文質量很好的情況下,應該幫其修正不足,甚至推動其反復修改直至發(fā)表。這個過程也考驗了任課老師的科研能力。
4、其他類案例教學法
除了常規(guī)式的案例教學法,還有些方式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諸如每節(jié)課前學生自己上講臺給大家做金融案例解讀的ppt展示。不給學生限定主題,只讓其對周邊的感興趣的經濟金融現象做自己的理解和解讀,然后制作出PPT,上臺脫稿給大家進行講解。如果小班上課的話,可以要求班上的每一個都上臺演示,如果合班上課的話,可以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上臺展示。這種學生自己解讀案例的方法既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金融現象,又可以鍛煉其表達能力。學生自己臺前展示也促使他們必須深入的了解以及掌握說選案例,這也是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金融學中有很多知識點是學生能夠自行尋找案例的,比如金融市場中涉及到的龐氏騙局,身邊類似的騙局很多,國外有“金融巨騙麥道夫”,國內有“本色集團吳英”。還有一些涉及到多個章節(jié)內容,綜合性很強的案例,如歐洲債務危機,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展示。
如果學生很活躍,表演欲很強的班級,還可以讓學生“演案例”,也就是俗稱的角色模擬,有些很難理解的章節(jié),比如,商業(yè)銀行的信用創(chuàng)造能力,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等,都可以設計合適的角色讓學生來挑戰(zhàn),往往會收獲很好的效果。
四、案例教學法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內容的選取要適當
教學中所選擇的案例,必須有所重點,應該緊密結合課程的各個知識點來選擇。教師應不斷關注經濟金融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 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案例與討論主題, 安排的調研項目應是學生所關心的問題,要緊貼社會實際,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案例教學,其難度應適宜, 過于簡單會缺乏挑戰(zhàn)性, 不能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過于復雜, 學生無從下手,不但很難完成實踐目標,甚至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對任課教師所學內容產生反感。
2、應該區(qū)別不同的教育對象
很多獨立學院在招收本科學生的同時,也招收專科學生,這兩個層次的學生入學分數有很大的差異,反映出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同,另外同為本科學生,低年級和高年級,金融專業(yè)和非金融專業(yè)對案例的選擇都應有所區(qū)別。比如對于??频?、低年級的、非金融專業(yè)的應選擇簡單易懂的案例,對于本科的、高年級的、金融類的專業(yè)學生來說應選擇相對復雜的案例,且隨著層次的提高,案例應趨于更具綜合性。
3、考核的方式要合理
對于開展的各類案例教學法,合理考核是教學過程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對于不同的案例教學方法應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對于個人展示、個人解答、個人論文的案例教學中,考核的方式和結果都非常容易掌握,這個結果主要取決于學生個人所顯現的水平,也依仗教師的授課水準。但對于一些以小組完成的項目,就非常容易出現個別同學“搭便車”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要求每小組提供較為詳細的分工情況說明, 以備老師隨機提問核實, 同時把小組無記名互評作為成績評定的一項內容。
參考文獻:
[1]姜法芹.高職類院校專業(yè)基礎課的教學理念探析———以“金融學基礎”教學實踐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12).
[2]李菊.案例教學在金融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9,(11).
[3]吳偉萍.高職金融課程實踐教學活動設計[J]. 機械職業(yè)教育,2013,(10).
作者簡介:丁丁(1981-),女,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助教、經濟學碩士,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金融系,研究方向,投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