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節(jié)德育滲透課得以傳授學科知識為主線,主體不要脫離課堂,在這條主線貫穿整節(jié)課的同時,找?guī)讉€德育滲透的點。
關(guān)鍵詞:德育滲透;滲透模式“貼”;“染”
有很多老師對于德育滲透課不太理解,有的老師也掌握不好尺度,比如一節(jié)很好的比較活躍的思想品德課,上成了很嚴肅的政治課,這就失去了德育滲透的意義,一節(jié)德育滲透課得以傳授學科知識為主線,主體不要脫離課堂,在這條主線貫穿整節(jié)課的同時,找?guī)讉€德育滲透的點,而且這個點要抓得正,抓得準,抓得有度,度大了就脫離課堂教學了,度小了又達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那么接下來我就談談如何上好學科德育滲透課。
一、德育滲透在課堂上體現(xiàn)兩方面
一個是學生內(nèi)在思想品質(zhì)的滲透,另一個是對學生外在行為習慣的滲透。
德育滲透,是讓德育浸泡在學科中,即德育必須通過學科教學的方式實現(xiàn)。德育不是貼上去的,而是“潤”在課堂里面的;不是染上去的,而是“浸”在其中的。一句話,德育不僅僅是生成的,更是生長的。德育滲透不是把思想品質(zhì)或行為能力教育強加進教學環(huán)節(jié)里,而是與教育內(nèi)容相融合。
二、德育滲透課注意的事項
1.德育滲透這些不會突然在某個環(huán)節(jié)提出來,像嫁接的一樣。而是在適當?shù)那榫持校〉胶锰幍?、一絲一毫地滲透給學生。可適當舉聽課的例子。
2.德育滲透實際上是表現(xiàn)在教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上,并不是專門地為德育滲透而設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適當滲透給學生相應的思想或好的行為習慣。
3.德育滲透一定要把握好契機。例如下鄉(xiāng)聽課有一位老師在學生活動前提出了分工、有序等要求,活動完老師又提出了分工合作真好。僅此一兩句話,對學生就起到了導向作用?;卮饐栴}時,一生總是說不到點子上。老師耐心引導,一再追問,學生終于完美地說出心中所想。學生明白了:學習不可以草草了事,學就要學個明白。
三、上好德育滲透課的方法(以語文為例)
1.“雙故事法”滲透模式。所謂“雙故事法”滲透模式,是指課文中所體現(xiàn)的德育內(nèi)容在學生生活中找到德育方面相對應的真實故事,在講解課文時進行穿插,使學生在感受生活故事的同時感受課文,感受課文的同時重新認識生活,讓學生在這種生活故事和課文故事的相互照應中進行感同身受的道德品質(zhì)體驗。
例如,以《媽媽的賬單》一課為例,本課以“賬單”為題眼很難對學生形成直觀的德育滲透,采用“課文、生活雙故事法”滲透模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某學生用自己平時攢下的零花錢交了書費,而沒有向父母要錢,這很好地體現(xiàn)了孩子對父母的愛。我將這一例子與課文結(jié)合對學生進行愛父母的德育滲透,在班級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2.“意外”滲透模式。所謂“意外法”滲透模式,是指在語文教學中,讓平淡的課堂發(fā)生“意外”(當然,這種“意外”是教師精心設計并結(jié)合有關(guān)課文德育內(nèi)容的),這樣,學生就會眼前一亮,“意外”所要表達的一切會立刻使學生印象深刻,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德育滲透是潤物無聲、水滴石穿的過程。關(guān)鍵把握好一個“滲”字,就像下小雨一樣,慢慢滋潤小苗的根部。同時要達到“透”,“急雨”只能澆到小苗的表面,雖然葉子顯得鮮亮了,但是小苗并未吸收真正的營養(yǎng)。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得巧,使德育滲透和教學過程不再是“兩張皮”,兩者真正合二為一。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