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探索”是美術新課程特別設置的全新學習領域。它通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比較全面地認識美術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發(fā)展規(guī)律與趨勢,了解各學科的共通之處,使各種知識與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聯(lián)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認識結構,發(fā)展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以及形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美術課程標準“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目標要求,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在美術課程內的融合中開展美術綜合學習活動
新課程標準從美術學習方式出發(fā),劃分出“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同時又指出:“這四個學習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每一學習領域既各有側重,又互相交融,緊密相關,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課程結構?!?/p>
1.“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美術學習活動的相互滲透和綜合?!霸煨汀け憩F(xiàn)”強調自由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造;“設計·應用”既強調形成創(chuàng)意,更注重活動的功能目的,但兩者同屬于外化的創(chuàng)造領域,在小學美術學習活動中緊密相連。學生往往會在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時進行天真的設計和想象,又會在有目的的設計和裝飾時自由傳遞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如在低段教學中,我們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觀察、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觀體驗,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進行簡單器皿、人物等形象的造型。然后把那些簡單、獨個的造型根據(jù)一定的意圖(如我的家、我的星期天等)組合在一起,形成簡單的組合造型,即設計。
根據(jù)需要,我們把一、二年級教材中“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進行了統(tǒng)整。統(tǒng)整后的教材以單元化的形式強調了教學活動的連續(xù)性,解決了低年級學生易帶錯學具或帶學具丟三落四的現(xiàn)象,也使教材內容更具整體化,使教材難易度循序漸進,更加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
2.“欣賞內化”和“外化創(chuàng)造”美術學習活動的相互滲透和綜合。學生參與美術學習活動往往是在內化(欣賞·評述)和外化(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的合力下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的外化創(chuàng)造前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欣賞大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等視覺素材。如小學二冊的“畫畫親近的人”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親情,筆者通過幻燈片先讓學生在欣賞教師小時侯的照片中走進親情;然后在欣賞閻萍的《母與子》和王有政的中國畫《悄悄話》中體驗、感悟親情;再在觀看了許多同齡學生畫中的爸爸媽媽后激發(fā)對親情的表達欲望;最后是“情到渠成”——《爸爸,少喝點酒吧》《奶奶,我考了100分!》等畫面,學生心中那濃濃的親情盡情地流淌出來。
二、在美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中推進美術綜合學習活動
1.美術與語文。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采取了繪畫日記的課程形式。繪畫日記是將繪畫與日記相結合的一種嘗試,以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繪畫默寫造型能力。繪畫日記又分為美術日記、日記畫和日記組畫。
美術日記是用圖畫配合文字,記錄一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表達兒童對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記畫是用圖畫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寫生、記憶、想象、創(chuàng)作為一體,可以主觀地、藝術化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日記畫是用日記格式進行繪畫,可以融入兒童想像因素,滲透兒童創(chuàng)造意識。日記組畫是用組合或連環(huán)圖畫配合文字、記錄兩天或三天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進學生對事物表現(xiàn)出計劃性、條理性和連續(xù)性,鍛煉學生的繪畫和畫面構圖能力,使學生從生活中有主題地選擇和組合畫面。
2.美術與音樂。把美術與音樂結合起來,是為了更好地拓展藝術空間,增強藝術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把音樂引入美術課堂教學,這是視覺和聽覺的結合,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融合,能觸動人的感觀,使人產生情感共鳴。
聲樂:將音樂巧妙地貫穿與美術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如教學第六冊“跳舞的點和線”,先播放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曲《大江東去》,讓學生隨著節(jié)奏韻律的變化,在繪畫游戲中感受中國畫的水墨韻味。練習表現(xiàn)抽象的《靜》,一曲舒伯特的《搖籃曲》使整個教室的氣氛變得格外寧靜,大家都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按藭r無聲勝有聲”,這時學生已進入擴散思維。終于,這個抽象的命題在學生筆下變成了一幅幅形象的畫面——鳥兒回巢了,花兒沉睡了,月亮掛在天邊,人們入睡了……
三、在與生活體驗、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中拓展美術綜合學習活動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讓他們關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其教育影響力是巨大的。校園生活多姿多彩,它可以成為我們進行教學的源泉,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學習,激發(fā)興趣,激活情感,從而加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體驗。
班會活動是學生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結合校大隊部的班隊活動要求,筆者讓學生動手全班一起布置教室,設計與制作生日卡、感恩卡,設計、制作面具,舉行化妝舞會。
我們還采用了出主題板報、手抄報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收集資料,選有益的信息,憑著對美術的熱愛之情,用畫筆盡情地描繪。學生不僅在學習交流中不斷增長才智,更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合作,繪畫已和學生的歡樂童年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小學美術綜合·探索學習活動的實施,需要教師協(xié)調各種因素和力量,不斷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我們運用大美術教育的理念,同時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綜合,相信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定能將“以人為本,全面綜合”的美術教育不斷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