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其它科目相比有其獨特之處,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對學生進行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的課程,其目的就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而德育教育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所有的政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必須注重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注重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農村進城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很多學生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教育中缺乏對子女的及時教育和引導,以至于學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要表現(xiàn)為:1.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讀書不如外出打工掙錢。2.對老師和長輩的引導逆反心理嚴重。3.品行不端正。種種跡象表明在學生當中很大的一部分人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
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有機配合,缺乏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不完整的,但是由于學生父母很多均外出務工,對于子女的教育和引導不外乎是平時在電話中、信中多叮囑幾句,其余的也沒有什么有效的辦法。
同時,社會上也存在很多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環(huán)境如:網上不健康的內容,黃色書刊、影視等各種不利因素比較多。
隨著中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發(fā)育,他們渴望獨立,渴望父母和老師對待他們像對待成人一樣。
父母外出務工正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很多學生在家里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在自己不全面的,甚至于不正確的思想指引下誤入歧途。
正因為學生缺乏家庭的引導,以及社會存在的不利因素與我們爭奪孩子,所以,作為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中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
二、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要結合學生生活
作為思想政治教師每個人都知道思想品德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逼淠康氖牵骸耙⒅貙W生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要以先進的輿論武裝學生的頭腦,以正確的思想指導學生的行動,從而培養(yǎng)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但是并非每個思想政治老師都能如愿以償,其重要原因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未能深入學生的生活,平時的課堂僅僅是一些書本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感到課堂枯燥無味。”從而導致課堂上出現(xiàn)了有人做小動作,有人說話,有人睡覺等現(xiàn)象,這樣就不能達到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
這就要求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深奧的理論吃透,要把書本的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感覺老師所說的知識正是他所要的知識,老師所說的問題正是他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進入課堂,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
三、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權威,學生在課堂上只能是被動地接受,即使老師出現(xiàn)了錯誤,學生也不敢指出,否則就是不給老師面子。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平時的生活中,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很大,學生不愿意和老師說真心話,這樣一來導致老師對學生很多不正確的思想不能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矯正,以至有些學生犯錯誤。
所以,作為思想政治老師的我們必須放下架子和面子,在生活中、學習中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做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這樣,才能掌握學生的所想所做,也才能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矯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