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聾生由于生理缺陷,聽覺不同程度地受損,這影響和阻礙了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引發(fā)了許多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走進聾生心靈深處,用愛打開學生的心扉,讓每一個聾生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這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guān)鍵詞:聾生;心理健康;個案;輔導
聾生由于聽覺受損,影響了智力等各方面的充分發(fā)展,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抑郁、多疑、焦慮、嫉妒、自卑、自閉、孤僻、任性、倔犟、冷漠、暴躁、沖動、厭學、缺乏自信、不懂得關(guān)愛和尊重他人、社會交往能力低下等。這些心理問題嚴重阻礙了聾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從事特教工作二十多年來,在筆者所教過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這些心理問題,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相當嚴重,以致畢業(yè)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解決聾生的心理問題迫在眉睫。因此,特教學校應把聾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努力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開發(fā)他們的潛能,促進聾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下面筆者就從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典型個案中,談?wù)勛约涸诿@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嘗試和體會。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亮(化名),男,17歲,聾部九年級學生。2008年8月從敦煌特殊教育中心轉(zhuǎn)入我校上七年級。從小亮的轉(zhuǎn)學證明和小學畢業(yè)證書上了解到,他在敦煌上學期間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生。通過與其交談還得知,他在敦煌上學時一直在班上擔任班長。為了讓他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沒有失落感,開學第一周選舉班干部,筆者就讓他擔任了副班長。前半月表現(xiàn)還好,一個月之后,他覺得勝任不了,提出辭去副班長職務(wù)。從此以后,在他身上逐漸顯現(xiàn)出了許多心理上的問題,表現(xiàn)為性格孤僻、性情怪異,焦慮、自卑、任性、倔犟、脾氣暴躁、易怒,以自我為中心,隨心所欲,不善交往,在班上不合群,與同學關(guān)系不融洽,有時對教師也不夠尊重。除此之外,小亮的衛(wèi)生習慣也不夠好,不換洗衣服,不洗澡。該生較為特殊,聾生的許多心理問題在他身上都有所表現(xiàn),屬于自我成長問題而導致的嚴重情緒困擾。
二、個案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小亮的母親是環(huán)衛(wèi)工人,肢體殘疾(小兒麻痹),父親是修自行車的。由于小亮耳聾,父母從內(nèi)心覺得對不起孩子,加之又是獨生子,所以從小就倍加寵愛,要什么買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處處依著他,舍不得打罵說教,任其發(fā)展。久而久之,他逐漸形成了我行我素、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
2.教師原因
小亮轉(zhuǎn)入我校后,由于自身手語表達能力差,師生間不能很好地進行交流溝通。個別教師在上課時發(fā)現(xiàn)他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毛病時,缺乏耐心說教,教育手段粗暴,以致發(fā)生正面沖突,使其產(chǎn)生逆反和對抗心理。出現(xiàn)這些問題后,作為班主任,筆者也沒有及時調(diào)查解決,導致小亮脾氣更加暴躁,對教師的不信任、不尊重。
3.自身原因
小亮性格偏內(nèi)向,孤僻,易怒。由于學習跟不上,成績差,因而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加之班上大部分同學的排斥和不接納,以致他不愿與人交往,形成自閉,不能自拔。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所在。同時轉(zhuǎn)入我校后還表現(xiàn)出許多的不適應:(1)生活環(huán)境不適應。據(jù)了解,小亮在敦煌上學時,生活上的事情基本由生活教師包辦,自己很少洗洗弄弄。但是進入新環(huán)境后,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樣,衣服要自己洗,各方面生活問題要靠自理。新學校管理比以往的學校要嚴,造成小亮對新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一時難以適應,常因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學校的管理規(guī)范而受到值周教師和同學的批評,因而就與教師和同學形成對抗心理。(2)學習心態(tài)不適應。小亮在敦煌上學時,雖然自身有許多毛病,但也是一個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是同學中的佼佼者,是家長和教師的掌上明珠,父母、教師、同學對他的學習十分關(guān)注,常以他作為同學的學習榜樣。然而,由于學校之間教學水平的差異,小亮來到我校后在班里卻變成了后進生。這樣,過去的自我與現(xiàn)實的自我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因此內(nèi)心感到空虛無助,對學習沒有興趣,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甚至產(chǎn)生了退學的念頭。(3)人際關(guān)系不適應。小亮在敦煌上學時一直擔任班長,威信高,身邊常有一群伙伴圍著他轉(zhuǎn)。來到我校后,在新的環(huán)境里他的優(yōu)勢沒有了。由于他的手語表達和我校手語的表達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別,無法準確有效地與新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了失落感。
三、個案輔導策略
1.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家校配合,共同關(guān)注學生成長
在與小亮母親的多次交談中了解到,造成小亮諸多心理問題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母親的溺愛。于是,筆者通過面談和電話聯(lián)系的方式與小亮的母親溝通思想,一起分析孩子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幫助小亮母親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并要求她在家里把“愛”和“嚴”結(jié)合起來,多與孩子談心交流,多用正面事例說明人生的美好,多引導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在學期中途,筆者經(jīng)常通過電話把小亮在學校的表現(xiàn)情況通報給其母親。同時,了解小亮在家里的表現(xiàn)情況。每到節(jié)假日接送學生,筆者都會主動與小亮母親交流情況。由于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小亮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愿意跟同學們交往,壞脾氣有所好轉(zhuǎn),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懂得尊重教師和同學了。
