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是五步教學法中的第一步,對于整個授課過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設計在3到5分鐘的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導入活動,是每位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堂導入;有效性
課堂導入是在課文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精心設計的用于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的方法,它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誘發(fā)其求知欲望、啟發(fā)其積極思維并為新知識的呈現(xiàn)做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的過程。正確而巧妙的導入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能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目前,高職院校理論課時縮短,高職英語面臨教學任務重、學時短的新挑戰(zhàn)。加上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學習積極性較差,如果新課伊始教師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筆者結合自身的任教經(jīng)驗,談談高職英語課堂如何有效導入。
一、高職英語課堂導入存在的不足
隨著高職高專教育發(fā)展和改革的深入,面對這種時間短、任務重的形勢,不少英語教師會不自覺地忽略了英語課堂的導入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導入過程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過程,甚至是占用教學時間的過程。另外,高職英語課堂導入存在的主要問題還包括局限性和單一性。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導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精心的準備,沒法設計導入與授課內(nèi)容相結合,其導入往往效果不佳。有的導入方式單一,時間久了學生自然沒有了興趣;更有甚者,布置學生準備內(nèi)容不限的duty report,每次上課都先由學生上臺發(fā)言,這樣的導入流于形式。因此,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英語課堂導入的原則
課堂導入千變?nèi)f化, 不拘一格, 但應具有趣味性、知識性、任務性等特征。美國教育學家Mary Finocchiaro在English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一文中明確指出,導入階段的工作要達到如下要求:一是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各種活動方式, 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所講的內(nèi)容;二是要使學生的思考過程建立在他們已學過或已掌握的基礎之上,調(diào)動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共同參與;三是要使教師本身也通過安排達到了解學生對已學內(nèi)容是否掌握的目的;四是活動的形式要多種多樣,但不能占用太多的時間。
三、有效英語課堂導入的特點
有效的課堂導入應包含以下特點:首先,課堂導入要具有趣味性。英語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多采用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的方式。其次,課堂導入要具有簡潔性。課堂導入在設計上要具有針對性,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3至5分鐘。此外,課堂導入要具有互動性。英語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活躍氣氛。
四、有效的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
1.自由交談導入法。自由交談導入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以一種隨意談話的方式開始新課的學習。這種方法并非是隨意的課間閑聊,而是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提前設置好一些學生所熟悉的交談內(nèi)容,然后通過師生間看似隨意的交談,以一種輕松的氛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自然而然地將學生一步步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比如,在講解《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2冊Unit3 Father’s Love的時候,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與學生親切交談: 1.Do you love your parents? 2.Have you ever received gifts from your father? 3.Did you send your father something as a gift?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題。這種導入方法可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也可以引入新課。
2.直觀導入法。在講解較陌生、乏味的內(nèi)容時,可以采用直觀導入法。如《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中I Owe You More Than a Cadillac一文,為了加強學生對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師展示一些有關圖片,播放一些相關錄像,通過多媒體展示進行導入,逐步引入新課的話題,自然過渡,為后面的課堂教學鋪平道路,水到渠成。直觀導入法對學生的視覺沖擊最強,很容易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
3.小組討論法。小組討論是指教師指出特定的話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從而由教師引出新課內(nèi)容。如學習《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Unit 4 Are Cellphones dangerous 一課時,教師把學生分為幾組,讓他們相互討論,各抒己見,這種以學生為主的課堂討論導入可以有效地使全體學生參與到英語討論中來,在相互討論中逐步接近授課主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4.課堂活動法。課堂活動法,也稱為角色扮演法。這需要教師布置學生提前準備下一次課要表演的游戲、演講、戲劇等。如《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How to Be a Good Talker and Listener及How to Win the Job You Want的講解中,教師提前布置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對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望有積極作用。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一節(jié)沒有課堂導入的課會令學生感覺到新知識的唐突,而設計不合理的課堂導入更會令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大打折扣。所以課堂導入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新穎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郝亞寧,淺談英語課堂的導入藝術[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9).
[2]劉幗暉,熊蕾.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J].科技信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