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皢伪鲬?zhàn)”的備課已跟不上時代,而集體備課可增進教師間的相互了解,形成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還可充分開發(fā)學?,F(xiàn)有教育資源,推廣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縮短年輕教師的成長周期,促進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整體提高。那么,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誤區(qū)是:1、學校雖然重視集體備課,但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沒有整體規(guī)劃;沒有制度化且缺乏新型的評價方式及監(jiān)督機制。2、備課組沒有整體計劃,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備課方式單一,往往是主講老師“一言堂”,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和較真探究的民主氛圍。3、認識狹獈:有人認為集體備課只是簡單的分工,與其費力勞神把知識和盤托出,不如馬虎應乎,坐享其成,特別是個別老師恐怕漏了“真經(jīng)”,而失去高人一籌的“法寶”。于是對一切漠然置之。
關于集體備課,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教師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而網(wǎng)上另有理解是指教師以教師團隊為紐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設計出既凸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教育理念的文案。我個人更認同后者。在這個概念中,分工合作和資源共享是我所理解的最重要的兩個手段,而高效備課則是我們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當然,集體備課是在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大規(guī)模強化教改力度、整體提高辦學效益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提高教師素質(zhì)、探索教學規(guī)律的科研活動。
然而,高中英語集體備課往往流于程式化,缺少“集體”對話,使得碰撞、交流、探討、爭論、啟發(fā)……,收效甚微。究其原因:1. 思想認識的偏差。集體備課是要實現(xiàn)資源共享,即與他人無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激烈的競爭使教師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與強化。部分教師“坐享其成,無償?shù)卣加兴说难芯砍晒钡淖龇▽е履切柏暙I者”不愿再將自己的東西“和盤托出”。2. 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集體備課多數(shù)情況被簡化成備課組長的“一言堂”。其他教師被動聆聽、隨聲附和、少有爭論。
集體備課的無效現(xiàn)狀主要表現(xiàn)有:1. 集體備課“備老師”多,“備學生”少。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集體備課主要是老師解讀文本,閱讀教參,借鑒網(wǎng)上教案。整個過程對學生學情的準備與討論極為不充分,比如這樣導入是否會調(diào)動學生;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如何;我們又該在學生難于解決的問題上如何具體引導啟發(fā)?2. 集體備課“照搬”多,“反思”少。照搬集體備課的內(nèi)容,忽視自身教學特點、學生實際,不深入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和設計。課后反思也就勢必成了走形式,走過場,寫些無關痛癢的大空話。
因此,我們嘗試了“超前課”。它讓集體備課從形式到內(nèi)容上都有了大改觀。1. 備課思路直觀化。備課的地點改在教室,備課人員增加了學生。主講老師把他們小組的備課思路面對學生講出來。聽的老師們接收到了更豐富的信息,就必然會引發(fā)更多的思考。在評議過程中,集體備課的研討氣氛就出來了。2. 預設生成密切化?!俺罢n”讓聽課老師成了“思者”。老師們看到了課堂上授課人預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看到了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一些內(nèi)容。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提高。預設能促進生成,生成離不開周密的預設。所以這種超前課使得預設與生成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課堂因而變得更充分、更飽滿、有實效。3. 課堂質(zhì)量升格化。大家說出各自的聽課感受,整體思路,教學目標,知識點的講解,問題的引導與挖掘……討論是具體的,是全面的。4.專業(yè)成長自覺化。因為這個超前課,要拿到集體備課中分環(huán)節(jié)進行研討,并拿優(yōu)秀案例來比較評議,讓評課質(zhì)量不斷增值創(chuàng)益。因而老師為了讓自己的課上得更精彩,在備課過程中也是多方請教,多方查找資料,讓許多老師受到了磨練。
由此,我們提出了幾點實踐建議:
1. 在思想引導中求自覺。備課組長應加強對備課組教師的思想工作,提高和統(tǒng)一認識,促使教師自覺地參與集體備課活動;做好宏觀調(diào)控,充分調(diào)動教師的投入量、參與量與接受量。2. 在過程監(jiān)控中求規(guī)范。規(guī)范自身管理,抓實集體備課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備課組長要求組員將重點準備與一般準備相結合。將主題發(fā)言與民主討論相結合,每個教師都參與討論。既積極借鑒、吸收他人的經(jīng)驗,又保持獨立的“我”、個性的“我”。備課組長可將自評與督導相結合,通過寫教后感、組織聽課、評課等活動,檢查集體備課的實踐效果。
3. 在自我實現(xiàn)中求突破。人的因素應得到充分的考慮,集體備課也應重視教師的意愿、情感、需要與價值觀。學校建立的關于備課的檢查、考核、評價、獎懲等規(guī)章制度應為多數(shù)教師所認同,從而使集體備課成為教師自我實現(xiàn)與發(fā)展的心理需求。學校與備課組長應努力引導教師自覺反思,做自我學習與發(fā)展的引領者與評估者。4.分工合作,資源共享。首先是教師以前上過的教材內(nèi)容一般都有電子教案留存,集體備課的時候就直接把詞匯表和教案大綱發(fā)給同事們。提前三周安排好集體備課的主講人,提前一周將教案付印并送教務處存檔,客觀上保證了每周集體備課都言之有物。備課組建立QQ群,在群里上傳電子文檔供大家下載。每位教師上了公開課都將課件和教案上傳,需要的時候會根據(jù)評課記錄進行適當?shù)男薷耐晟?。每位教師的電腦里的資料都會逐漸豐富起來。QQ群不僅是平時聯(lián)絡感情溝通的手段,也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其臨時空間足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
總之,集體備課是以教師團隊為紐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設計出既凸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教育理念的文案。分工合作和資源共享是最重要的兩個手段,而高效備課則是目的。做好分工合作,資源共享的集體備課,能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有利于發(fā)揮集體智慧,展現(xiàn)個人能力,促進教研活動開展,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不必要的負擔。集體備課是提升高中英語教師群體素質(zhì)、提高外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一種群體性的教學研究活動。如何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走出新誤區(qū),還需要學校與廣大教師不斷地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