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于華盛頓特區(qū)組織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研討會上,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新的浮動核電站概念,其由核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Kepco教授尼爾·特地斯(Neil Todreas)協同布翁焦爾諾和邁克爾·格雷(Michael Golay)共同研發(fā)。威斯康星大學和工程公司CBI的工作人員也參與其中。
其類似于石油工業(yè)的海上平臺。海上浮動核電站可在一個中央造船廠中建造,然后被拖到離海岸5英里到9英里的海域中,用錨固定在海中。
這種核電站將利用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海上平臺技術,并包含一些生活走廊、一個直升機停機坪和一個向人口中心區(qū)輸送電力的水下傳輸線。為增加成功幾率,海上浮動核電站將利用輕水核反應堆技術和用于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采的海洋平臺這兩種成熟技術來降低風險。
當前唯一的浮動核電站是俄國在建的阿卡德米克-羅蒙諾索夫號 (Akademik Lomonosov),兩座功率為35兆瓦、類似于用于推進船舶的反應堆正在港口的駁船上安裝。麻省理工大學的這個概念與俄羅斯的不同之處在于,研究人員提出將200兆瓦或更大功率的反應堆安裝在一個圓柱形浮動平臺的中心,該平臺離岸約十公里。
浮動電廠四面都是較深的海水,與海水的近距離便于冷卻,結構的下段大部分將被永久淹沒,以向反應堆安全殼容器提供非能動散熱。麻省理工大學的雅格布-布翁焦爾諾(Jacopo·uongiorno)說,“無需干預的非能動散熱是可以做到的。反應堆安全殼本身基本上是在水下?!痹谒?00米處,他們的概念設計不會受到地震的影響,也較易經受海嘯在離岸10公里處引起的浪涌。
它可以設置于接近電力需求的中心,而無需使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只要該區(qū)域沒有航道且不會經常遭受嚴重風暴的襲擊。
麻省理工大學的雅各布教授說,“海洋是廉價的房地產”。他的團隊堅信這將有利于提高核電站的經濟效益。
浮動電廠有很多優(yōu)點:在工廠或船廠建造會提高效率;選址簡化;環(huán)境影響極低;退役工作可以在專門的工廠進行。然而,海上建造環(huán)境需考慮諸多重要事項,如人員和設備的進出以及需要盡力確保不會污染海洋。
另外,沿海社區(qū)居民可能會反對核電站建在離海岸幾英里的海域中;自2011年地震和海嘯襲擊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后,公眾對核電站的關注變得更加復雜。
海上核電站可能出現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即使利用了兩個成熟的技術,它對海洋確切的影響尚不能確定。盡管雅各布教授說該核電站將具有經濟效益,但似乎一個海上平臺的操作成本會更大并且涉及到恐怖襲擊的威脅問題。(本文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和網站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