2.走進學生心靈深處,用愛打開學生的心扉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無聲的語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劑?!苯處煂W生的愛,勝過千次萬次的說教。愛,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能滋潤學生的心田,能感化學生的心靈。(1)用愛心和真心換取信任。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筆者主動和小亮親近,與他真心交朋友,俯下身來傾聽他的心聲。經(jīng)常在課間和課后與他促膝交談。我們一起談家庭,談打乒乓球,談下象棋,談學習,談生活,談未來。起先,他似乎不愿意和我多談。看到筆者始終面帶微笑和他談心,他體會到了筆者的誠意,漸漸地向筆者敞開了心扉,述說心中的苦惱和憂慮。不僅如此,他還能主動找筆者談心。面對此景,筆者耐心傾聽,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撫慰他受傷的心靈。他在學習上有了困難,筆者主動幫助,耐心輔導,生活上也給予他更多的關(guān)愛。他漸漸恢復了心理平衡,對教師更加信任了。教師的“愛”可以打開學生的心靈,能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之苗,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養(yǎng)料,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力量。(2)努力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用集體的溫暖消除他內(nèi)心的自卑和冷漠。為了盡快幫助小亮解決心理問題,筆者動員全班力量,共同幫助他進步,引導全班同學關(guān)注他、接納他,并要求全班同學摒棄對他的種種偏見和歧視,主動關(guān)心幫助他,尤其在學習方面給予他更多的幫助,多與他交流溝通。不管開展什么活動,都吸納他參加,讓他盡快融入班集體,感受集體的溫暖。同時,還指定專人對他進行全方位的幫扶,并制訂幫扶計劃,定期檢查。在上課過程中,筆者隨時捕捉小亮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大大激發(fā)了他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通過這些做法,小亮真正感受到了班集體帶給他的溫暖,往日的自卑感與冷漠也逐漸淡化了。
3.捕捉閃光點,鼓勵發(fā)展特長,培養(yǎng)自信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痹俸玫膶W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小亮雖然學習成績差,但是他也有許多閃光之處。他興趣愛好廣泛,酷愛籃球和乒乓球,下象棋和下跳棋的水平也相當高。因此,筆者利用乒乓球興趣小組活動和個別化指導的機會,經(jīng)常與他打球練習,耐心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乒乓球技藝傳授給他,并能與他共同切磋技術(shù)。筆者還時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全班同學進行籃球比賽,讓他打前鋒。目的是讓他通過打球盡快融入到班集體中。在比賽中,他每投進一個球,筆者都會在第一時間把贊許的目光投向他、鼓勵他。在全校籃球比賽中,每場球筆者都讓他打主力、打滿場,給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幫助他樹立自信心。小亮的象棋下得好,筆者就利用每次值周期間的周六、周日和平時的課余時間與他比賽下棋。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小亮學會了與人交往,懂得了尊重和團結(jié)協(xié)作,漸漸融入了班集體,增強了自信心,師生關(guān)系融洽了,自卑心理基本消除了。
四、個案指導成效
經(jīng)過兩年的耐心教育,小亮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具體表現(xiàn)在:以往高聲喊叫的聲音聽不見了,性格變得開朗起來,笑聲多了,脾氣小了;能主動大膽地和班里的同學溝通交流,基本融入到了班集體,師生關(guān)系也變得更加融洽了;行為習慣不再那么怪異,上課能積極發(fā)言,自卑心理基本消除,自信心明顯增強;乒乓球、籃球、課件制作水平顯著提高;能虛心接受教師和同學的批評,耐挫力得到了增強;個人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明顯好轉(zhuǎn);學會了關(guān)心他人,幫助他人,關(guān)心集體;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高。
五、個案研究體會
1.愛是班主任做好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更是師生溝通的堅實紐帶
聾生由于聽覺和語言障礙方面的影響,跟健聽學生相比較,他們?nèi)狈η楦绣憻挘枷氩环€(wěn)定,情緒波動較大,是非分辨能力不強,道德意識模糊,行為難控制。環(huán)境的改變對他們而言,更是一個難以適應的過程。針對這些特點,班主任必須全身心地付出自己的感情,用情感交流,用心靈對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充分激發(fā)學生良好的心理動機,調(diào)動其改善自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勵。只要教師付出了無私的愛,對他們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熱情,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鼓勵,少一點急躁,少一點謾罵,少一點指責,他們就會把心交給教師,信任教師,依賴教師,自然而然地把愛轉(zhuǎn)移到教師身上。只有學生充分信賴教師了,思想轉(zhuǎn)化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聾生的進步就像一棵柔弱的幼苗成長一樣,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
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思想上,教師都應予以聾生特殊的關(guān)愛和幫助,更多的信任與尊重。珍愛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重視他們?nèi)〉玫狞c滴進步,耐心細致,循循善誘,用博大的愛心、細心、耐心、誠心和公平心善待每一位聾生,導之一行,曉之以理,他們一定能夠走上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道路。切忌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更不能放任自流。
3.要想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
家長是學生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思想和文化素質(zhì)的高低以及教育方法的好壞,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心理成長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我校學生大都來自農(nóng)村,大多數(shù)聾生家長文化程度較低,思想教育觀念落后。針對這一實際,筆者認為學校應定期開設(shè)聾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以引起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關(guān)注,并鼓勵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做好聾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4.班主任在聾生工作中要對癥下藥
聾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異常問題非常之多,班主任一定要認真分析,區(qū)別類型,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在解決聾生心理問題時,一定要耐心細致,萬萬不可盲目草率、操之過急。
5.班主任要和學生成為朋友
班主任一定要學會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親近學生,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只有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才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
6.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
不要吝惜贊揚之詞,有問題及時處理,有了進步更要及時表揚。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更渴望得到表揚,這會激發(fā)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自信心。遇到問題時多站在學生角度去思考,這樣教師就能比較客觀、平靜地處理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小亮的教育,筆者深刻地認識到,特殊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wù),教師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與疏忽。只要教師用博大的愛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聾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